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春秋小领主> 第 16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6 部分阅读(2 / 2)

在这个纷乱的春秋,当时的春秋霸主晋国正陷入争夺公卿位置的政治斗争,没有人察觉在赵城这个小地方,首先终结了奴隶制,令自己彻底迈向封建。


赵武忙碌了一天,又累又乏的赶回自己的庄园,发觉智朔正与韩厥子坐在院落里,他俩面前的炉子上正在烧烤着赵武昨天没来得及吃的那只獐鹿,智姬还殷勤的向烤肉上撒着珍贵的香料,整个院落飘散着浓重的香气。


东郭离脸都绿了。


这些孜然、茴香香料隐藏不住香气,东郭离早有发现,但赵武向他描绘了一番将来的景象,说明这些东西经过扩大种植后,会给赵氏带来源源滚滚的财富……这些珍贵的香料种子,平常赵武都不舍得吃,把它郑重收藏在瓦罐里,吊到房梁上,没想到藏的如此严密,智姬也能翻出来。


智姬正殷勤的往智朔嘴里塞肉,不时的扭头冲姐妹招呼:“中行姐姐,荀妹妹,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你俩这趟嫁的值吧……弟弟,多吃点,瞧你长得这么瘦,姐姐以前老抢你的东西,今后不与你抢了……呜呜,今后我想抢也抢不上了。要不,弟弟你来姐姐家抢。”


赵武痛苦的绞着脸,他艰难地在火堆边坐下,指点着炭炉问智姬:“智姬,你猜,这个铸铁炉能卖多少钱?”


智姬翻手递过一串烤肉,狠狠的塞进赵武嘴里:“小气的,今后你家就是我家,干嘛如此小气?”


赵武看见智姬腰上掖着一块绒布,似乎她拿那块绒布当作汗巾,他轻轻抽出这块汗巾,继续问:“你知道那些绒布多少钱一匹——孙林父光看到货样,就出到十个罄钱(罄型青铜货币)一匹,我猜,这价格他拿到卫国去,还有赚头。”


智姬立刻瞪大眼睛:“那我们还等什么,我家在卫国也有人,干嘛让孙林父赚钱,弟弟,你快回家,联络朝歌的商人,今后我家也卖布。”


赵武慢慢的说:“一尺绒布换十枚铲钱,这一尺绒布能有多重——它换回的是三百倍重量的金(铜)。而我们给孙林父看的绒布还不是最好的,你瞧,你手上的这块绒布才是最上等的细绒织成,如此大的面积,我保证它能穿过一枚针眼,薄薄一层,却能挡住寒风,比葛布麻布强多了。”


一块汗巾穿过一枚针眼,现代人可能以为这是夸张,但春秋时使用的是青铜针,针眼只比戒指稍小而已,而缝纫的线,使用的是粗纤维葛与麻。


东郭离在旁边拼命点头:“那是那是,次等的绒布能换回十枚铲形钱,这最上等的细绒布,光是主母手中这块汗巾,足以换回十车陶器——没准能换回三十车陶器呢。”


赵城最缺的是粮食,东郭离却不说换粮食,这是因为春秋时代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粮食作为战略物资,是不出售的。春秋时代,国家还有意识的把农民手中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以防备灾年——中国第一个大型国家粮仓,也就是出现在这个时代。


智姬两眼贼亮,中行姬捂嘴低笑,荀姬凑到赵武身边,低声说:“可要记住哦,等布织好了,不要都卖了,我要做身好衣服给你看……”


赵武把汗巾递还智姬,半是威胁半是哄骗的说:“娇娇,你现在身份不同了,不是智家的那个‘霸街女王’,你现在是赵城的夫人,哪能自己系上围裙去量布贩售呢,这样的小事,让家臣去做吧。你只管坐在家里数钱,怎么样?”


东郭离立刻扯起响亮的嗓子,声嘶力竭的答应:“下臣当尽心竭力,定不会耽误主上的事情。”


智姬犹豫了一下,拧着那块汗巾,恋恋不舍的说:“纺织的事情,他一个大男人哪里懂……”


赵武做和事佬:“我看这么办:织坊由你主管,但你只管织造,销售的事情都交给东郭离,毕竟,这等抛头露面的事情,赵氏夫人出面做,不雅观啊。”


智姬脸上露出难舍的神情,勉强说:“如此……你说了算吧。”


智朔在旁边拍手:“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怎么到了姐姐手里的东西,居然还能拿出来,难道我眼花了,耳背了,眼前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韩无忌笑着,将手中的一串烤肉吃尽,而后嘲讽:“这叫‘恶蛟逞凶,屠龙有技’。”


“屠龙子”是春秋时代传说中的人物,据说这家伙周游列国想学屠龙的技术,等他终于学会了屠龙技术,却发现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龙了。故此,屠龙之技就成了“无用之学”的代名词——古人说的龙,大多是指现在的鳄鱼,也就是扬子鳄。


韩无忌在这里引用这句话,不是嘲讽赵武,这句话类似现代“强中自有强中手”,或者类似“恶人自有恶人磨”。他是在嘲笑智姬生抢硬夺了许多年,现在终于遇上了个对手,不得不吐出赃物来。


这大概是智姬有生以来第一次没有把战利品搬回家去。


不过智姬并不是一无所获,赵武答应把纺织工厂交给她,这意味着她可以按自己的心愿进行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先由她挑选,而后才销售出去,这种结果也让智姬满意,故此她对韩无忌的嘲笑直接无视,转身与姐妹们商量起衣服的花样。


