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异能古董商> 第 12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 部分阅读(2 / 2)

却说那两名女大学生失手将风雅阁内名贵古董唐三彩马俑给打破了。店里面的伙计原本就看两名女大学生是来捣乱的成分居多。现在自然是不会轻易的将二人放过。再者其间,要是店伙计不找两名女大学生赔偿,那么店里的损失可就要由店伙计来承担了,这个唐三彩,从卖象上看,就应该有个几万块钱。他店伙计可承担不起。


而那两个女大学生,却也不是外行,能分辨的出唐三彩的真假来,从碎片的切口处可以辨认出来,这个唐三彩纵然不是象店伙计讲的那样是从洛阳古墓里的宝贝,但是却是真正的唐三彩无疑了。两名女大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理亏,但是对于店伙计一口开出来的四万的价钱,还是很有意见的,按照她们两人的意思,能赔给风雅阁一万,已经是足够买一个相同层次的唐三彩了。


正到两相争持不下的时候,朱贵度着方步由楼上下来了,多年不见,这朱贵却还是瘦的跟猴一般,真不知道这么些年,他朱大老板赚的钱都干什么去了。据说,朱大老板在外面可与不止一房小老婆,只是不知道传言真假而已。


那朱贵走下楼来,店伙计识相的退到一旁。他看了一眼两个女大学生,二人校徽上明明注了天京大学的的字样,难怪方才滔滔不绝的将自己店里古董讲的一无是处,天京大学的文化积淀,历来是冠压全国的。他又看了一眼地上的唐三彩,已经粉身碎骨了,就是修复了也是一件次品,值不得几个钱了。说来这是朱贵花了一万多块在河南买的。


现而今,唐三彩可是大热的古董,,但是市场上往往是鱼目混珠,不免让人有真假难辩的感觉。所以真正的唐三彩都是很受欢迎的。这件被两名女大学生打破的唐三彩马不巧正是风雅阁为数不多的摆在外面的真正的古董之一。


在古董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大约是清朝的时候满清贵族给闹了,那个时候,八旗子弟来了古董店,历来是看上什么拿什么,高兴了就扔下几两银子,不高兴了,那就连钱都懒的给了。所以天京的古董店里,摆在外面的多是仿制的古董,或者是价值不高的便宜货,这样,就是八旗子弟来巧取豪夺,店主也损失不了几个钱。而真正的行家来买古董,那是要去内室谈的。


到了现在,虽然没有了什么八旗子弟,但是大多的古董店,依然习惯了将高仿的或者是次品放在店面里,不过,这样的店面里面,一定是要有一两件镇店的古董的。要不然,人家来到你店里一看,没有什么象样个货色,那么。客人自然就提不起购买的兴趣了。


朱贵知道唐三彩是废了,那自然要找补回来了。他笑了笑,对两名女大学生说:“两位同学既然是北大的高才生,那么鄙人就多言语了,这件唐三彩的价值,相必二位也了然与胸。自不必朱某多言。朱某问两位要三万元钱,就是到潘家园其他店里问上一问,街面上的同行想来也不会说我是敲诈两位吧”


看那唐三彩,要是真的拿到拍卖会上,怎么都要四五万的价格,朱贵开口要三万,那自然是手下留情了。围观的人还奇怪呢,怎么朱贵转性了,现在那么好相与。要知道,在以前,朱贵在占理的情况下,向来是狮子大开口的。


其实,朱贵也是不愿意多事,天京大学里的那几个教授专家,那也是天京古董界叫的出字号的人物,眼下两名女大学生,古董一行的知识是懂得不少,但是规矩却是一窍不通,那么两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得罪两名女大学生没有什么,但是打了小的,老的难免就出来了。朱贵真正忌惮的,是两名女大学生背后的教授。所以他才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没有漫天要价,就是将来碰到北大的教授,他们也得承朱贵一份人情不是。


就是朱贵没有漫天要价,三万也不是个小数目啊,要那小巧的象个天使一样的女大学生一下拿出三万来。那也是为难她了。外面的那名年轻人看不下去了,走了进来拱手说:“朱大老板,一向可好。”


朱贵先是一愣,看了一会才明白过来:“钳子,哈哈,原来是你小子,怎么,看样子是刚回来,还没有回家的吧。要不今就别回去了,叔叔我奇怪内你的下馆子如何。”


来人当然就是离开天京三年有余的乔迁,这个英雄救美经典而有恶俗的场面,乔迁自然是要出头的,更何况又是同学,乔迁却没有不出手想帮的道理。


在街面上朱贵是和乔迁的父母同辈的人,大家又是老街坊。虽然朱贵做人有点不地道,但是毕竟没有不地道过潘家园的街坊四邻。家上乔迁对发掘古墓,向来也是有很高的兴趣的。所以,乔迁这个叔叔还是必须要认的。


乔迁随之一笑说:“一别三年,我还以为朱叔叔将我给忘了呢。这两位是我的同学,唐三彩的事情,我一人承担下来,不知道朱叔叔意下如何。”这次回来,乔迁是打算开一家公司的,眼前这两名女大学生,显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长的秀丽,专业知识有过硬,现在不拉拢过来,后悔那可就晚了。


朱贵见乔迁将事情揽了过去,自然乐意,单凭乔迁在行里的名声,说来也是要高出朱贵一头的,毕竟,不是每人都有毅力练那变态的八刀分浪刀法的。朱贵可不怕乔迁事后赖帐。


想到这里,朱贵淡然坐下说:“既然钳子你将事情揽下了,那自然是可以,不过,咱们这一行可有咱们的规矩,你是付钱呢,爱是用什么东西抵帐。”其实乔迁一进门。朱贵就看中了他手里的盘龙杖了,现在,他是一万个愿意乔迁将盘龙杖低给自己,这盘龙杖朱贵一看就知道其价值,拿到香港去卖,那些富豪还不都抢着要。这其中的利润可不止一倍啊。


