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穿越之超品公爵> 第 44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4 部分阅读(2 / 2)

比如他们的福礼都盛于大桶盆中,猪嘴须朝上,鸡、鹅须曲身跪腿,头朝福神,以示恭迎;再摆一尾活的鲤鱼,是取‘跳龙门’之意,并要把鱼的眼睛用大红的福字贴上,以免惊吓到福神。还在肉、鸡、鹅之类的祭品上要插些筷子,数目要成单,以七和九为宜,只是那些可怜的小动物,煮熟之后,还要被摆成十八般模样,想必十分的不痛快。


请菩萨入席之前,家里人先摆好碗、筷、酒盅,将‘七牲福礼’放在中间,右边放着刀和案板,左边放碗鸡血鸭血,向菩萨表示这是专门为您杀的,除了不能吃的,全都归您一个人享用。


只是都吃肉菩萨也会腻味,所以还得摆上韭芹木耳等素菜十碗。另有佐餐的腐||乳|一盘;又怕咸淡不合适,还端上细盐一碟,盐上再放两块豆腐干,请菩萨酌自个口味添加。


有菜没酒怎么成?所以还得端上六盅酒。又怕菩萨齁着,再端上三盅茶备好,另有年糕数块、粽子一串,算是给菩萨上的面食了。


这顿丰盛的大餐才算是备齐,但还没完……不能光让菩萨吃饭吧,还得准备点果子饭后清口,便又将荔枝、桂圆、核桃、枣子四色干果,莲藕、橘子、木瓜、佛手四色水果摆好了,此刻整张大桌子已经满满当当……除了最里面留着五个碟子大小的空隙之外。


这时候就要准备祭祀了,由主持祭祀的男人,端来五个烛台,搁在那空当处,点着五根大红蜡烛,这叫‘五事烛台’,分别代表‘福、禄、寿、富就叫图穷匕见,先请菩萨吃饱喝足了,再趁机把要求提出来……有道是吃人家的最短,想必大菩萨是不好意思拒绝的。


有道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祀’,拜的时候是只限男人的,这一点上无论贫富都是相同的。事实上,这种歧视是贯穿整个祝福始终的,比如说离过婚的、改过嫁的、死过男人的、怀着孕的,进过产房的,都不准碰福礼和祭品的。


等到了正式祝福的时候,就连女士们也是要回避的……但是李家现在没有女性这项也可以省了,而且据说是因为菩萨是爱干净的,女人不洁,有她们在场,是不会吃的……照此推论,男人脏兮兮不爱干净也是很正常的。


妇人和小姐们就要颇为失落的退了场,只有到了八月十五到来的时候才开始她们正真的登场前文已经提过拜月的祭祀是必须有女性来的。


等到真正祭祀的时候,李尘便跟着老爹进去,厅堂里的人零零落落的就两个人李尘和李志,这也省却了指挥的麻烦,李尘站在李志的身后,有李志带着李尘还是行三跪九叩大礼。


整个祭典是在深夜举行,必须保持绝对肃静,不能随便说笑,气氛之压抑自不必提。


磕头之后,李尘看李尘起身了,刚要跟着起来,却见李尘神态严肃的站在那里,没有得到李志的默许,李尘只好继续跪着,偷瞄李志在干什么。


只见他斟上满满一杯酒,缓缓的洒在地上,然后便恭恭敬敬地把神像请下来,连同化纸、元宝一起焚烧。等差不多快烧成灰的时候,李志又把供桌上昂着头的鸡鹅的舌头挖下来,抛向空中,再在火堆周围奠上一杯有茶叶的酒,用一种跳大神的语气,念念有词道:“菩萨有灵,把口舌带走。”


然后便转身道:“撤去福礼和祭品吧。”李尘爬起来,和李志一起将祭桌小心的抬出厅去,显然是完成了。


目睹了这次极其短小的祭祀过程,李尘心说:‘实在是太快了,菩萨来得及伸筷子吗?就给撤了。’趁着人群骚动,他小声问身边的李志道:“怎么就敬了一杯酒?怕菩萨喝醉吗?”


李志噗嗤一声,赶紧捂住嘴,看看桌上排位,这才蚊子哼哼道:“没听说‘快菩萨,慢祖宗’吗?据说菩萨吃东西的动作是很快的,咱们一次斟酒的功夫,菩萨就吃完了,要是送晚了会不高兴的。”


李尘心说这哪是请吃饭啊?这不耍神仙玩吗?老百姓确实都请吃饭,可都集中到一顿请了,让菩萨吃哪家的是?还只给一眨眼的功夫吃,来得及尝出滋味吗?他相信如果菩萨可以选择,一定会让绍兴老百姓错开请,你家请初一,他家请十五,这样一年到头都能吃上饭了……


李尘又暗下决心,等自己主持祭祀的时候,供品一定要多摆一会儿,摆多久呢?当然是一顿饭的功夫……想必福神大菩萨就算图个饱,每年也都来会他家吃饭的。


后世李家祝福的时间都比别人家长,就起源于这里。


这时李尘又示意把方才的祭桌般出来,李尘才知道,原来事情并没完。


他见上面的鸡鸭供品、杯盘烛台纹丝未变,心说:‘现在端回来有什么用?菩萨肯定是有骨气的。’


却见这个时候摆放的祭桌和原先是有不同的,起先是面朝着厅门,这会儿又掉了个个,变成背对着门。


李尘这才现,起先供神的时候,桌面是木纹横摆的,现在则改为了直摆。


“这是干什么?”他低声问道。


“请祖宗回堂羹饭。”李志小声道。


原来是祭祖啊!李尘暗暗吃惊道:‘原来祖宗和神仙一样,都是可以糊弄的。’


按照‘快神仙、慢祖宗’的说法,请祖宗一定要慢,祭的时间也特别长,直三更时分才结束。


这时李志才拿出先前福礼的法汤,烧了年糕、下了面,两人一人一碗,名曰‘散福’,实际就是给折腾一宿的人们煮宵夜吃。


吃完宵夜,这祭祀‘大典’才算结束。等到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多了一收藏 加更 大家想要多多看看章节的 注册账号收藏吧


第八十六章 新年《中》


忙活了这么久,大年三十终于来了,早上刚刚起床李尘便随着李志开始在院中忙碌着,今天是年三十他们起床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帖春联,这个时候就连法宪也出来帮主李尘他们一起贴春联,贴春联是除夕固有的一种传统,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贫困还是富有,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出了贴上对量以外李志还准备了大量的窗花、福字和年画,这些都是要在一起贴的为了彰显春节的节日气氛。特别是贴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一系列的意思。


春联贴完已经接近中午了,做了午饭吃过之后,李尘小歇息片刻接下来就要去上坟了,这也是年三十的时候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上坟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这天李尘和李志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族人的坟上,让亡故的族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还有鸡鸭鱼肉一大堆放在李志父子的面前,看着这些丰盛的饭菜,李志便叫法宪去请法善他们几人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而且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因此在法善他们来了之后他们的年夜饭菜开始。


年夜饭吃完又要开始熬夜守岁,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于是兴起,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而且在守岁的时候还要遵守一些守岁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