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傻了,他在这一行也混了三四年了。可从来没有听过有这样一个规矩。这年头有这样的傻子吗。赚钱的买卖愣是向外推。这个时候,一个看起来年岁比较大的玩家在一旁说了:“早年是有这样一个规矩。只是现在已经没有人人这样做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就不知道了我们古薰行里安身立命的规矩了。”
古董行三大规矩,一是不能将国宝卖给外国人。后来基本上这一条被有些人当摆设了。大不义之财。二一个规矩就是忠臣的墓地不能盗窃。设立这个规矩充分证明了。盗墓这一行其实就是古薰界的一个机构。市面上流通的古薰从什么地方来啊,一部分是传世的,但是更多的还是从老祖宗的墓地里挖出来的。在解放前有这样一说。反正咱们的老祖宗的墓地,你不挖的话自然有人挖,与其让别人挖了,那还不如让自己挖了。于是。在解放前这一段,是盗墓最盛行的时期。其中。最狠的一位就是孙殿英,这家伙直接用**将慈喜的墓地给开了。正大光明。颇有孟德遗风啊。好在慈喜也不是什么好鸟,炸了就炸了。也不能说老孙就是遗臭万年。
第三个规矩就是不能赶尽杀绝。虽然在行里靠的是眼力,对方的眼力不行,被行家给捡漏了。但是这样时候行家就要多少给卖家一点回家的盘缠。不能将卖家逼上绝路。三大规矩只有这第三条执行的最要。倒不是说做古董的商人就是仁义的商人了。那是因为害怕卖主自杀或遇到一个愣头青回来拼命。摊上这样的事情就不好了。
这些规矩,当然不是现代的年轻提代能了解的了,要是没有爷爷的日记,乔迁他也不会知道的那么清楚。不过现在对付眼前的危机,那就是足够了的。一下就让年轻人讲不出来什么来了。不过,明显的看出来,在场的人都有点不服气的样子。
乔迁想了想,自己要真让皮蛋赎买,得罪在场的所有人,也是不好。当下又说:“既然是这样,我有个提议。这玩意你用两
元给赎买回去。我知道你现在没有钱。但是我也不f拿出来两千八百元的现金。你把这玩意拿去以后,给我十一块钱,剩下的两千七百百八十九快钱。等脱了手再还给我。怎么样。”乔迁心说,这样做,你们这些人应该没有说的了吧。
皮蛋这个时候要是再不同意,那就真是傻的冒烟了。当下就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在众人的羡慕的眼光里。将凤鸣葫芦拿到了手里。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旁人也讲不出来什么啊。
乔迁好象想起来什么。喊住皮蛋说:“楚老板,有句话我想告诉你,要是想给国家的话。就去找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会的秦。除了他谁也别相信,否则小心你血本无归。”乔迁是看到楚筝那眼神才想起来这样的话的,看楚筝拿着凤鸣葫芦的眼神就知道她是不可能让皮蛋将东西给卖出去的。而这个皮蛋,估计还是要照顾一下妹妹的感受的。
捐献给国家的文物,除非你是国内顶级的古董收藏家,象张伯驹先生这样的人。否则,有的人可以给你安一个是主动上交,而不是捐献。这下就完了。乔迁还记得看过一张报纸。一个农民古薰爱好,将自己的收藏捐献给了国家。但是县里的文物局却认定农民的文物是主动上交非法购买的文物。而不是捐献给国家。究其原因,那还不是因为农民没有文化。不可能就那么多地家传文物。只有购买一条路了。文物局没有追究你的责任,那就已经不错了。
这个消息将乔迁气的,在网上大骂那些人是狗娘养的。结果。这些人不知道怎么着,一下将乔迁给找到了。要告乔迁诽谤。一定说乔迁在网上帖子说的某写官员就是自己。结果就打官司吧。法律对这一方面还真是有点漏洞。这个农民的行为,你说是捐献吧,那也可以,你说是上交非法所得,那也是没有错的。总之怎么认定就看你看问题的角度了。
