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玄幻>全职艺术家>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我们的青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我们的青春(2 / 2)

青春本身就是一首诗啊。


忽然,观众的耳边有一道吉他声响起。


前奏。


三个和弦。


孙耀火依然闭着眼睛,在三个和弦的来回往复中,伴随节奏微微点头。


十秒。


二十秒。


孙耀火始终没有开口,依然是三个倒来倒去的和弦反复拉扯。


……


各洲教练席。


曲爹们面面相觑。


这首歌一上来就不按套路出牌,什么都没用,就三个和弦反反复复,却硬生生组成了一段极为抓耳的旋律。


渐渐的。


其他乐器陆续进入。


前奏终于推进到第四十秒。


放在有些歌里,可能副歌都出现了。


而在这首《晴天》之中,演唱才刚刚开始。


始终闭着眼睛的孙耀火第一次睁开,带观众走出前奏那简单却优美的往复循环:


“故事的小黄花


从出生那年就飘着


童年的荡秋千


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


中洲选手叶蓝的那首歌从旋律到歌词都写满了诗意。


孙耀火这首歌却是反其道而行,从歌词到字眼都是简单到直白。


这歌词是不是太简单了?


当有人的心头冒出这个想法,更离谱的歌词出现了:


“re so so si do si la


so la si si si si la si la so


……”


讲道理。


曲爹们混迹乐坛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什么样的音乐没玩过,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


今天这场面……


他们是真没见过啊!


这条鱼竟然在举世瞩目的蓝乐会上,连最简单的歌词都懒得写,直接把音阶放出来了!


就离谱!


是我歌词不配!?


你特么也太会整活儿了吧!?


你这和漫画直接放火柴人有什么区别!?


这段在唱什么?


让听众脑补吗?


歌词当然还是有的,这段整活只有那么两句,歌声却始终没断,旋律排列的非常紧凑:


“吹着前奏望着天空”


“我想起花瓣试着掉落”


好像刚刚只是恰如其分的皮一下,后面的歌词竟然圆了回来:


“为你翘课的那一天


花落的那一天


教室的那一间


我怎么看不见


消失的下雨天我好想再淋一遍


没想到失去的勇气我还留着


好想再问一遍你会等待还是离开


……”


有观众会心一笑。


突然放音阶的sāocào作,反而让大家更为注重对歌词的发掘。


教室。


翘课。


下雨天。


春心萌动的少女和少年。


几个关键词勾勒出一幅经典的校园画面。


好像是来自青春的风儿轻轻吹袭,怀旧的味道开始弥漫。


而孙耀火的副歌演唱便在这时自然展开,没有用之前表现极好的高音,仿佛一切水到渠成:


“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


但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


还要多久,我才能在你身边


等到放晴的那天


也许我会比较好一点


……”


歌词没有羡鱼之前的妙笔生花。


这一次,羡鱼的目标似乎是“妙笔生情”。


从直接上音阶的片段开始,就带着点孩子气的感觉,仿佛在无声的炫耀:


吊不吊?


这份稚气未脱,本身便难能可贵,简单到直白,一如青春期的孩子般单纯。


暗恋。


青春期的悄然萌动。


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告白啊?


有人谨小慎微的尝试后又默默的放弃。


好在天空下着雨,所以谁也分不清那是雨水和泪水,就好像谁也不知道,这个雨天的谁在流泪。


等天晴了就好了。


青春幻化为记忆。


孙耀火的歌词为听歌的人,勾勒起人们脑海深处的那个往昔:


“从前从前


有个人爱你很久


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


好不容易又能再多爱一天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


……”


叶蓝的“青春”是一场盛大的恋爱。


孙耀火的“青春”是一场无疾而终的暗恋,时间可能一年,可能两年,也许是三年,也许更久。


只有“拜拜”。


没有“告白”。


没有想象中的轰轰烈烈。


作词思路似乎和《老男孩》一样。


这是一个人们都忽略的角度:那是校园生活里一个个年轻的男女,面对有好感,甚至彼此有好感的那个心上人,因为没有勇气说出口的喜欢,而化为永远的心结和遗憾。


是啊。


青春期呢。


最孩子气的时候。


那些表面看着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孩女孩们,似乎唯独对“喜欢你”格外的羞于启齿。


怎么告诉你?


是借风拥你?


还是借雨牵你?


或许更多人只能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以一种tiáo侃的方式,故意大着舌头,借着三分酒劲道出那七分真意:


“我上学那会儿暗恋你来着。”


这时候的你一定也会感慨出这一句,没想到失去的勇气我还留着。


脸红也没有关系。


你可以说是因为喝酒上脸。


就好像下雨那天你明明偷偷流过泪,偏偏要说那是雨水。


是的。


等待明天的老男孩,才是绝大多数逐梦者的归宿;


想回到过去的《晴天》,才是绝大多数成年人的青春。


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


直到故事最后。


直到毕业那天。


同学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你暗恋的她轻轻挥手,用两个字干净利索的结束了你的青春:


“拜拜。”


你一定想再吹一次风。


你一定想再淋一场雨。


你一定想回到那个校园,不借风不借雨,只是趁着花还没落,趁着勇气还未消散,说出那声当初没能开口的告白。


费扬的《老男孩》唱哭了观众。


孙耀火的《晴天》没有让观众哭出声,往事早已随风而去,只是难免让人唏嘘与感慨,那是遗憾被勾起后的淡淡无奈:


那会应该告白的。


未必是那个雨天。


至少赶在毕业之前。


虽然不知道,你会等待还是离开?


雨过天晴了,就好像好像那场雨从来没有来过,或者只是藏在了你的心里。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


当孙耀火最后哼唱出歌曲的结尾,人们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在听歌,还是在听自己的青春回响。


——————————


ps:今天对wū白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用这首歌感慨一下周董给青春留下的痕迹,然后推荐一下朋友的新书《我的无限有剧本》,下面有链接。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