正文 第三十四章古董界的双手礼


第三十四章古董界的双手礼


乔迁狡诈的看了一眼朱贵,这个眼神让朱贵很是不舒服。朱大老板第一次担心自己是不是会被乔迁给卖了。但是,盘龙杖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也就没有考虑那么许多。而乔迁也正如他所愿的说:“钳子刚刚回来,连一口家乡水都没有喝呢,三万块现在我可拿不出来。要不这样,朱叔叔要是看的上我这盘龙杖,那就拿去玩好了。这盘龙杖是我在南方旅游的时候,看到偷树人遗留下的树枝,这才拣了来,雕刻成现在的样子。”


此话一出,引来围观的人是一阵喧哗。有的不少人还以为乔迁手里的盘龙杖是在什么地方淘换来的呢,没有想到是人家自己雕刻的。其中有一知识份子小声嘀咕:“盘龙绕云柱,飞腾入九霄。这个是汉八刀应该有的手法吧。真没有想到。这年轻人居然有这样的刀法”一旁有个知道内情的人看不过去了:“老兄,看清楚了好不好,这哪里是汉八刀的手法,这是八刀分浪的刀法。全世界的独一份,离了我们潘家园,你再也别想找到会这一手的人了。”言语之中,那是颇为自豪的。


那知识份子似乎有悟说:“你说的八刀分浪,可是三年前名满京华乔迁。难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他。”那知情者笑了笑说:“感情,不是他谁啊。这小子都三年多没有回来了。只是我搞不明白,明明钳子滑的跟泥鳅一样,怎么这一次会用盘龙杖去和朱贵交换呢,他应该不缺钱啊。”


这位想不明白,但是朱贵也搞不清楚啊,原本他想乔迁一定是会和自己讨价还价一番的,现在好,乔迁自己提出来交换了。方才,这小子的眼神怎么有点不对啊,莫非他有什么后手。朱贵这样想来,看了看盘龙杖,不错啊,是黄花梨木的。看来是我多心了吧。


这个时候乔迁又说:“朱叔叔莫非是认为我这盘龙杖比不上你那唐三彩。”那意思就是,你要是不想换的话,那么,咱们就说别的办法了,你不换,我还有点不乐意呢。


终于没,还是利益战胜了理智。啊,不对,朱贵是看不出来这一次交换,自己在什么地方会吃亏,所以,显的很大方的说:“钳子说笑了,叔叔又不是第一天在入行。自信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既然你执意要换,那咱们就要按规矩来了。”


换货,又叫窜货。互通有无的意思。但是,这样做,有的时候,窜货的一方一旦发现自己吃亏了,喜欢找后帐。这个和拿钱买的货有所不同,拿钱买了,买之前,买主是可以仔细的研究一番自己想要的玩意的,也可以请同行的前辈给自己把把关,这个,在古董界都是允许的,但是,当付了钱以后,断然是没有找后帐一说。否则,那就是说明自己的眼力差,或者找来把关的前辈的眼力不行,这是要受到通同行的鄙视的。


但是窜货就不一样了,古董这玩意,价值本来就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所以,在窜货的时候,双方的估价有时候就难免的出现偏差。这个时候是允许找后帐的,但是要有两三个前辈高手出面做出鉴定,证明双方物品的价值确实是差别很大才行。


不过,这一行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双手交换,也就是窜货的一方双手捧着自己的玩意,亲自交到对方的手里。这个叫双手礼,一是表示尊敬,二就是表示绝不反悔,没有找后帐这一说,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乔迁在潘家园长大,自然是知道其中的规矩的,说了一句:“如尔所原。”双手捧起盘龙杖,亲自交到了朱贵的手里。


朱贵大喜,接了盘龙杖,向伙计使了个眼神。伙计麻利的从柜台里找了一个锦盒,将地上已经摔成碎片的唐三彩一点不剩的装进锦盒里。交给朱贵。而朱贵同样的是双手持锦盒,亲手交给了乔迁。


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的双手礼,那是比去公证处办个公证还有约束里的。不守行业规矩的人,是不能在古董这一行里混下去的。乔迁毕竟还是年轻,虽然三年多的历练已经磨去了他不少的棱角,但是眼看着自己在一转眼的时间就赚了几十万,他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个笑让朱贵感觉到,自己怎么都象是吃了亏一般。但是有想不起来吃亏到了什么地方。


而在一旁闯了祸的那个女大学生小声的问自己的同伴:“听雨,你看他不是发神经了吧”这个叫听雨的狠狠的拧了她的胳膊一下说:“小月,可没有见过你这样讲话的。”然后听雨却有不放心的问乔迁:“这位、、、那个谁,真是谢谢你了。你没有什么事情吧。”


乔迁止住笑说:“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两位学姐放心。我好的不能再好了”


那个叫小月的女大学生惊喜的问:“难道你也是北大的学生吗?你是哪个系的说来听听。”北大一年里进进出出那么多学生,要说全部都认识,那是假话,有的人毕业了,连同一个系的同学都认不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乔迁点点头说:“我是北大少年班的,但是我请假了,已经三年没有来天京了,今年要是再不回来,院方一定会拿我开刀


,所以为了学业,我不得不来啊。”说完还一脸委屈的样子,恨的小月就想上前去揣他一脚。北大那是什么地方啊,每年的高中生心目中的圣地,怎么到了这人的嘴里,就象是勉强去他上似的。


想当年,她小月为了上北大,十年苦读,这才一鸣惊人的成了县城里第一位北大学生。当初自己是天京来的时候,就连县长都亲自到火车站送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