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争宋> 第 45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5 部分阅读(2 / 2)

种仪府的厅堂之上曾经摆下了酒席,假设不是一位主人到了,种仪要应付的话,他一定会去迎接王旁。前次拿下横山山头,王旁就是一名无名小卒,而且如今王旁名望越来越大,这让种仪由于结交这位少年冤家而自豪。听到余大年说到王旁公子是和他们一同来的,种仪本想亲身去驿站,但被眼前的主人耽搁了。


他的对面坐着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头上竖着飞鸟式的发式,耳朵上还带着个环,身穿窄袖紧身的衣服,一副西夏人的打扮。桌子上摆着一壶茶,二人边喝茶便聊着等着王旁的到来。


不一会就听见院中传来脚步声,和种建中说话的声响,种仪知道王旁到了,他站起身来迎接,那西夏年轻人也跟着站起身来。二人向王旁走来,种仪率先招呼到:“王公子来的正好,我正要去接你刚好,西夏的蕃汉学院的李锡哩学使亲身来此地,来接王公子到西夏。”


那李锡哩见种仪引见本人,知道正是要等的主人到了,也迎上前来,用汉人的礼仪拱手施礼到:“王公原来是少年英雄,失敬。此番特来约请王公,还望到敝国多做交流。”


王旁来之前就曾经打听过,约请他前去的是西夏国的汉学院,蕃学汉学院是西夏的教育机关,西夏建国时没有科考,西夏皇上李元昊想用以胡礼蕃书抗衡汉人,所以建蕃汉学院,以野利仁荣为主,翻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以及成蕃语,写成蕃书。


官员的任职考核则是,在蕃官和汉官的子弟里选拔优秀先生,然后进退学院学习,等到学期满了当前再考试。录取官员的标准绳是:是看考生对答能否精准,字写的能否端正,然后再根据综分解绩授予官职。


让王旁吃惊的是,“学使”这个称呼,在王旁的印象中,能称得起学使的,最少得四五十岁的人。但眼前这位藩汉学院的学使,看上非常年轻。不过王旁转念一想:就拿大宋来说,这几年人才辈出,暂且不提苏轼,苏辙,程颢,程颐。单说往年连中三元的王岩叟,年龄也不过十八岁。


应酬当时三人入座,种仪命人摆上酒宴,三人举杯对饮。言谈之中王旁见这位李学使,年岁虽然年轻,但是对汉人文明很是知晓。而且除了那一身西夏打扮,其外貌少有王旁印象中的彪悍,言谈也是温文尔雅,虽谈不上好感但也不至于反感。


酒席散后李锡哩告辞,王旁与他商定三ㄖ后启程。见李锡哩分开,种建中离开厅堂,向种仪我王旁说道:“我不喜欢这西夏人,他们老是没事生事端,爹爹为何待他如此礼遇。”


种仪脸一沉:“小孩子不懂不要插嘴,快去复习功课。”种世衡撅起小嘴,非常不情愿跟王旁告辞,然前进了出去。看着儿子的背影,种仪的神色舒缓些,种建中非常讨人喜欢,不过管束孩子严峻些也没有错,他见王旁嘴角带着笑意,于是说道:“这孩子是急脾气,当前若是走入仕途,只怕要吃亏的。”


王旁浅笑着说道:“建中未来会成气候,我倒是很看好这孩子。”


听王旁夸奖本人的儿子种仪很是高兴,他想起王旁与李锡哩的商定,:“王公子这次去西夏要多加些小心才是。”


“我一个商人,又不带兵,况且还是去交流,西夏应该不会难为我。”王旁的心里根本没拿这次出使当什么大事。不过既然种仪提示一定要多问一句:“多谢大人提示,但不知道要我留意哪些,难道刚刚那位?”他话说了一半。


种仪摇摇头:“刚才那个是壮着胆子来大宋,西夏有人盼着他出事。我可是怕你跟他去了有事。”


这话说来倒是让王旁感觉奇异,不过他就喜欢问这猎奇的事,他“咦?”了一声。种仪压低声响说道:“这个年轻人身份不普通的,他是西夏如今皇上的兄长。”


这话就让王旁更为诧异了,如今的夏毅宗李谅祚是没藏氏,没藏太后本是天都王野利遇乞的悽子,野利家族在西夏开国皇帝元昊时期曾经鼎盛一时,皇后野利氏就是出自这一家族。而野利氏气势过大,招来元昊的怀疑,致使野利遇乞被杀,而没藏氏却成了元昊的情人,并生下私生子谅祚。


李元昊晚年多疑好色,除了没藏氏外,又将太子宁令哥行将过门的悽子没移氏收为宠妃,并变本加厉,将野利氏废去皇后之位。没藏氏的弟弟没藏讹庞野心勃勃,为了夺位,挑唆野利氏mǔ_zǐ 谋杀元昊,太子宁令哥去行刺李元昊得逞,没藏讹庞乘机杀了宁令哥mǔ_zǐ 。元昊被削去鼻子,伤重而死,渔翁得利的没藏氏兄妹掌握了西夏的国政,才两岁的谅祚登上了皇位。


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但王旁从来不知道李谅祚还有个皇兄。种仪解释到:“这李锡哩也是野利皇后所生,但是当年宁令哥行刺李元昊的时分,他的年岁尚小,虽遭到牵连但竟保全了性命。这还得说是如今这位梁氏父亲的功劳。”


梁氏从小心高气傲,而梁氏家族以汉人身份,在党项人的国度也是生活困难,纵然是豪门大族,也总有和国度权利差了那么一大截。野利皇后和太子遇害,梁氏的父亲劝没藏讹庞不要赶尽杀绝,同时劝没藏皇后要执政就要显示气度,所以留下了李锡哩一条命。


