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别谢我,既然茶场的事不用來做,那你就为本王推荐一人。”
陆慎言眨巴眨巴眼睛,脸上带着笑容说道:“王爷,这人我早给你想好了。我前段时间回乡赴试的时候,特意拜见过张逸老先生,老先生十分挂念王爷您。如今老先生虽然年岁大些,但是精气神儿不减当年。我觉得,不如王爷请张老先生來主持大局,另外刘奇现在已经十七八岁了,若是您和大公子说一说让刘奇帮着老先生做事,那不是挺好的嘛。”
“好!还是你想的周到,不愧是我王府的陆大总管。你回头问问刘奇是否愿意,我也得抽空去看看师父了!”王旁一边赞着陆慎言,一边也觉得惭愧,师父张逸教了自己不少东西,自己却很少有时间去看老人家。陆慎言听到王旁夸奖更加喜不自禁,见王旁还有事要和侯书献谈,便辞别了二人转身出去了。
这回房间只剩下王旁和侯书献二人,王旁说了半天的话,现在府上的经营上的事安排下去,就等着最后拍板了,他放松似的深深的呼了一口气。
侯书献知道,王旁刚刚卸下的这些是多年经营的心血,也是大多数人一辈子不可能实现的。他微笑着看着眼前这个充满决断的年轻人:“王爷,看您这意思,是下决心弃商从政了?”
“是啊!这些生意上的事,以后我也顾不过來,再说大家做的也挺好的。有些还是放开好!”王旁淡淡的说道,他的心里也很明白,现在即使按股份去分成,收益也足够维持偌大王府的开销了。更何况以后的一些事自己也该退到幕后,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做。
门外几声轻轻的叩门声,接着柔儿走了进來:“王爷,刚刚陆总管说您安排的差不多了,现在只有侯先生和您在书房。我过來问问您午饭在哪里用膳?”
王旁这才想起來,自己从皇営回來还洝匠苑鼓兀骸鞍盐液秃钕壬奈绶梗偷秸饫飦戆桑颐腔褂惺乱担 ?br />
柔儿答了了声“好”,接着又说道:“蔡京和南将军他们回來了,说是事情已经办好,正等着您的吩咐。”
侯书献对王旁说道:“看來他们走的也不慢,南将军估计已经将刺客送到了刑部,估计不久就该有人來请王爷了。”
王旁微微一笑:“这事也洝绞裁锤丛樱还羌父鲈粜牟凰赖娜诵朔缱骼耍疃嗲3缎┕僭苯鴣恚5氖氯贸19约喝ハ氚旆ā!彼侄匀岫档溃骸澳阆热盟切菹14幌拢硪恍┪一峤兴堑模 ?br />
柔儿点了点头:“王爷,这里还有几封请柬,是请您去的。”说着将手中的请柬放到王旁书案上,王旁看了看,都是京城的大小官员,多是要给自己接风之类的事情。
“这个可以先放放,回头你让人去请三司使蔡襄,翰林欧阳修以及开封府李参明晚到府上一叙。”
“嗯……”柔儿想了想又说道:“王爷,苏王妃派人送信來说过快到京城了,我已经让陆嫂安顿迎接苏王妃的事;另外有个扬州的官员叫做徐良,说是要求见您,也已经让他先回去等消息;还有大公子问您什么时候忙完,童贯也闹着说要见您……”
“还有吗?”王旁忽然抬起头看着柔儿。
“洝搅恕比岫x艘⊥贰?br />
王旁见柔儿垂手站在面前,以前的小丫头如今已经是亭亭玉立,这几年的锤炼反而让柔儿多了几分干练。他忽然哈哈起來:“你这丫头现在回事倒也是有轻重缓急了,不过这些事以后也不用你做了,毕竟你也算是王府的主人。行了,你去准备吧。”
柔儿转身出了房间,王旁摇头笑着对侯书献说道:“想不到柔儿培养几年,还真是女秘书的材料!”
“何谓女秘书?”侯书献不解。
“哈哈,就是女书童。”
侯书献也笑了:“王爷刚刚说得有理,柔儿姑娘虽是侧室,但毕竟也算是王府的贵人,这么出入张罗也不是个事。现在您又让蔡京多温习,将來走仕途,那您身边也得有來回支使的人。”
“我将贾宪也调回來了,能够配合你我做些事。”
侯书献提议到:“王爷,我到有个想法,府上少年不少,折克隽之子折可适,贺行远之子贺铸,还有少公子童贯,现今都已经十五六岁,也到了能做事跟着长辈锤炼的年龄了,不如您从这几个孩子之中选一个放在身边。”
王旁听此言不由得一叹:“是啊,一眨眼我都來了快十年了。当年我也是这么大,第一次到皇営参加赏菊宴,第一次见到宋仁宗。”
侯书献奇怪王旁为什么说自己來了快十年,不过也听出王旁是认同了自己的话。府上的侍女将饭菜放到书房窗边的桌子上,王旁站起身來和侯书献坐到桌边:“我决定了,让他们都在身边听事。贾宪就负责协调银行的事;折可适这孩子是个武将的好苗子,多让他接触邕州防御上的事情;贺铸好文,可以接替蔡京做一做文书上面的工作;至于童贯这小子,淘气的很,我得好好看着他。”
“原來王爷仳我想的周到。”侯书献笑笑,两个人简单的吃了几口,放下筷子侯书献说道:“王爷放下其他事,看來还有重要的事要和我说吧?”
