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异能古董商> 第 430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30 部分阅读(2 / 2)

这些茶叶在外面算是比较稀罕的玩意,因此乔迁非常的珍惜,郑重的讲茶叶收好了。


这个时候张二宝说:“乔老板,我给你商量一个事情怎么样,我这个你也看到了,是比较喜欢喝茶的那种人,这样的茶叶在我们村子里面也不是非常的多,因此你能不能把这半斤茶叶让给我。当然,要是你同意的话,我就把这个茶壶送给你,算是一个交换?”


第三卷 异能古董 第六百一十五章书商


.乔迁的心思张二宝也是明白的,刚才乔迁看这个茶壶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喜欢。提供当时张二宝心中打的就是张百顺的茶人,这个解释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解释,根本就没有回答的了潘大头的疑问,但是乔迁显然并不打算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


这个时候乔迁打开瓷器说:“我其实要的并不是说一定要这些瓷器的,我的目的其实就是这些书籍,要是张老先生不说他们那里有这样的手稿的话,我想我也未必去张庄。”


要是在以前乔迁可能去,但是现在他忙的跟三孙子一般,当然没有心思了,不过有清朝的手稿就例外了。这些都是线索,乔迁是不愿意放过任何的一点线索的。潘大头和黑皮两个人知道自己老板的本事,想都不想就拿起来看。


程伟元的?潘大头也是行家里手了,这两天他对红楼梦做的功课也不少了。当然对程伟元是比较了解的。看到这些手稿上面居然是有程伟元的印章,不免让他有点意外。


潘大头一边翻阅一边说:“居然是程伟元那家伙的东西,这个家伙可是当时有名的一个大书商啊。这些手稿应该是他那个是组稿用的吧?”


不要以为古代出版图书就不组稿了,其实古代出版图书的时候比现象组稿的规矩更多。


挑选的门槛也是更高的,一百个读书人里面,能够有幸被出版的也许可能只有一个人而已。因为古代出版图书,那是非常的费时费力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承受的起的。


正是因为古代的图书出版成本太高,所以,他们在挑选出版内容的时候也是相当的谨慎的。乔迁手中的这些手稿,也只有少数的精品可以有幸被出版。


第三卷 异能古董 第六百一十六章家训


.当然,要是权贵们写的诗作什么的,就像现在乔迁手中拿到的手稿就是一个例外。他现在翻看的一本手稿名字就是《且住草堂诗稿》,上面也是有程伟元写的《且住草堂诗稿跋》的。


乔迁接过话来讲:“不错,就是这些东西,虽然这些手稿和红楼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正是因为它们是程伟元组稿的,于是没有关系也就有了关系了。


程伟元这个家伙是相当的投机的一个人,功名不中,但是却一样名流青史。你们看看,这本就是他为晋昌出版的《且住草堂诗稿》。晋昌这个家伙写的诗是在是有点拿不出手,比乾隆高明不了多少去。但是因为晋昌是王宫贵族,他出版东西就比一般的人要容易的多了。”


晋昌,全名爱新觉罗*晋昌,盛京大将军,清太祖皇太极的后代。在当时也是显赫的贵族,学问多少就难说了,程伟元就是晋昌的门客一类的人。


因此,程伟元出版这样的诗稿的用意可想而知了。


当然,要是程伟元不善于钻营的花,那他也不可能会出版《红楼梦》了。


当时红楼梦可是有的嫌疑的,一般的人出版是要受到牵连的。但是程伟元因为有盛京将军在背后撑腰,出版一本书也是没有什么人敢去多嘴的。乔迁翻阅了一下那本《且住草堂诗稿》,突然惊喜地说:“确实有值得啊,程伟元居然吧和红楼梦有关系的事情写到这手稿上面了。真亏得他能够想的出来这样地办法来。”


只见在《且住草堂诗稿》留白的地方写有这样一段小小地楷书文字。


大概就是记述了高鹗编写红楼梦的过程。其中地内容有:“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等等字样。


并肯定的记述了红楼梦后四十回定稿的时间就是乾隆五十五年春。也就是在一七九零年的时候,高鹗就八红楼梦地后四十回给写出来了。


当然。按照程伟元的原话,高鹗是一个幸运地人,他写地红楼梦后四十回应该是参考了曹雪芹写的故事大纲。


但是程伟元在这段话的最后还是肯定了高鹗的成绩了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芹已逝,兰墅遂传此书,盖述四十回,亦用心之良苦,知者为之赞叹,小泉留字。


这个上面的兰墅就是高鹗的子,而小泉就是程伟元的字,这才红学领域算是基本的常识了。


从这一点上也是可以看出来红楼梦地后四十回绝大部分都是高鹗自己**完成地。


乔迁看后说:“这书也算稀有了。呵呵。虽然不是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地手稿,但是起码来讲。这个多少也是和红楼梦有点关系的,有程伟元批注两万块应该值当了吧?”这话当然是问潘大头了。


