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异能古董商> 第 103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3 部分阅读(1 / 2)

萧翼心里是一阵的窃喜,看来着一次是真的有门,不枉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在这里,要是能为太子搞到《兰亭序》。那自己以后的仕途就可以说平步青云。说就大不敬的话,唐太宗能活大多长的时间啊。到时候还不是太子当皇帝。有了未来皇帝这颗大树,那自己的仕途真是四季如春啊。况且,太子得了《兰亭序》,那一定是要献给当今的陛下的,这一下讨好两个皇帝的买卖,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赶的上的啊。


这个时候,辩才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唐朝仅仅比徐牛鼻子差一点的聪明人房玄龄算计了。估计辩才要是知道的话,一定去长安鼓动房夫人收拾房玄龄。天下谁不知道,大唐的丞相是一个怕老婆的人。


这个时候,辩才巴巴的拿出来一个楠木盒子,而且是金丝楠木的。现在真正金丝楠木已经绝种。要论保存字画。那就要首推这金丝楠木了。萧翼看的分明,这个金丝楠木的盒子可是有年头了。看来,这个金丝楠木正是一代书圣王羲之的手笔了。要不,凭少林寺的和尚,有钱也修佛像了,哪里会买个金丝楠木的盒子来放《兰亭序》。


辩才谨慎的打开金丝楠木盒子,恭敬的将《兰亭序》打开以后说:“萧施主请看,这个就是王公《兰亭序》的真迹。可能不的上小王、陶潜和房丞相的书法。”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同为世称道的书法大家,一时传为佳话,而王羲之的书法开了一代之先河。后人学习书法,莫不效仿,所以,王羲之的书法就被称为大王,而王献之能在父亲盛名的笼罩下独树一帜,也算是尤其难得了,所以,后人称之为小王。


这个时候,出与对《兰亭序》的尊敬,萧翼起身相拜。然后才近前观看。这号称天下第一帖的《兰亭序》,果然是笔法飘逸洒脱,那李太白斗酒诗百篇的工夫,和王羲之醉后所做《兰亭序》有异曲同工之妙。难道这酒果然就是好东西。


其实,王羲之写此书法的时候,只是在将醉未醉之时才写成的,清醒的时候,笔法就未必放的开,喝的烂醉如泥的话,连毛笔都握不住,自然也就提不到什么写书法了。这个是一种境界,王羲之在当日达到那种境界以后,就再没有超越《兰亭序》的作品传世,所以,《兰亭序》也就成了一件孤芳自赏的书法作品了。


萧翼对《兰亭序》是一番顶礼膜拜,其实是对辩才在赔礼道歉。将人家的宝贝给盗走,确实是一件不雅的事情。尤其是辩才又


以诚相待,自己却要干那鸡鸣狗盗的事情,所以萧翼新里很是惭愧,不过,为了自己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前途,所以,萧翼也就将圣人的教诲给忘在一边去了,什么君子不欺暗室,还是自己的前途来的重要。


所以,当萧翼确定辩才真的有《兰亭序》的原本真迹,于是就找准了一个机会,将那《兰亭序》顺手牵羊一般轻易的就给拿走了。而当辩才发现萧翼多日不来,检查看自己存放《兰亭序》的地方已经空无一物了,然后就传了出来李治得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的真迹了。这个时候辩才才感觉到就自己是上当了。


好在出家人四大皆空,并没有怎么将《兰亭序》这样的身外之物。只是师傅留下来的一个念想而已。辩才只是写了一封信。〖玄奘,那姓李的果然就不是个好东西,他们来强行索要不成,居然设计将《兰亭序》给骗去了你有也可不用为这见事情操心了。想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吧。我看姓李的的那个老的也活不了多长的是了,你回来以后老的也差不多死了,不用担心他对你打击报复,李治派人从我手上将《兰亭序》给骗了过去,所以,他就是当了皇帝也不好意思来找你麻烦。〗。接着,辩才托了一个去天竺的商人,将信转交给玄奘,后来玄奘得到消息,果然就回来了,而当时唐太宗并没有驾崩,所以玄奘大和尚也只有先隐忍了下来,等待集会复出,要是让唐太宗知道玄奘回来了,偷渡,理通外国,威胁皇帝,这三样罪,将玄奘的脑袋砍上十几次都是有富裕的。尽管玄奘现在顶着天竺佛学院的帽子,但是唐太宗对和尚的态度从根本上还是没有改变的。


再说那李治果然是在得到了《兰亭序》的当天,就把它送进了皇宫里面,他可是知道自己的父皇对《兰亭序》的渴望。现在得到了《兰亭序》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是让父皇知道了《兰亭序》居然在自己的手里过了一夜,那么,好事情随时都可以边成坏事情了。所谓伴君如伴虎啊,急皇帝之所急,想皇帝之所想,皇帝的利益是高一一切的。这个就是原则。李治可不敢在原则性上犯一点的错误,所以才火烧屁股一样赶到了皇宫。


唐太宗这个时候刚刚批阅了一半的奏折,要说太宗皇帝,确实是一个勤快人,虽然未必没一个奏折都会批复,但是大臣上来的奏折,他总是要看一遍的,对重点的一些奏折,就会亲自批示。可见贞观之治理=,并不是轻易得来的。至于唐太宗为什么怎么勤恳,当然,他本身有本事是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是他不想给后人落下什么话柄。不要忘了,唐太宗的皇位是怎么来的,那可是在玄武门杀了他两个哥哥才得来的,要是他不努力的话,那就很容易让后人嘲笑了。


