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司机果然没有食言,他对泰山地区的了解确实是达到了吓人的地步。就连朱大庙这个小村子他都知道的门清。当然要象他自己讲的那样闭上眼睛把车开到朱大庙。乔迁可不敢苟同,真这样的话,乔迁估计两人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在司机的热情介绍下,乔迁了解到,朱大庙一向那是泰山的欠发达地区,属于泰山的大西北,有待国家的大力扶植的地方。那地方穷的只有洋肉泡镆才算是比较有名气了。而且那地方,山势不高,又没有什么名胜古迹。那司机还调侃说:“你不高没有问题啊,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没有仙也可以,但是你连一个名人都没有,那就是你的不对了,象曲阜的丘山,那地方还没有朱大庙附近的山神山高呢。但是人家丘山据说是孔子降生的地方。和名人沾上关系了吧。所以丘山就名气大涨。朱大庙就一个山神山,山神,一听就是神仙里的小官,朱大庙难发财就不奇怪了。”
听了司机的话,乔迁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就下车到银行取了钱,准备当场就把朱大庙附近的那座“金山”给拿下。小样,我就是用钱砸,也要把那金山给搞到自己手里。
一路上行来,有了司机的热情服务,乔迁倒是没有感到寂寞。还长了不少的知识。尤其是那司机称朱大庙的村支书是他二姨夫,这个消息让乔迁喜出望外。于是就问他自己在朱大庙投资办采石场有没有什么问题。
那司机一听是来投资的财神爷,当下胸脯拍的是山响。直叫没有问题。到了朱大庙,乔迁看了一看,这地方果然是穷啊。听那司机讲,整个村子两千多口人,孩子上学还要到四里外的村子去上学。村外通向镇子里的那一条破旧的路,让人已经很难看出来它曾经是一条马路了。据说,这条马路还是大跃进的时代修的。而且为了放卫星,当时十八里路用了十八天的天的时间就修好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修的,这算是修路史上的一项记录吧。总之,这条路的质量,那就可想而知了。
那司机用熟练的技术,将汽车在颠簸的马路上左躲右避。在惊险万分的情况下将汽车开进了朱大庙。看的出,这得亏司机那就是本村的亲戚。要是换一个司机来,那估计就是把出租车开散架了都未必能开到目的地。
司机将车停下,冲一旁过来看热闹小孩的一招手,那群孩子就围了上来。司机一边先抓一把糖,塞到其中一个还流鼻涕的小女孩的手里。一边问:“二妮子,你爷爷在家不。”得到肯定的答复,司机又说:“去把你爷爷叫来,说我带了一个重要的客人来了,让他快来这里迎接。”那二妮子得了甜头,满意的去完成任务去了。司机就在一旁发糖,一人一块,看那些小孩的眼神,司机来这里发糖那可不是第一次了。他的动作那是相当的熟练。
不一会儿一个七十多岁的山羊胡老汉疾步走了出来,连个拐棍都不用拄。看的出,山里人运动多。比城里用药物滋养的老人身体要健康的多了。那老汉一边走一边说:“大小,恁妈还好吗?恁小子不是又来白吃我的羊肉泡馍的吧。”
那司机一点不感觉有什么尴尬,似乎就是来白吃二姨夫的羊肉泡馍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二姨夫,你这回可说错了。我可是正经的把财神给你带到了这里。他可是专门来泰安投资开采石场的。”
那司机向乔迁介绍了老汉就是朱大庙的一把手李卫星。又把乔迁介绍给了自己的这位二姨夫:“人家可是千里迢迢从天京来的大客商。要不是我拉着,人家能来这里投资。”乔迁看来,这司机倒是蛮有做商人的天赋的,这谎话讲起来,那是脸不红,心不跳的。尤其是面对的人还是自己的二姨夫。当面说瞎话到了这个地步,可非一日之功啊。
李卫星看了看乔迁,一身名牌西服,领带笔挺,皮鞋亮的和镜子一般。手里又提了一个黑色的小皮箱。那模样,要多有派就有多有派,李卫星就是去乡里开会,都没有见过那么有派的人。更何况听说又是从天京来的,那更是了不得的大商人了。
当自己的大侄子司机暗暗告诉说,乔迁的行头那要好几千块钱。对在外面闯荡的大侄子的眼光,李卫星那还是相当的信任的。当下就连一点怀疑都没有了,高兴的将乔迁迎进了村子。
有两个村民看到以后,其中一个说:“老四,你说来的是什么人啊,就是乡长来我们这里,都没有见村长那么高兴过。”那个叫老四的村民白了他一眼说:“这个还用你说,乡长来的时候,哪一次不是吃饱了又带二十几斤羊肉回去。村长能高兴的起来才怪。要我看,应该是市里来人了。你看人家那派头,就应该是市里来的大人物。”
另外一个村民又说了:“这个就奇怪了,难道市里的领导来了就不吃我们这里羊肉泡馍。恐怕不是这个道理吧。“
老四回答说:”你个笨蛋,他一个人来能吃多少。再说,市里的人来了,多半是要修路。就是吃我们两顿又有什么。走咱们跟去看看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天气的缘故,乔迁是带了茶色眼镜的,所以一般人看不出来乔迁的年龄。况且,乔迁在外面流浪了三年,气质早了磨练了出来,所别人才相信他是真的来投资的。
经过李卫星的介绍,乔迁才知道,朱大庙的来历那是因为山神山上的一座庙。这村子起先又多是朱姓人家。所以就叫了朱大庙。那庙建立在什么年代,不可考证,反正朱大庙村里是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庙的来历。而朱大庙以李姓居多,那是因为李姓人在清朝的时候出了一位进士。朱姓人看不过去就搬走了。但是为了不得罪山神,李家还是明天胆量将村子改成李大庙。至于事实是怎么样,那乔迁就不得而知了。
