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崖山一战相同,满清也启用汉人作为水师统帅,这次跟随达素前来福建的有黄梧、施琅二人。
黄梧本是郑成功海澄守将,曾和另一人因为怯战被郑功成问罪,根据郑成功的规矩,会给部下一次机会,所以另一将被处死,而黄梧被勒令戴罪立功。郑成功大将余新就曾遇到和黄梧一样的情况,从此每战都拼死向前,积功成为郑成功前锋大将,和甘辉并称延平郡王左膀右臂。而黄梧则不同,他没有和清军死战不退的决心,便献城给清廷——海澄是郑成功经营多年的坚固据点,黄梧的背叛给郑成功带来惨重损失。
施琅少年时因为族叔施福的关系投入郑芝龙军中,清军南下后他们叔侄二人是坚定的主降派,为此曾和还是监生的郑成功发生过激烈争吵,最后郑芝龙不顾郑成功劝说,带着施琅等人向满清投降。投降后,施琅使出吃奶的力气帮助清军攻打南明,参与了对张家玉、陈子壮的剿杀,并在其中多立战功,在普遍避战的闽军中,施琅卖力的表现可谓独树一帜。后来随着郑成功的不断劝说,大批原闽军纷纷反正,重新投入明军旗下,但施琅依旧坚定不移地站在清军一边积极向永历朝廷发起进攻。
李成栋反正后,两广的清军纷纷响应,重新加入明军序列,只有施琅仍心如铁石,虽然已经成为孤军仍一心效忠满清,带着万余军马奋力突围。在李成栋的围追堵截下,施琅的部下不断减少,最后只剩数百人时,施琅仍拒绝投降明军,突破闽军层层拦截到潮州意图夺船返回清军控制区,结果被郑成功堵住。
走投无路的施琅投降郑成功后,就开始专心致志地劝说郑成功与其他派系的闽军内讧,从郑联到郝尚久,郑成功所有与南明不同派系的jūn_duì 的冲突中,无一例外都有施琅的谋划、教唆和参与。而在郑成功与清军交战时,施琅则绝不同行,不但用托梦来劝阻郑成功,跟在三军中散播凶兆言论,最终被忍无可忍的郑成功免去部分职务。
矛盾最终爆发是因为郑军大将曾德的举报,当时郑成功出外与清军作战,施琅帐下的将领曾德是坚定的主战派,也是郑成功派在施琅军中的心腹,他突然自施琅军营中逃归郑府,称亲清派施琅图谋不轨。得知此事后,施琅出动jūn_duì 强攻郑成功的府地,击败郑成功留在家的卫队,冲入郑府将曾德抓住杀害。急忙返回的郑成功收押了施琅的父、兄,勒令施琅投降,施琅闻讯潜逃去满清统治区,郑成功将其族人处死。
施琅手下大将刘国轩在施琅潜逃后,向郑成功赌咒发誓说他不知此事,得到了郑成功的宽恕,但从此不再给他军权。在邓名的前世,刘国轩后取得了郑经的信任,此人在三藩之乱的表现和施琅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味劝说郑经与耿精忠、尚之信内讧,而且作战极为英勇,但与清兵交战时就能临阵脱逃。郑经死后,刘国轩支持冯锡范火并大公子,从而得到了冯锡范的信任,掌握了澎湖的兵权。施琅闻讯当即前来攻打,澎湖经过郑成功、郑经父子的经营,有坚固的水营和大量的火炮,当施琅前军抵达时,刘国轩不顾全军将领的要求,拒绝出去攻打兵力薄弱的清军前锋,理由是有这样坚固的炮台和水营,没有必要和施琅打海战;等施琅全军抵达,兵力超过明军后,刘国轩强令明郑水师放弃坚固的炮台出海去强攻严阵以待的施琅部,见水师战败、数万将士牺牲后刘国轩立刻带着留守部队把澎湖炮台和营地献给施琅投降,这直接导致了明郑的覆灭——刘国轩在战后被清廷授予实缺总兵。
这次由达素负责的对郑成功剿杀战中,黄梧和施琅各有工作范围,前者负责领着亲兵清剿郑成功在福建的密探——之前黄梧是海澄守将,郑成功部署在大陆上的情报系统他都有所了解;而施琅则负责指挥水师作战,他以前曾是厦门水师的指挥官,对郑成功的水营布置了如指掌,至于厦门的潮汐时间、各处的浅滩、暗流施琅也有胸有成竹。
