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千人斩> 第 18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8 部分阅读(2 / 2)

一路话少。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海边,在一个渔村边上停下了。


在靠近海滩的地方,萧远他们见到了晾晒着的大片渔网,有几排低矮的茅草房,走进了就看见那里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官府公秤、不欺不瞒!”四个大字。只可惜,那个收鱼的官秤那儿锁了门,想找个人问问也不容易。萧远四下里观看,见远处沙滩上,有两个妇女在那里补网,萧远就走过去问她们。


“这位大姐,有老了。”


有一个黑珍珠般的黑里俏,三十岁模样的女人抬起头来,看了萧远一眼,似乎不明白萧远说了什么。“这位大姐,在下问你一个事儿。”没有办法,萧远只得再重复一遍。


那个女人嘿嘿地笑,又露出一口白珍珠般的牙,说道:“啥事儿?你倒是说吔!”


萧远问她:“你们这个收鱼的官秤那儿,怎么没有人啊?”


那个黑珍珠放下手中的线梭,站起来,用手捋了下头发,就问萧远:“你们从哪儿来的呀?到底要找谁!”


哎!真是麻烦。萧远哪里能说清楚,自己到底要找谁!想一想,无非就是找一条船、找一个岛罢了。可是怎么问呢?总不能说,你们这里来过大船吗?那船有多大,萧远也没见过;要是问,你们这里哪个岛上有强盗啊?这女人还不马上就跑了?就像是看见了强盗一般。


“大姐,我就想找个人问问:这附近的海上海岛多吗?除了打渔的船以外,还有没有别的船经过?”萧远说。


“是这样啊!我一看你,就知道你不是打渔的,也不是买鱼的。”那黑珍珠告诉萧远,那官秤天不亮就开秤,那时候打渔的船都靠了岸,买鱼的也都到了。到了中午,这海滩上,除了沙子,就没有人了。除非海上有风浪,或者有被风浪打坏的渔船,这海滩上,才能见天的有人有船。


那黑珍珠说:“想要问事儿,到村里去吧!村里那些老人,知道的多些。再就是村里有酒馆儿,喝酒、吃饭、住宿都可以的!”萧远听到这儿,对黑珍珠说了声:谢谢!回去告诉了道长他们。一听到这小渔村里还有酒馆,那马三保二话不说,直接上了马,打马就进村了。


这个村子的中间,有一十字路口,路旁有一排整齐的房子,院子里立着一根高杆,上面小旗飘扬着,写了一个大大的:‘酒’。院子的门口,还挂了一对气死风的灯笼。萧远他们走进了院子,就有一位小二迎过来,说道:“各位客官,快里面请!这个时候来,就是赶路错开了饭点儿了。你们先去叫几个菜,叫后厨快点炒,你们慢些吃。我这里,先给客官把马喂上了!”


这个小二,比州府那些大馆子的小二都不差,叫萧远他们去点菜,他这里就喂上马了。多利落!


天已过晌,饭馆里没人吃饭,只有两个老头在那里喝茶下棋。又过来一个小二,送上了一户茶,还有一碟干烤虾、一碟干烤海鱼。小二说,这都是奉送的,因为靠海,这都是特产,余下要什么菜,客人自己点就是了。马三保张嘴就问人家有没有牛肉,萧远知道这是出门人惯用的菜,可以做酒肴,还抗饿!见那小二点了点头,萧远就说:“那就来两大盘牛肉,一坛酒!”


道长问了一句:“干粮是什么?”那小二接口道:“客官,您算是问着了,在咱们这里远近闻名的,就是包子了。这每天早晨渔船一回来,我们掌柜就到海边去,扛几条大鱼回来,专门做包子馅儿。天天都是新鲜的!”


