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师真的生气了,田跃进这才翻到后面。内容是让他越看越吃惊。乔迁在这四年里面。经手的古董,有据可查的就达到了三十万之多。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文物协会一年的活动经费不过是三四万,加上人员的工资福利,一年也就十万左右。天京的文物可是在全国排上号的,这样经费才多了一点,其他城市,大多还不如天京的经费多呢。
然后,秦桢有意无意的说:“现在国家是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我们要把眼光放的远一点吗?不要老是指望国家救济,要学会自力更生。”
田跃进在郁闷中离开了故宫,径直向乔家而去。什么时力更生,还不是想让乔迁拿钱出来。要是真有什么发现,那是国家的。要是事情办砸了,赔钱的又不是国家。感情是要乔迁拿钱就是了。
拿这那神秘牛皮书的复印件,田跃进老到乔家。刚好乔迁放学回来。田跃进说明来意。乔迁看了一下复印件说:“这个我听说过,多尔衮并一面被埋在天京,而是埋在了西北一带的一处地方。
本来按照他的功劳,不能埋在天京,盛京总有他的份才是。但是谁让他娶了皇帝的母亲。所以被满清小皇帝发配到现在一个荒凉的地方。至于具体是什么地方。那就没有人知道了。但是上面究竟写了什么,现在我还不知道,你让我研究一下吧,三天以后我给田叔叔答案就是了。
至于这本书,你说发现他的工人发了疯,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也许是巧合。
不过,我对考古还是很有兴趣的,多尔衮着件事情,是有点封建迷信,当然不能打国家的旗号了。就是打国家的旗号,也要有了发现以后才行。这次考古,可以是私人性质的。费用可以是我来出。
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一是我们学校你要搞定,虽然我可以三两天去一次学校。但是一个月不去,没有一个正当理由,校长第一个就不回放过我。第二无论有没有发现,我要靠近长安街东面靠近故宫的那家饭店。我知道,那家三层的饭店是你们文物协会的第三产业,现已经快要倒闭了。要多少钱,我照样拿就是了。”
工人发疯,和这书没有关系才怪,但是你们要我拿那么多钱,凉一下你们是应该的。不然,你们是不会把我一个小孩看在眼里的。
田跃进想了想,如果能把多尔衮的历史考察清楚,那将是填补这个历史上的一段空白,做为主要的领导。自己一定会名留青史。乔迁虽然出钱,不过他年纪太小。在考古界一点地位没有。当然不能和自己争什么荣誉。就是一点没有发现,就当是去旅游去了。反正不是自己掏钱。
至于长安街那个饭店,文物协会早就想出手,只要有钱,给谁都一样。想到这里,田跃进当场就拍板把事情定了下来。
故宫里的那口井,乔迁看到过,但是从来没有走近过,因为那是一口阴井。《山河风物志》上有记载‘夫阴井,鬼道之门,非生人之路,切记,勿近。”
阴井多恶鬼怨灵。喜欢吸食生人的灵魂。很是厉害。
人死为鬼,所以,在级别上,人是比鬼要高一级的。人大可没有必要怕鬼。但是,鬼魂一旦有了怨气,那就不一样了。有了怨气的鬼魂就是恶鬼,是可以停留在阳间的。可以让人无端生病,在郁闷中死去。
怨灵就更是厉害了,他们比恶鬼给高一级,是一种恐怖的存在,可以说,人间界,没有比怨灵更厉害的鬼魂了。他们可以吸食生人的灵魂。让人魂飞魄散,永远消失。
乔迁可以有九分把握,三名送医院的民工是被所谓的怨灵附体了,恶鬼附体不会发作的那么猛烈。但是,乔迁是个无神论者。在他看来,相信鬼神,还不入相信钞票来的实在。至于王导演他为什么会昏迷,那些民工为什么会发疯。一切都要在调查之后才能有结论。就连那个千古第一牛人项羽的灵魂他都不害怕。还有什么能让乔迁胆怯的呢。
正文 第十四章镜文
第十四章镜文(《》)