李锡哩本人也很低调,加上天资聪颖,只是精心于藩汉学术的研讨。所以渐渐为人所淡忘,后来李谅祚与梁氏设下计谋,联络大将漫咩,借在密室中召见没藏讹庞的时机,一举将其擒杀,并随后没藏讹庞的丈夫即梁氏的丈夫也一齐杀死,没藏家族整族诛灭,皇后没藏氏赐死。


西夏営廷内乱到此才算完毕,李锡哩也由于学问渊博,被任命为藩汉学史,不过这个藩汉学史没什么实权,梁氏的哥哥梁乙埋如今是宰相,西夏的大权掌握在梁氏家族的手中,以前李锡哩是一颗棋子,如今则是一个钉子。


种仪向王旁讲述这些之后,再次吩咐到:“其实王公子到如今,都可以不去西夏,皇上有密旨,若是边关情势紧迫,王公子就在此地暂留几ㄖ,找个理由回京城就是了。”


王旁听完去哈哈一笑:“干嘛不去呢,他们要是不乱,我到还真犹疑,不过眼下这么多繁华可看,我必需要去。”


他可不是说大话,他早就想去收拾这个梁乙埋了。第一次他放火,第二次从开封府让冷青救走,这第三次有差点伤了月下。既然身边有个梁乙埋以为是钉子的,他就要把这个钉子磨尖,扶正。然后重重扎一下梁乙埋和西夏,让他们知道,王旁不是好惹的。


〖分卷阅读〗 第一百零一章 途中的滞留


三天的工夫,足够王旁在穿古石的信息中,寻觅一些和西夏有关的蛛丝马迹。


五代时期,党项夏州李氏僻居东南一隅,充分应用藩镇权利之间的矛盾,增强本人的权利。一些党项部落更进入汉族寓居的地区,或入居州城,与汉族杂居,承受汉族的封建文明,被汉人称为“熟户”。


宋朝树立后,党项李氏政权处在宋、辽两大政权之间。李继捧归附宋朝,惹起了党项外部的急剧分裂。李继捧族弟李继迁,采纳了张浦的建议,率部落亲属数十人伪装出逃,在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驻扎,出示祖先拓跋思忠像,召唤部族,抗宋自立。


从这时起到雍熙三年是李继迁**反抗宋朝时期。前后四年,三起三落。真宗即位。李继迁向宋表示臣附并再次索要夏州,真宗妥协退让,同年末授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州察看处置押蕃落等使。


李继迁收复“故土”后,不久又连年侵扰宋朝东南沿边各地。他死后由其子李德明继位。


李德明继位时,正是辽预备持续侵宋前夕,李德明“假北朝威令慑之”,遣使赴辽央求册封以抗宋。同年(辽统和二十二年)七月,辽册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十二月,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和,宋辽关系紧张。次年六月,李德明为波动人心,遣使到宋请和,但条件未谈妥,经过长工夫的讨价讨价,直到第三年十月,宋也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大量物资,终于议和。


李德明同时臣服于辽、宋,倚辽之势,得宋实惠;辽、宋为了各自的利益也竞相笼络、争取李德明。在宋、辽两国的竞相鼓舞下,滋长了李德明称帝的**,并在减速地停止称帝建国的各项预备。天禧四年于灵州怀远镇修建都城,改名兴州,正式建都。


明道元年十月,李德明病死。李德明虽未来得及登上皇帝的宝座,但为西夏建国作好了一切必要的预备。李德明在世之时,其子李元昊对父亲依靠宋朝的政策非常不满,他说:“衣毛皮,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霸王耳,何锦绮为?”李德明死,李元昊继立,他按照本人的主张,积极摆脱宋朝的控制。


元昊建国称帝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宋朝的控制,完成党项政权的**自主。但是,元昊又希望他的建国称帝能得到宋朝的承认。元昊用“嫚书”激怒宋朝,宋朝决计用兵,给元昊形成了防御宋朝的藉口。


从天授礼法延祚三年至五年(宋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1040—1042)元昊对宋朝发动了三次大战。元昊对宋战争虽延续获胜,但是死伤惨重,国际危机重重,想完毕战争。宋朝也力图追求妥协偷安。单方经过交涉,于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宋庆历四年,1044)十月达成协议。宋朝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名义上称臣。宋朝每年“赐”给夏国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逢节ㄖ与元昊生ㄖ另“赐”礼物银2万两,银器2千两,绢、帛、衣2.3万匹,茶1万斤。宋、夏恢复贸易往来。


元昊对宋朝作战时,倚辽为援;宋朝也在积极争取辽朝,并以经济利益为钓饵。后来辽朝希图以出卖夏国利益从宋朝得到益处,又发生了辽朝境内党项族投附夏国的事,于是元昊不愿再受辽的约束,使辽、夏关系ㄖ趋恶化,西夏与辽、宋鼎立对峙的场面构成。


元昊在営廷之乱中被太子宁令哥刺死,太子也被杀。这件事种仪在宴请王旁之后,向王旁也讲述了元昊被杀的经过。


这些穿古石能给王旁的信息,就像一部史书所记载,王旁能接遭到的都是可以记载上去,或许说“以前”的事,而“如今”和未来,一个是停止中一个是未知数。即使这样,也足够王旁和李锡哩在同行的路途中,针对关于西夏的历史阐述一番。这足矣让李锡哩,这位皇室非承继人对王旁刮目相看。


车轮行走在路上,发出有节拍的咕噜声,伴着着踢挞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