“好了!不要啰嗦了,去弄一屉包子来就是了。”那顾捕头性子烈,不耐烦地喊道。


等着上菜的空儿,马三保去了那下棋的老头那儿,给那两个老头添了茶水。其中一个胖一点的老头,抬头看了马三保一眼,见他并不是小二,客气地点了点头。马三保一笑了之,坐在了一边看他们下棋。那老头看到了马三保,是和道长他们一起进来的,但他不喝酒,却坐到这边看他们下棋。就坐到马三保心里有事,他问道:“小哥是外地来的吧?到这里又什么事儿么?”


“二位老丈,你看我们已经叫了酒菜,能不能赏脸过去喝一杯?在下也好请教一些事情。”马三保说。


那胖老头看了一眼道长这边,又看了马三保一眼,说道:“哦!还挺客气!那就喝一杯。”说着话,那胖老头站起来。另一个老头怒气冲冲站起来,说道:“每次你都这样儿,有人来了你就陪人家说话;每次都不能好好下棋!我走了!”


胖老头指着走出门去的老头,对马三保说:“我们下了十年的棋,真正下出了输赢的,倒是没有几盘。”


“爹!”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风风火火走进来一个人,说道:“爹,你又把我叔气跑了?”萧远抬头去看,却是那在海滩上见到的黑珍珠。那胖老头对马三保他们说:“这个是我闺女,也是这小馆子的老板!”


说是他闺女不稀奇,哪个闺女都有爹的;说是这酒馆的老板就稀奇了,萧远刚才还见他在补网。黑珍珠见萧远象看猩猩一样看她,满眼里是惊奇,就只是莞尔一笑,到后面去了。


老头说他姓吴,早年也在衙门里应差,老了,就来跟了闺女。吴大爷说这外面有个岛,悬崖那边盛产燕窝,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人来采燕窝。有为了卖钱的、有为了当贡品应差的,每年采走了不少,也摔死不少人。那些伤了的,救回来以后,都送到我们这小酒馆来,等他们好了,再送他们一点盘缠,让他们回家。本地的渔民,就只管在近海里打鱼,没有人去攀爬那悬崖石洞,采那要命的燕窝。


马三保听那吴大爷唠叨了起来,就说:“吴大爷,我们可不是来采那燕窝的!”


“恕老朽眼拙,正是没有看出你们的老路,老朽才用话试探的。”那吴大爷笑呵呵地,指了马三保说:“你们三位像是吃官饭的。”然后又指了道长和萧远说:“他们两位更容易看出来。”那是,道长始终是一身道家打扮,萧远也还是酸秀才的模样。


“只是老朽不明白了,各位应该不是一路人,怎么走到了一起?”


此话一出,不得不佩服吴大爷的眼里,不亏是衙门里吃过官饭的。比起后来那b超的探测能力,也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不是?吴大爷好眼力!”马三保说:“我们走到一起,是为了一件案子,正要请教吴大爷您呢!”马三保就把两省差役努力,还有江湖朋友参与的这个案子,告诉了吴大爷。换做了平常人,早就吓跑了,那吴大爷却一如平常。听完了马三保的话,吴大爷说:“你们说的不一样的船只,倒是没听有人说过。只不过,此去东北四十海里以外,有一个叫黑山岛的地方,听说那里住了一群人,倒是不一般。我们这里打鱼的人,轻易就不到那边去。”


吴大爷说:那个黑山岛上住了一些外邦番子,不好相处,虽然有几个人能说中原的话,但还是没人敢去他们那里。在海里打鱼的人,见了他们的船,也都远远的就躲开了。


萧远听到这里,就问那吴大爷:“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到那个岛上去看看!”


吴大爷沉思了半天,说道:“那只有找一个人!只有这个人,敢带你们去黑山岛!”