官司到后来还是乔迁输了。那些人就叫嚣着让乔迁赔礼道歉。秦看了相关报道。直接将报纸扔到垃圾筒里去了。而乔迁不得不在网络和报纸上表声明。声明那些叫嚣地人有些不是狗娘养的。结果事情就被乔迁拖的不了了之了。
乔迁可不想皮蛋从倒那农民的覆辙,毕竟皮蛋是个古董商贩。真的刨根问底。不可能和盗墓的人一点联系都没有。要是因为这个事情栽进去了。本来乔迁是想帮他们兄妹,现在就成了害他们两个了。找秦地话,只要是东西捐献给国家的,哪怕是你从大英博物馆里偷出来的。一样给你奖金。而且出了事情秦一样替你抗着。在秦看来,文物归了国家。其他的事情可以无视。
众人散去以后。乔迁从石头是跳了先来。黑皮在一旁抱怨说:“老板,你要做好人也不用做的这样彻底啊。咱们将那葫芦给买了的话。一定能赚大钱。以我的眼光,那葫芦一万以上,也会有人打破了头皮来争着要的。”
冬瓜在一旁随声附和:“一万块啊。要是买油条能吃多少天啊。”不知道怎么着这一下冬瓜学乖了。没有等潘大鼻子抬脚。自己已经远远的跑开了。潘大鼻子瞪了他一眼,那意思就是等会收拾你。这才作罢。
虽然不怎么满意两个兄弟的提问方法。但是潘大鼻子对他们地观点还是很赞同的。调过头来说:‘钳子,这话糙,理不粗啊。他们两个说地也是。你说那凤鸣葫芦。一两万总可以买到的。怎么就便宜了皮蛋那小子。那小子可不地道了。上一次就从我手批骗过去一个明代地文殊菩萨的坐象。那小子,长了毛比猴子还精。”潘大鼻子在皮蛋的手里吃过一个亏,虽然他的那文殊坐象的来历也不怎么光彩。但是,被皮蛋给算计了。还是让他不能接受的。
乔迁可不在乎这些。若无其事的说:“一个葫芦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难道就把眼光放到这里了吗?这个葫芦,不过是小河沟里
地一点小浪花。我要的是太平洋地的滔天巨浪。既然我有办法找到一个凤鸣葫芦。我就能再找到十个。甚至是一百个。
皮蛋嘛。他虽然狡猾了一点。但是做生意的有老实人吗?至少他还是守规矩的,人家还有一个妹妹要上大学。总不能因为一个葫芦就耽误人家一辈子。我们这一行你不是不知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皮蛋要是三年卖不出去什么东西。你让他妹妹在家里等三年后再上大学吗?你家里要是有急着上学的孩子。我也会这样帮你的。”
潘大鼻子惭愧的笑了笑说:“上学的孩子我家没有,但是吃奶的娃娃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数。”
都是一个村里的,潘大鼻子手里有多少钱。乔迁不能说是知道的门清。但是却知道,以潘大鼻子现在手里的钱,就算是养十个吃奶的孩子。都是绰绰有余的。听潘大鼻子在自己面前哭穷。乔迁转过身来问:“冬瓜,你大哥家吃的怎么样。”潘大鼻子听乔迁这样一问。就知道事情要坏菜了。冬瓜那笨蛋,还不把自己家的老底给全抖搂出来啊。
果然,冬瓜心眼实在,有什么说什么,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是乔迁画好了一个圈,让自己跳进去的。想都不想就说:“大哥家里天天有肉吃。下午大哥还说请我们吃红烧猪蹄来着。嫂子正在家顿着呢。”
乔迁看了看潘大鼻子,什么话都没有说就走了。潘大鼻子跑过去指了指冬瓜的脑袋:“笨蛋,今天还想吃猪蹄。你就啃自己的爪子吧你。”黑皮看了看冬瓜,一脸你没救了的表情。匆忙跟上气的半死的潘大鼻子。
冬瓜这个时候还在纳闷啊。怎么着。我哪里又说错话了。难道今天去大哥家不吃猪蹄,改吃鸡爪了吗?