摆下酒席,请了村子里的几位老人落座。由司机做陪,这个时候,乔迁才知道,那司机名叫石在。其实他一点都不实在,乔迁就是欣赏他这一点。想着在这里要有一个掩人耳目的采石场。那么就需要有个管事的人。石在这家伙就再合适不过了。一是他在本村有自己的家族势力。二来是他见过市面,小的事情就不用乔迁亲自出面,石在自己就能解决。
乔迁在屋子,感觉光线太暗,就把眼镜给摘了下来。顿时引起了大家的一阵怀疑的眼光。李卫星更是直瞪自己的大侄子。乔迁太年轻了,好象一个高中生一样。别人不奇怪才有问题。
但是,当乔迁将眼镜放到自己的皮箱里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将那一摞摞刚刚从银行里取出来的百元现钞露了出来的时候,疑惑的眼光顿时烟消云散。毕竟,在农民的眼里,那花花绿绿的票子,可比什么都来的实在。
一时间,宾主尽欢。李卫星还直夸自己的侄子有本事。并不断的试探乔迁究竟是不是能够真正的来朱大庙投资。这可是关系到全村上下两千多口子的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他可不敢马虎。
毕竟来说,在泰山投资采石场,那交通便利的地方多的是,怎么轮法,好象都难轮到这个比鸟不拉屎的地方富裕一点的朱大庙。
正文 第七十六章陶瓷石粉
第七十六章陶瓷石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提供乔迁便开始和李卫星商谈起了开办采石场的事情。但是,在农村办事情,和在城市可有点不一样,并非是你谈好了,签了合同就可以顺利进行的。那还要照顾到家族的利益才行。在农村,家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由于祖是传下来的规矩,朱大庙最高山峰上有山神庙,那处是不能动的。其他朱大庙村委会的几座山头尽可承包出去。有山神庙的那处山峰,就是借给李卫星俩胆他都不敢动。为了那山神峰,朱大庙连庄子的名字都没有敢改,要是在上面开采石头,触犯了山神,这个责任谁也担当不起来。在听到李卫星的保证以后。村里的老人这才满意的打着酒膈离开。
李卫星取了地图,指着上面说:“乔经理,恁看看,这十几处山峰。都是我们村的。除了这个山神峰以外,这个梳子峰和石榴峰都是靠近公路的。不过这公路,恁来的时候也已经看见了,实在是乡里太困难了,拿不出来钱维修啊。”
看到乔迁脸上有点犹豫,李卫星马增加筹码说:“这样好了,要是乔经理在我们这里开采石场的话,我们村在额外奉送给乔经理一处山峰,怎么样。”通常来说,一处采石场有一座山峰就够开采个十几二十年了,所以,一般来讲,投资者只是承包一处山峰就够了。李卫星提出的买一送一,实在是因为朱大庙太需要投资了。这才让乔迁占了个大便宜。
乔迁心中一喜,脸上却是不露声色地说:“我还是先看一看地方吧。要是选好了地方,咱们马上就开始修路。有我们采石场出一部分,李支书再去乡里争取一部分投资。先把这路给修起来再说吧。”
下午,由石在陪同,乔迁开始对朱大庙的几处山峰开始实地考察。而找到雷龙讲的那处有那青色石头的山峰,也没有费多大功夫。在梳子峰上,乔迁就看到了这种可以让日本人铩羽而归的石头。真是不得了了,满山都是这样的石头。就连整个山体都是青色的。这山该有多大啊。用这样的石头代替1065光粉,这咱们华夏的陶瓷企业就是全部开足马力去生产,一百年内都别想把这山给开采光了。到那个时候,华夏的新型光粉怕早就研究出来了。
乔迁问了这处山峰的名字,正是那李卫星讲过的梳子峰,据石在站一旁讲解,这梳子峰据说是天上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在瑶池梳头的时候,不小心将梳子给掉落到了凡间,这才化成了梳子峰。所以石在又说,其他山峰必然是一座一个名字。但是梳子峰它不一样,周围五个山头,都是叫梳子峰,因为它从整体上来看,就是象是一把朝天而立的梳子。
乔迁虽然不怎么认同这个传说,但是它的某些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的。仙女的梳子就未必是对的。但是此处山峰多半是从天而降的却是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因为乔迁开过周围其他山峰的石头。居然没有发现一处山峰上有梳子峰上相同的石材。换句话说,能够替代1065光粉的石头,整个朱大庙的所有山峰上,只有梳子峰才出产。其它地方根本就没有类似的石头。
打定注意,乔迁对石在说:“石大哥,我的生意比较多,有时候就难免顾及不到此处的采石场。所以想找个人来帮我管理一下,你有没有兴趣帮助我在这里打点一下生意。”投资,然后把生意交给内行的人去做,这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
石在受宠若惊,有好的生活没有人愿意起早贪黑的去开出租。开出租那玩意,吃的就是青春饭,等到年纪大了,那就不能再开出租了。所以石在近年来早就不想干出租了。一听乔迁让现在机管理采石场,他立刻满口答应了下来。
然后乔迁就让石在代替自己去和朱大庙签定合同。并告诉他,采市场有他这个经理的一成的股份。让他在签定合同的时候可要把承包价给压下来。想到自己不但每月有工资可拿,而且平白多了一层的股份。年底将有分红可拿,石在离开的时候就打定注意要狠狠的宰上二姨夫一刀。
当然走的时候,乔迁还不望叮嘱石在,自己要承包的是梳子峰前面的石榴峰,不过,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