这一日晚,唐太宗政治批阅奏折,下面太监来报,太子李治来了。


唐太宗心里就犯嘀咕,这么晚了他来干什么,私会那武媚娘,想来那逆子在我眼皮底下没有那么大胆吧,我倒要看看你小子想耍什么花招。当下也不多说什么,宣了李治进来了。


当李治将《兰亭序》给献了上来,唐太宗一听李治将是王羲之的真迹,知道这个儿子有点懦弱,是没有胆量骗自己的。〖敢将老子的才人勾搭起来,也不能说懦弱了。}这个时候唐太宗就象商纣王见了苏妲己一样。看着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帖。两眼直冒精光。对李治的孝心大大的夸奖了一番,心想这个儿子虽然有点懦弱,办事情有时候还有点出格,但是挺有孝心的,所以唐太宗就打消了废太子的想法。然后,唐太宗对着《兰亭序》练习了一段时间,临摹了十几个副本赐给了近臣们。至于后来唐太宗临摹了多少个版本的《兰亭序》那还真不好说,反正有几个流传到现在了


那唐太宗在驾崩之前,还对《兰亭序》念念不忘,对李治讲:“儿子啊,我想向你讨一份东西。在我死之后,你能不能将那《兰亭序》放到我的墓||穴里面。”反正历史上有这样相关的记载,至于唐太宗下面的一些话,不过是民间传说。当不得真,但是也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唐太宗继续说:“我知道你喜欢武媚娘,你把《兰亭序》给我陪葬,我就一纸遗诏,将那武媚娘贬出皇宫,你看如何。”本来唐太宗是可以下圣旨的,但是他怕李治当了皇帝以后不听自己这个死皇帝的。所以唐太宗才拿这个应用来交换。可见唐太宗对《兰亭序》稀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一个皇帝,九五之尊,对一个书法家这样的推崇,在历史唐太宗也算是一件绝不仅有的一位皇帝了。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兰亭序》与李唐


第二百零七章《兰亭序》与李唐


《兰亭序》对李治来讲,那基本上没有一点吸引力。提供哪里有武媚娘来的实在,当下哭天喊地,遵了唐太宗的遗诏。其实就是唐太宗不那么讲,李治还是会将《兰亭序》给唐太宗带上走的,李治这个人,孝心好是有的。不过现在既然能搂草打兔子,顺带将武媚娘的事情给办了,李治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这个《兰亭序》,就这样被唐太宗带到了陵墓里了。而当李治要将感业寺里的武媚娘接出来的时候,自然就受到了唐太宗时期的一帮老臣的反对,于是李治找了几个有名望的,象楮遂良等老臣,让他们看了唐太宗给的遗诏。显示了武媚娘已经被唐太宗给贬出来来了,我大唐皇帝,找一个民间女子,你们不会反对吧。几位老臣这才闭嘴。


唐朝第二个喜欢书法的皇帝是武则天,同样武则天也是少数几在最后见到过《兰亭序》真迹的人,加上她本身的也有书**底,所以,武则天也是临摹过《兰亭序》的人,这些书法作品,据说后来都被放入了乾陵里面了。所以,现在来看唐太宗的墓里面有很大的可能就放着真正的《兰亭序》,至于后来这个帖子有没有被人给盗墓的给取走,那就不好说了。但是,武则天的墓地里有几个她自己临摹过的《兰亭序》这个却是比较肯定的。而武则天喜欢书法,和他老子跟不开。


工部尚书武士好〖其实应为彟,读好音〗,并州文水人。要是说武士好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是什么鸟人。但是,要是提起并州的另外一个名人,怕就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士好老爷子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的父亲。


这个武士好早年干的营生并不好,与武家大郎差不多,是个挑担子买东西的货郎。〖好象武姓里的三个有名的男人,有两个做过挑担的货郎。〗不过,武则天的老子做的买卖不是卖烧饼的,而是买豆腐的。豆腐的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至于后来武家买豆腐的手艺失传,到了武大郎这一代只有买烧饼了。而买豆腐还是一个很赚钱的买卖,所以,武士好有了点积蓄以后,看做木材生意很赚钱。就思考着要不要下海去捞钱。不过,当时由于隋朝末年很不稳定,所以,武士好对下海一事还是很有顾虑。买豆腐还好一点,卖不完的话可以自己吃了或者是分给街坊做个人情。但是做木材生意要是赔了的话,那么,后果可就有可能是破产了。


所以考虑了三四天之后,武士好决定干还是要干的,人生能有几回博啊。但是,做豆腐生意的时候,武士好就学会了风险共担。在向粮商买豆子的时候总是要留一成的货款下次付清。所以,这一次武士好他也准备拉一个人入伙。


挑来挑去,就选择同村的许文宝,一是许文宝人厚道,可以让武士好多占一点便宜,二是因为许文宝家里和武家一样,算是庄上的财主了,有经商的本钱。所以,武士好就拉了许文宝一起下海了。


两个人武士好做事情圆滑,八面玲珑。许文宝长相老实忠厚,一看就是不坑人的商人。所以。两个人联合起来很快的就在并州城有了大片的基业。这个是武士好就成了一个大财主了。有了钱,武士好就开始琢磨起来了。平日里他经常看书,说什么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当效仿那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或者是学那诸葛亮,留下千古贤臣的美名。可以说年轻的武士好就有鸿图之志。


当然,武士好这个家伙有自知之明,知道字没有那姜子牙和张子房的才能,更是没有诸葛亮那的神机,他可不会傻到让别人来寻访自己好,他武士好一个商人,当然讲究的是先下手为强了。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