“青色,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最可爱,我听说赵氏领地里有石青矿,不如我们把布染成青色,这多好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只为君故,沉吟至今”,智姬低声与姐妹商量。


所谓“石青”是指春秋时的一种染料,也称“曾青”,它就是蓝铜矿,呈鲜艳的蓝色。


在古代文献中,青色即指深蓝色,蓝色是指靛蓝。“青出于蓝胜于蓝”就是这个意思。


石青与红色的赤铁矿和朱砂、黄|色的石黄(雄黄和雌黄)、绿色的空青、白色的胡粉和蜃灰(石灰)、黑色的炭黑,合称“春秋五大矿物染料”。与此同时,春秋时代的植物颜料还有茜草的红、栀子花的黄、蓝色的鼠李、蓝草的靛蓝、黑色的皂斗和乌桕等等。


“丹红色,我喜欢丹红色——‘缟衣綦巾,出其东门’更好”,荀姬娇笑:“娇娇,不如我们多染几种颜色,等衣服成了之后,你穿青色,我穿红色,中行姐姐绿色——‘绿兮衣兮,绿衣黄里’,怎么样?”


中行姬细细回答:“什么都行!只是不知夫主喜欢什么颜色?”


几个女孩谈起衣服来就忘了正事了。


另一边,韩无忌凑近赵武身边,低声说:“我去你的木器坊看了,你制作弩箭的工效确实高明,我还听说工匠们正在尝试制作一种器具,可以不用人力牵引弓臂,这种器具制成后,你送我家一副,如何?”


赵武点头答应:“那东西我本就打算送给韩氏的,只是,现在工效太费事了,恐怕做好之后,也要开春了。还有,这东西叫‘牵引车床’——你需要找一辆大车来运。”


韩无忌笑了:“这年冬天新田城肯定是纷纷扰扰,我也不回了,就在你这里越冬,你这屋子温暖如春,正好渡过漫漫冬季,嗯,还有美食华屋,真是天上人间啊。”


智朔马上紧随:“我也不回了,城里没我什么事,不如我跟在你后面,去赵氏的工厂四处转转。”


赵武正想答应,东郭离轻轻拽拽赵武的衣袖,恰好师偃绷着脸,领着师修走过来,严肃的提醒:“主上,天色已晚,该安歇了……明天的狩猎也取消,武士们刚从山中回来,正好歇息一两日。这段时间,还请主上努力,下臣们都在翘首期盼。”


赵武尴尬的笑了,智姬倒是落落大方,马上牵起赵武的手,对弟弟智朔吩咐:“智子,一家都有一家的秘密,父亲怎么交代的:赵城不可四处闲走,拿回《百器谱》就成。人家韩氏跟赵氏关系不一样,韩氏能看的东西,智氏却要自律!”


韩无忌微微轻笑,智朔马上点头:“理解,姐姐去忙吧。如果姐姐为赵氏剩下子嗣,我智氏与赵氏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姐姐,可要努力啊!”


春秋人就如此当面谈论让后人感觉到尴尬的问题。赵武晃了晃脑袋,心中感慨:开放、大方、有礼、明智、自律……这就是我看到的春秋人,难怪这个时代,影响了后面整整两千年的中华。


这样悠闲的日子过了两天,新田城里的中行氏果然前来报来丧讯,荀庚(中行庚)去世。


守丧是丧礼中的最后一个仪式,现在,熟知礼节的师修,按“外子”应该做的礼仪,宣布赵府为中行庚举哀数日,家中禁止举火,全城人要吃寒食度日,仆人全换上素服——时间多久全看赵氏家族的需要。


稍后,中行姬已经哭成一团。


中行姬是庶出女,也就是妾(也是奴隶)或者女奴生的孩子。中行庚是她的爷爷而不是父亲。按春秋礼法,妾室与奴隶生的孩子不算自家人,基本上不会计入家族谱系。但如果生的是女孩,家族会给她良好的贵族教育,以便她长成之后,作为家族联姻工具送入别家——譬如这次她作为陪嫁。


中行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父爱并不多,作为家族庶女、早晚都是陪嫁货,她受得欺凌与白眼到不少。然而,这次爷爷终究是替她找了一个好丈夫,赵武不像正统春秋人那样歧视女人、歧视陪嫁的庶女,如今,感受了幸福的她想起爷爷的恩惠,心中悲哀,哭着哭着又想起自身经历,便由礼仪上的哭喊,成为发自内心的悲痛,一下子哭得撕心裂肺……


正文 第二十五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


说起来,中行氏、荀氏陪嫁的两个女孩跟智姬辈分有点混乱。三姐妹之间,中行氏是智姬的侄女,荀姬是智姬的姑姑。


这在别国是违背礼法的恶行,但在春秋时的晋国则不同。


当年晋文公流亡,回国前秦国把他侄子晋怀公丢下的夫人,也就是他的侄媳妇怀嬴嫁给他,以此作为出兵支持他继位的条件。晋文公有点不情愿,这时大臣狐偃给他说了一番道理,专门分析礼法,那番长篇大论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别人的辈分跟自己无关,只要跟自己没有直接血缘关系,都可以娶。


自晋文公之后,晋国便不太在意家族内的辈分排列。有许多公卿大家族历史久远,相同年岁的人甚至辈分相差好几辈,但他们陪嫁起来毫无顾忌:只求年龄相当,不管辈分差异;进入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