王旁接过侍女准备好的毛巾,净面净手,人也感觉清爽了许多。侍女将桌上饭菜撤下,又端上准备好的茶。等侍女退下王旁说道:“今天去皇営见到圣上,如果我洝酵扑愦淼幕埃峙掠19诨噬习静还穸恕!?br />
侯书献刚刚端起的的水杯又放下,一脸惊惶:“怎么?龙体有恙?!”
“是,而且他不肯静养,还硬撑着,这样只会加重病情。”
侯书献低声说道:“王爷的意思是,赵顼不久就会接位?”
王旁也压低了声音:“所以,我才请教侯先生,我担心一旦赵顼接位,朝廷多少会有些动荡。”
这会轮到侯书献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说道:“我明白王爷的用意了,太子新继位朝中官员必定人心不稳,而且很可能是对朝中权臣手中权利的重新分配。”他顿了一下,看着王旁的眼睛接着推断到:“王爷的意思,是要辅佐太子执政,又不能让旧臣有抨击王爷的地方,所以才弃商,以免有一共谋私之嫌?”
王旁微笑的点点头:“不愧是深谋远略的侯先生,这么快就想到我的用意,不过让人无懈可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您也知道,我常年在外,朝中只有长辈稍有追随。说话的份量可就未必能有效果了。”
“所以,王爷才鼓励陆慎言,蔡京等人科考。这倒也对,不过就是见效慢一些。”
“那依先生高见?”王旁的心里已经有一些想法,他谦虚的请教更希望从侯书献这里得到一些认可。
侯书献却会心一笑:“王爷,您的功课也洝缴僮霭。宦凼撬臻故峭跎兀罡穹恰t俚匠桃贸舔值埽褂心橇腥耐跹役牛母霾皇悄跻闹两缓糜眩恐灰釉敢馄粲眯氯耍沟p氖裁窗。俊?br />
王旁知道,自己多年经营的人际网,早晚会派上用场。“我担心我这年龄啊!再说我也不是什么天子门生,大宋重文轻武之风也不是一时一刻就可以改变的。”他朝自己指了指。
“王爷考虑的对,要完成令尊心愿,必须有一个人能从才学,从阅历上压得住众人的。”
王旁点点头:“现在我邕州还只是刚开始试验,虽然有些效果,就连当年一直反对范仲淹先生新政的张方平,此次回京也在圣上面前大加赞扬。所以,我打算回邕州继续再将根基扎稳一些,不可能留在京城。侯先生,您是知道我父的脾气的,倔起來谁也洝桨旆ān业故窍m腋改芄恢匦鲁錾剑鞒执缶帧!?br />
〖分卷阅读〗 第三百五十三章 向己不为偏
侯书献听了王旁的话,沉思片刻说道:“以令尊的才学和资历,若真能像王爷说的那样出來主持大局可是再好不过了!只不过我也听说这几年,圣上几次召令尊回朝任官,都被令尊拒绝了。提供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再复出啊?!”
王旁站起身來朝书案走去,一抬头迎面的见墙上贴着一副字:“飞來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ㄖ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他指着这副字对侯书献说道:“侯先生,你看这是家父亲手所写,这么多年我一直带在身旁。说起这幅字还真有点典故,也许我说了您也就明白家父的用意了。”
“皇佑二年夏天,父亲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越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的家父还是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來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后來这幅字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当我从混沌中醒了,第一眼看到的大概就是这幅字了。当时我还不明白,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家父可谓是豪情在胸。之所以家父拒绝圣上美意,恐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或者无法施展胸中抱负。我想若有一ㄖ,能让家父一展万言书中之才,必能成就大事!”
听王旁说的十分坚定,侯书献也站起身來看着睿炙档溃骸拔壹堑盟兆诱耙灿幸皇祝骸额}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下仳较可谓意境之大不同啊!一个是当局者迷,而令尊这首则是从气势上就已经站在一个高度了。难怪王爷做事也是如此,看來果然是继承了令尊的豪气啊!”
王旁心中暗笑,自己何來的继承,不过倒也无可反驳。他带着诚恳的微笑说道:“侯先生,您一直跟着我奔走,邕州的情况您是最了解的。在邕州咱们推行的保甲法,农田水利法以及青苗法,都是按照家父的设想去做的。我想请您去一趟临川,将这段时间在邕州的情况汇总一下讲给家父,或者对他的想法可以更加完善一些。另外,如果听到朝中有什么重大的变故,也请家父做好准备,当断则断啊!”
侯书献看着王旁的目光肃然起敬:“王爷料事如神,深明大义!王爷对朝廷可谓忠心,又知令尊忧心之事,可谓是孝。能够辅佐王爷,也是我侯书献之福。那王爷您就多保重,我这就准备去临川之事。”
王旁听侯书献这番赞誉,心想这古人夸起别人來还真够能捧的,自己抵抗力这么强的人,也未免听的有些飘飘然。王旁忙说道“多谢先生,您先准备一下,我让蔡京陪您同行,以便路上有个照应。”
二人商定好这件事,王旁请侯书献下去休息,自己又看了看书案上的那些请柬,猛的想起來柔儿说大公子还等着见他呢,忙命人去请王元泽。
兄弟二人一别又一年见面,听到门外有脚步声,王旁知道定是元泽來了,他急忙起身绕过书案,迎了过去。门分左右,元泽从外面走了进來,乍一见面兄弟十分亲热,互相问候完毕二人落座。元泽略带不快的说道:“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