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明朝伪君子> 第 122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2 部分阅读(2 / 2)

“已在我营地外三里之处集结成阵,一位名叫孙英的汉人参将单骑在我营地大门前叫嚣着要见他们的钦差大人,否则将率军杀入营地。”


花当脸色青红不定,犹豫半晌,终于狠狠一跺脚:“叫汉人钦差进来!我正式和他谈一谈!”


…………


…………


秦堪一直等在花当的大帐外,赶走火筛已是预料之中的事,毕竟叶近泉是内家拳宗师的弟子,只要他不刻意保持低调,对付火筛的几十个随从不成问题。


只不过火筛趁着夜色逃出朵颜营地后,黑夜里一支利箭既准又稳地射中了他的后背。这支箭却委实出乎秦堪的意料之外。


盼着火筛死的人,似乎不止他们几个汉人呀……


听到大帐内花当的召唤。秦堪一脸微笑地走进了帐内。


厚重的帐帘放下,秦堪第一眼便看到花当那张阴沉而复杂的老脸。


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秦堪主动握住了花当的手,筛糠似的使劲摇晃起来,一副痛心疾首的语气深深道:“亲者痛,仇者快,花当可汗。今晚你可干得不讲究啊,不讲究啊!”


花当:“…………”


***************************************************************


花当的老脸确实有些羞红。


大人物无论做了多么过分多么缺德的事,都应该面不改色。脸不红气不喘,比如秦堪这样,然而花当不一样,花当是蒙古人。


豪爽好客是蒙古人骨子里便烙上的痕迹,如同大明士子心中的忠孝礼义一样深入人心,不可触犯,然而不用秦堪指出来,花当自己也清楚,今晚的他确实干了一件不讲究的事,装聋作哑差点将客人害死在他的地盘内,若真害死倒还好说,偏偏客人没死成,反而活生生跑到他的大帐里指责他,这脸可真没法要了。


对好客的蒙古人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花当不由又羞又怒,想给自己脖子上抹一刀,又想给秦堪补一刀,犹疑不定,踯躅之极。


严格说来,今晚三方干的事情都不讲究,火筛和秦堪以客人的身份在别人的地盘上杀来杀去,花当这个主人却装聋作哑,事情一落幕,主人和客人再一见面,虽不知客人心里怎么想,主人却真有一种羞愧得挖地三尺活埋自己的冲动。


不得不说,蒙古人的羞耻心确实强烈多了。


花当感到自己忽然陷入了被动,被动的主要原因是营地外一触即发的八千汉人兵马。


原本若是火筛把秦堪杀了,虽说这八千汉人兵马照样会对朵颜不客气,但至少火筛会毫不犹豫跟朵颜站在一起,花当有这个底气得罪明廷,可是现在呢?


现在花当谁都不敢得罪,因为该得罪的,不该得罪的,全被他得罪光了,再没一点眼色,朵颜马上要遭受灭族之祸。


无视秦堪谴责的目光,花当狠狠一咬牙,直接抛出了主题:“尊贵的大明钦差,朵颜卫想跟你谈谈如何与明蚭崦说氖隆!?


秦堪终于笑了。


自踏入草原一直到现在,他等的就是花当这句话。


谴责的目光羒肀涞梦潞腿缢笥小岸溲张拔仪o俦椋掖溲杖绯趿怠钡耐蛑秩崆椤?


“那么,请可汗派人拿地图来,咱们好好谈一谈。”秦堪笑得万家生佛般慈祥,刚才发生的一切仿若只是做了一场梦。


…………


…………


秦堪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一点,再点一点,每点一次花当的心便漏跳一拍。


“朵颜如今的处境,用不着你打肿脸充胖子,我从辽东一路行来,早已看得清清楚楚,你们的商人在大明境内的城池里被官兵像撵狗一样撵来撵去,因为朵颜卫如今在大明城池内做的任何一笔买卖都是非法的。”


听着秦堪毫不留面子的话,花当张了张嘴,想辩解却无从辩起,脸色越有几分羞怒。


秦堪笑道:“据说如今边境的黑市里,同等分量的牛羊肉能换到同等分量的稻米,而且是我大明最劣等的黍米?还听说十两银子只能换一个旧铁锅,而盐巴,绸缎,茶叶,瓷器这一类在大明普通之极的东西,更是要用黄金来买,所以你们这些冤大头被黑心商人宰了又宰,心里不服气干脆便经常举兵扮作鞑靼小股jūn_duì ,入我大明之境抢掠,无本买卖嘛,风险不小,收益也高,完全值得一做……”


花当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这汉人的嘴好毒,偏偏却损得他无法反驳一句,因为他说的恰好是事实。


绸缎,茶叶,瓷器这些东西好说,只有草原上的蒙古贵族才享受得起,但盐巴,稻米等等这些生活必需品,却被大明朝廷死死控制着交易渠道,俗话说穷极而思变,朵颜部落时常举兵犯大明内境,除了当初永乐皇帝阴过他们的历史仇恨外,生活必需品的缺失才是造成朵颜犯境的主要原因。


秦堪嘴上不饶人,手指却很大方,在地图上连点三下,花当在一旁瞧得清楚,这三个地方分别是永乐年时成祖皇帝许给他们的开原,广宁二市,以及新增了一个四平。


花当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新增的那个不起眼的四平,不由有些讶异,这个地方位于辽东之北,是个比草原更荒凉的不毛之地,更重要的是,它目前属于海西女真部的势力范围……


“它……是海西女真……”


秦堪打断了他,飞快接口道:“大明朝廷说它是朵颜的易市,它就是朵颜的易市,两年之内,四平会成为一座繁华的城池,来自草原和大明的商人络绎不绝,各色货物堆积如山。”


花当看着秦堪那张平静的脸,却想不通他把四平定为第三个互市的城池究竟是何用意。


“若是海西女真不答应……”


秦堪笑眯眯地拍着花当的肩,道:“你们手里的刀难道是劈柴用的?”