第三卷 异能古董 第十一章旧货市场
.大光明的买卖古董,那并不代表不能正大光明的买卖。提供旧货市场上,就经常会有让人意外的玩意出现。有时运气好的话。两百块钱就能把以前地主老财家的摆设给弄一套回自己家去。那样式,和电影里的摆设几乎是一个模样。
其实它也不可能不是一个模样。就连北影厂的人都喜欢去旧货市场去寻摸一点玩意。都是明清的风格,不一样才奇怪。
今天去了窜货的地方。乔迁下了护城大堤,乔迁就径直的来到了一旁的旧货市场。两家也就是相距有两百多米的距离。其实这就想有电影院就一定会有卖苞米花的一般。有旧货市场的地方,你一定会在不远处找到古董窜货的地方。当然这个窜货通常都是行内人进行的,外人很难参与进来,要不然,底价都被玩家知道了。古董贩子还去赚谁的钱去啊。所以,旧货市场一旁有窜货场。但是古薰市场一定距离旧货市场很远的距离。
要在旧货市场上溜达,那就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旧货市场和古薰市场有所不同。这里大部分就是真正的旧货。比如是用了十多年的桌椅什么的。有的已经被老鼠咬了几个大窟窿了。一点收藏价值都没有。乔迁看到几个人那一起讨价还价。知道这些人是将旧家具低价买到手,然后再销售到农村去。市场上的大部分旧货。就是这个流向地。虽然这些家具什么的,被老鼠咬过了或是破旧的不象个样子了。但是骨架还是结实了,买回去稍微的翻新一下,一样可以再用十几年。
不过,这样的行情会慢慢的消失。改革开放,农村越来越有钱。也就没有人再愿意买旧家具了。所以,后来这些旧货,大多是当垃圾扔了了事。不过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旧货市场可是一片红火。
虽然是旧货市场,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滥竽充数的古董贩子充斥其中。只是,这里面地水平嘛。让乔迁看了只摇头。在以后的潘家园市场虽然精品不多,但是好歹大部分算的上古董这个名字啊。虽然有赝品,但是大部分都算的上是古董了。这样的玩意买了未必能大财,但是花上几十上百的。买几个中意地玩意回家去。也显得有文化素养不是。但是看旧货市场的东西,柜子还不日卫兰家那厨房里的柜子年代久远。也敢当面说是崇祯年的东西。那瓷器一看都是景德镇出品的仿制的瓷器。他也敢抹上点泥土说是北宋的瓷器。丫的,北宋的瓷器你要是能这样给我整一套来。根本就不用在市场上吆喝什么。直接的放出风去。在家等着数钱就是了。
黑皮在市场地一堆处理的破碗里现了一个汝窑瓷器。拿过来显摆地时候,乔迁接过来,然后扔给他说:“这是后仿的汝窑。北宋地五大名窑之一。后世的仿品很多。但是,看这个瓷器虽然没有任何的落款。不过,这颜色里有点浅蓝色的光辉。这在真正的北宋汝窑里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有雍正年的仿制汝窑,才有这样的颜色。要是真正地雍正官家仿制的汝窑,还能值上几个钱。但是。这玩意上既没有〖 清雍正年制〗地落款,也没有〖本朝清花〗的篆字。纯粹就是清朝我们的前辈高出来糊弄人的玩意。根本不值钱。”
黑皮听了原来是一件赝品。丧气的将那件汝窑各哦扔到了地上。卖主看了稀罕,一个四岁的小孩。将黑皮一个大人教训的一愣一愣的。而且黑皮还真是服帖,没有多说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乔迁讲的真实在理。那瓷器就是他在买旧家具的时候。户主给了搭头。开始卖主还以为自己捡漏了呢,后来问了行家。才听到了和乔迁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