潘大头接过来乔迁手中的书,看过以后说:“确实难得,至少那么多年了,我在潘家园都没有见到过类似的作品,程伟元此人多是一个书商而不是一个书生,他的文字基本上就没有流传下来,历史上记载程伟元的事迹也是不多的。上面的小泉这两个字,确实是程伟元用过的字号是不错,但是,这也未必说上面的字就是程伟元写的嘛。”


因为没有程伟元的字为标准,也就是乔迁也没有能够被历史学家确认的就是程伟元的字为参考,所以就没有人知道程伟元的字是什么神韵。


因此潘大头要是一定说这些字未必是程伟元写的,那乔迁也是没有什么反驳的余地的,这些事情都是公所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


乔迁一时半刻还真是拿不出来证据来,毕竟程伟云这家伙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实物来,实际上程伟元能够为后人所以熟知,还是因为他刊印了红楼梦,因此成为历史上研究红楼梦注定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但是他关于他的古董,那真是少之又少。


乔迁却一点都不慌张说:“这个有什么好考证的,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我是一个古董商人,考证的事情还是交给那些老学究们去做好了。作为一个古董商人,我自己不过是想找到我要找的古董而已,至于这上面的字究竟是不是程伟元写的,那对我来讲有什么区别吗?”


这是一个无赖的理论,但是有时候无赖的理论还是相当的让人难以反驳的。乔迁的这话倒也是一时半刻不可能被潘大头驳倒。


看到潘大头说不出来一二三来,乔迁笑了笑说:“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印章的缘故,程伟元留下的实物虽然是不多的,但是却也是有一点的,其中就有这样的印章。我曾经在荣宝斋那里见到过程伟元的印章,据说这个印章就是程伟元本人的一个印章,至于荣宝斋的人究竟是怎么样弄到这个印章的,那就不是我能问的了。”


问别人古董的来历,这个在古董市场上是比较忌讳的事情,乔迁在古董市场上混良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当然是知道这个规矩的,对方不说,他也是不好意思问。


但是他还是鉴定了一下那枚印章的年代,确实是乾隆年间的玩意。


因此,乔迁就断定,这枚印章不离十就是真的了。乔迁倒是想不相信这个印章是真的,但是,由于这印章确实是那个年代的东西,而且又有荣宝斋的字号做保证,因此他也就相信这印章好似真的的。


而这个时候乔迁再一次的从手稿上看到这样的印章,终于确定那就是程伟元的东西了。


因为这手稿也是乾隆年间的手稿,不是后人伪托而成的。而且和盛京将军晋昌有关系的程伟元就是只有刊印了红楼梦的程伟元了。


因此,乔迁才确定了,这书上的文字确实就是程伟元本人写的。而且,这应该比历史学家在书房里面考证出来的事情要准确的多。因为程伟元毕竟是高鹗的好朋友,他知道的高鹗的事情的可信性当然是毋庸质疑的了。


唯一让乔迁感觉到有点遗憾的事情就是高鹗的手稿没有找到。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宝库,然后也得到了钥匙了。本来以为里面是金山银山的,但是打开一看却不是自己要找的东西,这样不可避免的就让人有点失望了。


乔迁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算了,程伟元就程伟元吧。总是比没有强吧,好歹我们知道了高鹗确实写了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在历史上,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到底是不是高鹗写成的,还有有一定的争议的,虽然主流的声音那后四十回的红楼梦就是高鹗的。


但是仍然有不少的人对这个提出来了异议来了,这样的情况在红学的研究历史上不是发生了一次两次了。甚至到现在来看,还有人提出来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写的。


就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家都没有发现铁证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其实潘大头也是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乔迁是自己的老板,他当然不会傻到和自己的老板一直唱对台戏了。


况且乔迁在这个方面的成就远远的高于他潘大头。在整个潘家园,乃至整个京城来讲,乔迁的鉴定水平也是数一数二的。


因此乔迁说这个东西是真的,那他就一定是真的,当然是不会有错,这个就是古董界的名声的问题,乔迁的名气就是保证。


乔迁又接过那书籍,翻看了一下却也是翻看到了关键的地方了,在这本诗集的最后的一页上面写有,程氏子孙,避居苏州。戒文字,不求闻达。这个就应该是程家的家训了。


这个程伟元是一个经过了乾隆年文字狱的人。当然知道里面的黑暗了。


乔迁摇摇头说:“也是难为程伟元了,他到死还是为自己的子孙找后路,居然留下了这样一个苛刻的家训。可见乾隆年间的文字狱也是相当的厉害的。就是到了嘉庆年间,都是非常厉害的那种。为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