第十章3节黑山岛


吴大爷说的这个人,叫武十郎,是这渔村里唯一不打鱼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父亲经商,后来死在了外面,母亲自幼给别人帮忙,现在得了一身病,常年的不出门。武十郎随父亲经商时,见了不少的江湖侠客,回来以后就一门心思做侠客,舞刀弄棒的,再也不随别人出海打渔了。这武十郎十来天就准备下一年的烧柴、几天就备足半年的粮食,再给母亲准备了常吃的汤药,他就随着邻村的浮浪少年走了。


隔一个十来天功夫,这武十郎就回来一趟,给母亲留下一些散碎银两,陪母亲住一两天,然后又走了。他时常背弓挎箭、手提朴刀,活脱脱一个绿林好汉!同村的人问起他时,他说他在城里,帮一个朋友看家护院。但是前段日子,听那些在海上打渔的人回来说,他们在海上见到一艘大船,上面有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像是武十郎。


吴大爷喝了口酒,说道:“巧的很,这武十郎现在在家里,昨天还来了酒馆,自己打了一壶酒,给母亲熬了一锅鱼汤。见到了我们闺女,说了不到两句话,他就跑了!”


“为什么要跑呢?”萧远问道。


“哎!还不是我们闺女,见十郎他年纪轻轻地,不走正道儿。也不说积攒一点钱财,过几年好娶一亲事。我闺女劝过他几次,说轻了他不理,说重了他就跑。到后来,总是趁我闺女不在的时候,他才到这酒馆里来!”


马三保冲道长点了一下头,几个人心下都明白了。当真要有这不寻常的志向,才会有不寻常的未来!因此下,他们匆匆吃完了饭,叫那吴大爷领着,去了武十郎家里。


那武十郎的母亲,正坐在院子里,支了一个砂锅熬药,矮矮瘦瘦、神情病魇的一位妇女。见了吴大爷,那女人就站起来,说了句:“吴大叔,您老怎么来了?”


那女人的一双眼睛,紧盯着萧远他们看,还上下打量着马三保他们三位官差。吴大爷咳了一声,坐下来,说道:“你不用担心,这几位官人来此并无恶意。他们来找十郎,是想请十郎,帮他们一点忙的。”


那女人冲着屋内喊了声:“十郎?”片刻,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站在了门口。这武十郎一身黑衣,扎裹停当,只是在胳膊处裹了一块白布,象是受了一点伤的样子。武十郎见到马三保他们,愣了一下,看样子是惧怕官府的人。吴大爷就说:“十郎啊,不要害怕,这几位官人是找你帮忙的,快倒几碗水来!”


十郎里外屋看了一下,又问:“娘啊,家里还有热水吗?”


没等十郎的母亲答话,那吴大爷又说:“干脆啊,咱们到酒馆里坐坐吧!那里不光有热水,还有酒有肉呢!”


武十郎跟着吴大爷他们,一起回了酒馆,端了水上来,吴大爷就对十郎说:“十郎啊,你不是老想着做侠客吗?现在机会来了,这几位官人,就是来找你帮忙的。”


“跟着官府的人,也能做侠客吗?”那武十郎嘟囔着。


“哎呀!怎么能如此说呢,老朽在官府干了一辈子了,不也是没做过什么坏事吗?你听一下这几位官人的话,不就明白了吗?”吴大爷见十郎不开窍,气得敲桌子。


马三保拱手,向武十郎施礼说道:“小兄弟,我们三个官差,和这两位江湖的朋友,一起来到这里,为的是救一些被抢来的少女。你说,这两位江湖朋友和我们在一起,就不是行侠仗义吗?”


武十郎怔了一下,不知如何说了。


萧远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兄弟,这三位差官大哥真是不错,不能与那些只会欺压百姓的狗官混为一谈。同样是为了救人,如若是合不来,岂不早就分开了?”


武十郎点了一下头,说道:“那、、、这里全是些渔民,哪能有被抢来的女孩子呢?”


“十郎,你去过黑山岛吗?这几位官人想去看看。”吴大爷见十郎放下成见了,显得很高兴。


武十郎看了吴大爷一眼,又看了道长和马三保他们,好像突然就明白了,说道:“哦!你们是说那个岛啊!那里住了好些个扶桑浪人。”


萧远问道:“怎么,你去过那个岛吗?”


那武十郎接着就自豪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