在这次对郑成功的围剿上,黄梧和施琅倒是有不同的意见,黄梧偏向于缓攻,认为只要把大军驻扎在厦门对岸,就能威慑郑成功让他不敢带着主力远离根本——在黄梧看来,郑成功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威胁整个东南沿海,只要不然郑成功发挥出这个长处,那么郑成功就得呆在厦门这个弹丸之地和满清拼消耗——这胜负显然一目了然。
但黄梧的消耗战思路并不符合达素和施琅的愿望,达素麾下是禁旅八旗、绿营精锐和五省水师,这么豪华的阵容和强大的兵力,让达素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若是采用黄梧的消耗政策还不知道要和郑成功耗到什么时候去。施琅同样不同意这个意见,因为正是因为施琅支持主动进攻,才有机会执掌五省水师,若是黄梧的缓攻战略成立,那清廷就没有必要立刻授予施琅这样的大权了。
而且从兵力对比上看,郑成功的战船大约有五百五百艘,清军的水师拥有二比一的优势,而且清军的战舰都是从全国抽调来的大船,而郑成功大小都有,细算起来,清军的水师力量是郑成功的三倍以上——无论郑成功如何善于经营海贸,他一人之力还是难以与全国的造船能力相比。
从战术上看,郑成功不但需要与清军主力交战,还需要防备清军的四万披甲登陆,而反观清军一方,只要能让大批陆军完成登陆、或是水战击败郑军主力都可以宣告胜利——就算阻止了满清主力立刻登陆,只要让清军取得了厦门附近的完全制海权,郑成功也只有灭亡一途了。
因此施琅坚决主张立刻决战,立刻解决郑成功问题,施琅充满信心地对清廷和达素保证,凭借这样巨大的水师优势、再针对郑成功首尾难顾的弱点出击,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取得全胜。然后五省水师东返,抹平舟山明军反抗势力也是易如反掌之事。
在达素的支持下,顺治朝廷否决了黄梧的缓攻战略,采用了施琅的急攻之策。
在邓名的前世,施琅一样是以三、四倍的水师力量发起了对郑成功的战略决战,同时进行登陆和海战,意图毕其功于一役,结果一战就败光了从山东到广东的全部清廷水师,使得满清数千里海岸线上都是有海无防。这也导致清廷对施琅彻底丧失了信心,此后再也不肯交给他任何兵权,直到得知施琅一手提拔的刘国轩得到郑明重用,执掌澎湖军务后,施琅才得脱离闲职,得到再次统领水师的机会。
第三十七节 立碑
泉州,征南大将军的行营内战将云集,达素本人高踞中央的首座,他的面前挂着一张巨大的厦门地图。站在这张地图盘的正是施琅,正代表主帅向在场的清军众将讲解本次进攻的具体的部署。
“海寇不服王化,袭扰东南,理应讨伐,上解圣天子之忧,下安沿海黎庶之苦。”施琅铿锵有力地开始了他的发言,首先是形势介绍:“郑逆去年窥视江宁,被梁提督打得溃不成军,手下悍将也有不少被活捉,后来虽然被郎贼放走了几个,但他的披甲损失过万。郑逆敢战的披甲党羽本来也就只有三万左右,江宁一战就去了他四成到一半,而且还是最凶悍的那一部分,就算这大半年来他训练新兵,战力也远不能同之前相比。而我军会聚南北精锐,更有禁旅八旗,还在梁提督去年手下的实力十倍之上。”
说实话,施琅也不明白郑成功的战斗力为何下降得这么快,和他以前在厦门时的印象完全不同,对此他和黄梧商议了几次,最后认为只能是郑成功刚愎自用、胡作非为,导致jūn_duì 战斗力一落千丈。
“只要我军踏上厦门,郑逆便注定覆灭,这点想必郑逆也是心知肚明。郑逆凶顽,势必要孤注一掷,和王师在决战,因此大帅决定分兵三路,让郑逆首尾不能相顾。”施琅指点着地图,开始讲述各路清军的行动路线和目标,这套计划完全是出自他的设想,并得到了达素的首肯。