鬼上身,有的地方叫撞客,有的地方叫中邪,据说是撞到了不干净的东西,比如恶鬼怨灵,比如狐狸精黄鼠狼一类有灵性的动物。提供通常情况下,鬼上身的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突然间胡言乱语,疯疯癫癫。并且这一类鬼上身的人,力气都会比平常要大。二是昏迷不醒,人世不知。老百姓管它叫鬼迷心窍。而且鬼上身的人是现代医学检查不出来原因来的。
王导演的事情,并不是象外界宣扬的那么简单。这其中的内幕,还是乔迁见到秦桢以后才知道的。由于青铜龙头被自己抢先一步,拉到了家里,然后又被乔迁送到了自己的姥爷家。乔迁就有点不好意思去家秦桢了。连带去故宫的次数也大大的减少了。
这一次,秦桢派人去找乔迁,一是对方是长辈,不好驳了人家的面子。二是乔迁也想知道,王导演的昏迷究竟是怎么一会事情。象外面讲的那样,是由于火灾的原因,乔迁才不相信呢,火灾,医院病房门口为什么站着两个警察。是不是天京的警察已经多的要到医院去当保安的地步了。
秦桢将书推到乔迁面前说:“看看,就是为了这本书,王家小子,和发现它的四个民工中的三个。现在还在医院呢。我找了好几个专家,没有一个能完全破解里面的意思的,只是知道这书和多尔衮的陵墓有关系。你看一下,上面到底写的什么。不要告诉我你看不懂,你有多少斤两,瞒不了我这个老头子。”
乔迁拿起书,这书还是很后现代主义的,黄牛皮的封面,书页却是金属丝编织而成的。
用比较流行的话,弄这本书的人,很恶搞啊。书拿起来,乔迁有点意外的,很是轻巧,就和纸张书籍的重量差不多。从手感上判断,书页确实是某种金属丝编织而成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物不是金丝,因为如果是金丝编织的书,书的重量就会比乔迁手上拿的这本要重上许多。翻看了两页,上面的文字让乔迁很意外:“符文,在天京能认识符文的应该不少啊。”符文,就是道士在镇鬼画符的时候用的文字。就象佛家宣扬的六字真言能消业力一般,道家的符文同样有驱鬼的作用。而且,符文继承了中国汉字的千变万化的形态。不象佛家的真言只有简单的六个字,道家的符文,那可就丰富多彩了。
在中国的茅山,武当山,和龙虎山等处,许多道观里的道士,都是精通符文的。而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的殡葬文化,不少的专家教授,对符文同样是有一定的研究。所以,乔迁看到书里的符文以后,才有那么一问。
秦桢让乔迁继续看下去。这个时候,乔迁才发现,这本书的主人确实不是一般的恶搞。一本书,他居然是用两种文字写成的:“镜文,后面居然是用镜文写成的。这个作者太他妈能来事了。”
秦桢一听就知道有门,前面的几个专家教授,甚至连这书后面的文字是什么都看不出来。乔迁却能一眼看破文字的来历。确实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啊:“镜文,说说看,什么是镜文。”秦桢是个陶瓷方面的专家,他并不是文字专家。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考古方面能有某一领域达到大家公认的专家级别。对普通人来讲,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象乔迁这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的人毕竟还是很少的。
经过乔迁的解释,秦桢才知道,镜文原来是一种比符文要晚一些的文字。但是,认识镜文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基本上一百个认识符文的人里,能找到一个认识镜文的,那就是幸运的了。据说,镜文的创立者,就是历史上大大的有名的姜子牙。而第一个用镜文写的东西,就是姜子牙的封神榜。
相传,姜子牙七十岁才在渭河之畔遇到了周文王的。于是才有了轰轰烈烈的封神传说。而镜文的出处,就和这条渭河不无关系了。
那姜子牙奉命下山,主要的事情,一是辅佐贤王,二就是封神。而这个封神比之辅佐贤王更是难办。天下不想上封神榜的人多了去了。而封神的事情,又是天数使然,你不进行下去也是有违天命。