花当点点头:“我懂了。”


“你真的懂了?”


“真的懂了,现在我只有一个问题……你说的这些,只是你自己的主意,你们的皇帝陛下和朝廷大臣们答应么?”


秦堪气定神闲笑道:“我是钦差,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大明皇帝。”


没有尝过被彻底经济封锁的滋味,绝不会明白此刻花当是多么的动心。秦堪指给花当的三个互市,对朵颜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它们是朵颜崛起的基础。


警觉地注视着秦堪,花当小心地道:“明廷的条件是什么?”


“以后永不侵犯大明,顺便出兵帮我干掉李杲。”秦堪也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花当狡黠一笑:“朵颜凭什么帮你?出兵,会死人的。”


“那你就当我刚才说的一切全都是放屁。”秦堪刷地收起面前的地图,翻脸比翻书还快。


轮到花当不淡定了:“你,你刚才说你是大明钦差,说的话代表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和钦差都是人,是人就会放屁的。”


第一卷 往来成古今 第三百二十章 乱配鸳鸯


讨价还价是一门学问,很明显,这门学问花当学得不够好,至少不如秦堪好。提供


一个整天在草原上放牧兼抢劫的人,实在没有太多机会接触这些家长里短的东西,蒙古人的想法很直接,我要,你就必须给,不给就抢,然而一旦身份和实力与对方平等,他们就有点无所适从了,拿惯了刀剑的手哪里拨得动算盘珠子?


当初成祖皇帝靠朵颜的三千骑兵靖难才夺得大明天下,如此大的功劳,成祖皇帝也只是把大宁府封给他们放牧,就这样,朵颜三卫还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而对宁王,成祖皇帝则许诺曰“天下,你我分而治之”,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成祖皇帝对朵颜三卫和宁王的智商估计得都很客观,朵颜傻,一个大宁府可以糊弄,宁王不傻,于是“天下分而治之”,当然,事后宁王和朵颜同时发现自己遭遇到了骗子,那是另一码事……


由此可见,谈生意真的不是蒙古人的强项。


遇到前世当过业务员,也当过商业公司副总的秦堪,花当那点可怜的算计和口才更显得不堪一击。


从花当略有些不镇定的表情,秦堪看得出,朵颜部落很在意大明对他们开放的三个互市。


自从正统十四年,大明关闭了对朵颜的两个互市后,朵颜的日子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部落的首领贵族可以过着没有茶叶,瓷器和绸缎的日子,但整个部落不能没有盐和稻米,草原上的人虽然放羊放牛,但不能每天都吃牛羊肉的,一来经不起吃,二来只吃肉容易得病,谷物和蔬菜才能维持人体的营养,大明关闭互市便意味着这些东西他们无法再从大明的商人处获得。


不仅如此,他们的牛皮羊皮也无法售出去,而且作为冷兵器时代的草原部落,没有充足的生铁资源,打造不了锅瓢和兵器,部落的安危更无法保证。


这些年来蒙古部落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源和生铁资源,都是依靠某些不争气的大明商人买通边军悄悄走私而来,或者穿过海西女真部的势力范围,从朝鲜和日本购买,其中不知要经历多少艰险困苦。


所以秦堪提出的开放互市这一个条件,便狠狠打动了花当的心。


大明三个城池同时向朵颜敞开,从此可以合理合法地用部落的牛羊换取大明的稻米,盐巴,茶叶,瓷器以及……


“生铁……”


花当刚开了口,就被秦堪粗暴地打断:“花当可汗,生铁是大明的战备物质,这个你就别想了。”


看着花当失望的表情,秦堪脸色一缓,安慰地道:“没有生铁照样也能过日子嘛,没有吃饭的锅可以用别的,比如我们大明的陶罐就很不错,炖羊肉汤特别香,比铁锅强多了。”


谈判的过程并不艰难,花当是典型的蒙古粗汉,没有锱铢必较的耐心,差不多就可以了,对明廷的恩抚,花当并没有表示出太大的抗拒,火筛跑了之后,花当根本已没有别的选择。


更何况,唯一的选择对朵颜来说,似乎并不差……


一桩商业味道浓重,其中掺和了政治和军事因素的生意渐渐走到了尾声。


双赢的局面令二人的脸色都很不错,其中出兵攻打李杲这一项或许会令朵颜部落损失不少勇士,但花当并不觉得可惜,百余年来处于大明,瓦剌和鞑靼的三面夹缝中挣扎求生,如今正是改变局势获得新生的好时机,机遇这种东西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


一切谈妥,秦堪和花当交换了一下目光。


很不错,彼此的目光都很和善,很满意。


一碗马奶酒仰头饮尽,花当忽然没头没脑问了一句题外话。


“不知大明的钦差大人可有婚配?”


秦堪一楞,然后道:“婚配了,都配了两次了……”


花当顿时失望地咂摸咂摸嘴,小眼睛闪烁着莫测的光芒,凑过身笑道:“不知大明的钦差大人有没有第三次婚配的意思?”


秦堪眉尖一拧,转头注视着花当,似笑非笑道:“花当可汗有话不妨直言。”


花当笑道:“我们蒙古人信奉誓约,一旦约誓便一生不变,为了让誓约更有保证,我们蒙古人奉行通婚,这个传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比如我们伟大的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就曾经将自己的亲女儿嫁予塔塔儿部落的首领,又比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也曾与弘吉剌部提亲,以通婚来换取大家都渴望的和平……”


神情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