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669章 英国的战略,分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9章 英国的战略,分歧(1 / 2)

1943年11月29日。***┞╪┝.。


第二次会议讨论的是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会议开始前,丘吉尔奉英国国王之命,向斯大林赠授了为纪念光荣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特别设计铸造的宝剑。斯大林把宝剑举到唇边,轻吻剑鞘,然后把宝剑交给身旁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再由他交给苏联的仪仗队捧出去。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


讨论到在哪里开辟战场的时候,分歧来了。


前一阶段,美国和英国制定了代号是“霸王”战役计划,准备在1944年从法国诺曼底等几个地点之一登6。


现在,丘吉尔却又把他早就提出的地中海战略的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从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再往巴尔干进军。


斯大林听了,反驳道:“进行地中海战役对打败德军意义不大,巴尔干离德国心脏太远。所以,还是尽快进行‘霸王’战役好。”


讨论了一阵,丘吉尔提出两路并进的办法,实际上还是想把巴尔干作为主要战场。他没有坚持地中海战略,因为现在苏军连莫斯科还没有收复,他不太担心苏联能占领多少地盘。


气氛开始不好了。



丘吉尔的战略,史称巴尔干战略。


为什么他特别注重南欧?原因简单,一个时抑制苏联,让苏联和德国硬碰硬,保存自己的实力。第二个时,南欧,地中海是英国他的殖民地联系的重要通道,地中海沦陷,德国占领苏伊士运河,这意味着,英国和埃及,和印度,特别是和澳大利亚的联系彻底中断。英国没有了这些殖民地的供养,很难想象能支持多久。


他的战略对战局展没多少好处,这个谁都看得出来,但是对英国有很大的好处。


1943年美英两国举行华盛顿会议,丘吉尔主张进攻意大利。7月,英法联军进攻西西里,导致意大利政局变化。7月25日,墨索里尼下台。8月,在美英魁北克会议上,丘吉尔再次提出,开辟巴尔干战场。这一次,这个战略遭到美国的拒绝。9月,盟军攻入意大利南部。


这就是为什么,在开罗会议上,在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坚持不懈地提出他的巴尔干战略。



罗斯福知道,丘吉尔的思想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保护英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了。他的想法是,是从巴尔干打进中欧,不让苏联红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这是在为战后势力范围划分做铺垫。


罗斯福并不同意丘吉尔的意见。他说:“如果在地中海登6作战,就会把战役推迟两三个月,我是不想推迟‘霸王’战役的。”


小路也在揣摩罗斯福的心理。


美国人的意思,还是要尽早结束战争。这样,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最大的保护。相对英国,美国的野心更大。希特勒出动巨大军力也不能得到的欧洲利益,美国一定要得到。


太平洋战争还在僵持阶段。


历史上的中途岛战役还没有开始,瓜岛战役开始了。澳洲的日本人还在横行。因为军力不足,日军也仅仅在澳大利北部占领了一些地方。美军在澳大利亚和日本人在僵持。


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支那半岛缅甸等地都在日本人的手里,太平洋上的岛民闻风色变,当地豪族部落纷纷投靠,局面虽然在专家的眼里是僵持,但是在普通百姓的眼里就是日军的绝对胜利。


在这个形势下,美国依旧选择了欧洲。┡┢╪.〈。


小路想:要是我,我也只能先选择欧洲。


戴高乐也道:“如果从法国进攻德国,不但距离德国心脏很近,我们法国人还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法国的况简单,地形也有利。优点南欧是不具备的。”


这一会议成就巨大。经过反复争论,最后五国达成了一致协议:在1944年5月,英美将实行“霸王”战役并进攻法国的南部。斯大林也答应同时动攻势,阻止东线德军西调。苏联还准备在打败德军后,对日本宣战。法国配合美英进军,中国配合苏联进攻。


霸王计划的具体登6地点待定,法国的任务是提供报,在敌后骚扰德军。中国的任务是保障援助物资通道畅通,并出兵打击苏联境内的德军。


中国出兵,第一天在和斯大林见面的时候,苏联方面就提出来了。代表团也早就电告延安。现在,延安来电同意了出兵。因为这是大事,延安方面要求苏联方面和重庆协商。延安来电表示,不论协商的结果如何,延安都会以合适的名义出兵,援助苏联。


讨论了很久,大家基本上说服了丘吉尔,距离达成协议的目标很近了。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