姜子牙是个老好人,感觉得罪哪个都不好。于是,姜子牙一个人跑到渭河边钓鱼去了。他也难办啊,就在他苦思不解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夜里,他坐在河边观星象的时候,低头看到了河里的星星。顿时茅塞顿开,创立了镜文。嘿嘿,我写的名字,你们都看不懂,那就不能怪我了。
结果就是,姜子牙用镜文写的封神榜,确实是除他之外,再无旁人可以看得明白了。镜文,顾名思义,就是必须用镜子才能看明白的文字。你正着看,根本不不知所云。
秦桢听以后,一脸轻松地说:“难怪没有人能够破解后面的文字。原来是要用镜子才能读啊。”既然能够解读书里的内容,那么,有些事情还是能够进行下去的。多尔衮的陵墓,能在退休之前主持一个这么大的项目,想来都是令人兴奋啊。
乔迁看过书以后问:“秦爷爷,不对啊,和书在一起的应该还有东西才是。看来,故宫的火灾很是蹊跷啊。”
秦桢心里却在暗骂那些专家,你们读书是不是都读到猪肚子里去了,连一个小孩都不如。乔迁要是不来,我们是不是就要把这件事情搁置起来了。
想来,以后,那些文字专家们,就没有好日子过了。秦老爷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老爷子拿出来一张照片,递了过去说:“你看看就明白了,照片上的黄金麒麟镇纸是和书一起,由四个清洁卫生的民工发现的。但是后来就少了一只。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偷走其中一只的,应该是逃跑的那个一个民工。”
正文 第十五章鬼魂?
第十五章鬼魂?(《》)
这个黄金麒麟镇纸,乔迁在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有问题。现在他还看不出来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但是他能断定镇纸有医院里的王导演和三个民工的鬼上身的人有关系。这个,还要感谢乔迁临时看了一遍《山河风物志》,让他对这个的风水学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才在面对黄金麒麟镇纸的时候,感觉到里面的怨气。
在这之前,乔迁就是一个坚决的无神论者。新年的时候,乔迁也就在祭祖的时候,给先人们磕两个头。至于老天爷,三清四帝,灶王爷等等神仙,他连正眼看都不看一眼。就更不要说老天爷的手下阎王爷那摊子事情了。
倒是乔迁的爷爷,听说和王老爷子是师兄弟,同时拜的一个师傅。学的风水之术。这本《山河风物志》,大约就应该是乔迁爷爷的收藏之一了。在家里的藏品里,乔迁还发现过不少桃木剑,八卦镜等抓鬼用的东西。有一段时间,乔迁还以为自己的爷爷是个神棍呢,后来,听了王老爷子讲的事情之后,乔迁才明白,感情这些都是爷爷的师傅传下来的。当然,乔迁还是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神。
但是,事实摆在眼前,黄金麒麟镇纸就是《山河风物志》上面讲的死物。所谓死物,就是墓的主人在生前请道行高深的道士或者法师,在某一件物品上所下的咒语。这个物品可以是主人生前心爱的宝剑,砚台,玉佩等物品。
这个死物,就是陵墓的最后一道护身符。要是有盗墓者接触到死物之后。按照书上的记载,那就会受到陵墓主人的诅咒。盗墓者那是要受到报应的。
这个,应该是加罗说的记忆灵波吧,为自己找了一个好的借口,乔迁这样安慰自己。
将镜文翻译过来以后,乔迁才发现,镜文并不完整,根据他的推测,完整的镜文,应该在多尔衮的陵墓里。秦桢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希望有时间的话,乔迁能参加国家组织的对多尔衮陵墓的考察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