地图上的厦门岛,看上去有点像是个大头在上的鸭蛋,被大陆三面环绕,位于厦门东南方向的是小金门岛。达素的主力从泉州出发,通过小金门与北面大陆之间的海域进攻厦门东岸;两广水师和耿藩的部队会出现在小金门岛同西面大陆之间的海域上,攻击厦门岛南岸。这两路是此次清军攻击厦门的主力部队,而施琅设想的海战决战地点就在金门附近。
“郑逆很清楚无论大帅从泉州而来,一定会通过金门北部海域,既然登上厦门东岸他就会受到灭顶之灾,那么郑逆肯定会倾其所有前来堵截。当他与我军在金门北面对峙时,两广水师就会把耿藩的部队送上南岸,然后从背后攻打郑逆,两军前后夹击把郑逆全歼于此。”清军的水师拥有绝对优势,即使只计算船只数量也是郑成功的两倍以上,如果从船只战斗力来算,以两广水师为主的南路清军水师实力大约与明军水师实力相当,而达素这一路大约是郑成功的两倍左右。
“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郑逆心存侥幸,打算先击退两广水师,然后再与我军交战。”在施琅看来,若他处于郑成功的位置,可能会想先击破较为弱小的南路清军水师,然后再与北面的清军水师主力拼死一搏,虽然船只实力不差,但水手的素质、海战的默契程度毫无疑问是郑军远占上风,因此施琅对此也有防备:“两广水师不会与我们主力同时出发,而是在南方待机,不给郑逆各个击破的机会。等大帅带着主力逼近厦门东岸时,他也只有回师与我们交战一途,若是他敢不回师的话,我们就先把部队放下,然后南进与两广水师夹击他。”
施琅认为自己的计划完美无缺,郑成功无论如何腾挪都会陷入清军水师的两面夹击中,而且也无法阻止清军登陆。
“还有第三路,从高崎登陆。”施琅指着地图上厦门岛的北部,这里距离大陆最近,清军的集结地点就是邓名前世的集美中学和华侨大学地区。这一路清军并没有安排水师,只有一些渡船,它们将会把五千清军披甲快速送上厦门岛。
不少清军将领都对此有疑问,没有战舰配合就可能被郑军拦截于海上。
“因为我们没有在高崎对面部署战舰,所以郑逆一定会麻痹大意,完全想不到我们居然会强渡高崎。”施琅微微一笑,这是他计划中的一支奇兵,就算东、南两路进展不像计划中那样一帆风顺,从高崎登陆的清军也会给郑成功以致命一击:“当郑逆的水师和大批党羽在东南顽抗王师的时候。我军的奇兵会出现他们背后,与东南登陆的部队夹击郑逆在陆地上的防线,轻易就能击溃他们。看到陆上全军崩溃后,海上的郑逆也无法顽抗下去了。”
“可是……”虽然大家都承认这个计划看上去不错,郑成功见到北面没有清军水师也确实可能掉以轻心,但只要在高崎留下少量的战舰和不多的守卫部队,就能阻止完全没有战舰保护的清军登陆。
“不错,郑逆肯定也会这么想。”施琅哈哈笑道,正如这些清军将领所说,郑成功即使东南同时面对巨大压力,也不会在高崎这个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一条船不留,也可能会放几百、甚至上千的兵力:“郑逆确实有在高崎布置兵力的打算,他布置的兵力是十条战舰,一千披甲。”
听到施琅如此准确地说出明军的兵力数字后,大营内一下子安静下来,脑筋比较快的那些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负责防守高崎的是陈鹏,他已经向大帅输诚。”施琅笑着对众人说道:“当王师逼近厦门东岸、南岸时,陈鹏就会把十条战舰全部开到同安交给我们。只有拿到了高崎的这十条战舰,用它们侦察清楚附近海域后,确定没有其他郑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