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玄幻>全职艺术家>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一个人的乐器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一个人的乐器秀(2 / 2)

“鱼爹流行歌给我带来的震撼也很大,但比起今天这二胡和蓝星笛的演奏,似乎缺少了一份厚重和沉淀感,感觉鱼爹现在是愈战愈qiáng了!”


俩解说看向嘉宾叶知秋。


问了个观众都在关心的问题:


“羡鱼老师还有其他乐器吗?”


“有啊。”


叶知秋肯定回答。


弹幕陡然更加兴奋!


俩解说满脸狂喜:


“比如?”


叶秋朝着屏幕努努嘴。


俩解说顿时愣住。


直播间的观众也有些傻眼。


不是吧?


羡鱼的下一个乐器作品是,唢呐?


……


没错。


笛管项目比赛完,唢呐的决赛即将开始了!


而叶知秋的意思很显然:


继二胡和笛管后,羡鱼的第三个乐器创作,竟然是唢呐!


不过现场以及其他洲观众并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看到唢呐的决赛即将开始,观众乐了。


“来了。”


“这个乐器流氓!”


“昨天看唢呐比赛就感觉不行了。”


“比起二胡,果然还是唢呐更适合把人送走。”


“我真的欣赏不来唢呐。”


“我们家乡的习俗,死人的时候才吹这玩意儿。”


“我们那结婚也吹。”


“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结婚吹死了也吹,甚至还有小孩满月吹唢呐的。”


“开玩笑,唢呐可是蓝星唯一可以从满月吹到头七的乐器。”


“说起来之前江葵唱《九儿》,里面的唢呐就很好听,说明这个乐器还是有可听之处的,主要看怎么运用。”


好吧。


虽然《九儿》中对唢呐的运用,确确实实是改变了人们一些对唢呐的看法,但很多人对唢呐还是很难爱的起来。


……


讨论中。


唢呐比赛开始。


秦洲选手第一个出场。


各洲直播间一片欢声笑语。


“下面请欣赏民间艺术,唢呐表演!”


“让我康康是秦洲哪位曲爹负责了唢呐的创作。”


“哈哈哈哈哈哈,好像没有曲爹专门写过唢呐的独奏作品吧,运用唢呐作为点缀的倒是不少,比如羡鱼之前那首《九儿》。”


“这玩意儿的确适合打辅助,用的好就是神来之笔。”


“不过这毕竟是蓝乐会。”


“好歹也是一枚金牌。”


“作品信息出来了!”


“诶?”


“噗嗤!”


“怎么还是他!”


只见舞台大屏幕上浮现出作品信息!


作品:百鸟朝凤


作曲:羡鱼


演奏:宋舟


羡鱼仿佛跟乐器杠上了一样,连唢呐创作都掺和了进来!


……


中洲直播间。


观众跌宕的心情,好不容易从《故乡的原风景》中平复,此刻一个个又炸毛了!


“啊!”


“不行了不行了,要死要死要死!”


“快掐我人中!”


“我需要速效救心丸!”


“我套你猴子,咋又是羡鱼,这家伙还真是荤素不忌啊!”


“不是说这货最擅长钢琴吗,明明bī格那么高雅,怎么在蓝乐会又是二胡又是唢呐创作的,咱能不能玩点阳间的乐器啊!”


“恐鱼症发作中……”


“这家伙是不把观众送走不罢休?”


“等等,先别急着死,这项目跟咱没关系啊!”


“咱中洲没有几个会唢呐的,昨天三个选手就被团灭了,根本没进决赛。”


“笑死!”


中洲观众的心态一下子放正了。


要不咱们这波给秦洲的对手加加油?


而就在这些弹幕中。


舞台上的秦洲选手已经奏响了唢呐!


……


百鸟朝凤。


原名,十样景。


在天朝重点唢呐曲中,它最具代表性,将唢呐的表现力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未必是喜事还是丧事。


这首曲子其实是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


土?


俗?


要知道《百鸟朝凤》不仅仅是一首唢呐曲,还被改编成了古筝曲、手风琴曲、钢琴曲等。


这样的曲子可不简单。


当正式的唢呐声响起,观众的表情,或多或少的起了变化。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


大家好像在这段乐曲中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


鸟儿的叫声叽叽喳喳。


好像还有公jī的啼鸣声穿chā其中。


黑夜消逝。


朝阳升起。


这种寓意在曲子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一切都是那么的热热闹闹,那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活泼。


粗犷。


接地气。


哪怕之前对唢呐一脸嫌弃的观众,此刻都不由得被这种气氛感染,悄然间竖起了耳朵。


事实上。


蓝星观众听到的并不是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版本。


民间流传的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cháo,里面有很多演奏者的兴即兴发挥。


什么母jī生蛋咯咯哒。


甚至连小孩老人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


林渊当然不会采用这么松散的结构去比赛。


他做了自己的改编,甚至结合国家队改编的特sè,把这项乐器的魅力呈现的更加全面,这是一只不同于民间版本,却又脱胎自民间版本的完整作品。


喜欢的依然喜欢。


不喜欢的,也不会再那么抗拒。


……


唢呐注定是热闹的。


就如同此刻的中洲直播间。


一群人玩梗:


“躺着听是对唢呐最起码的尊重。”


“这首唢呐曲有点意思啊,羡鱼确实有东西,我建议你们回头下载下来设置成起床闹钟,吹醒了就去上班,吹不醒了直接上路。”


“人一躺,布一盖,全村老少等上菜。”


“莫名想起一句话,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我看你就是想吃席了!”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经是棺中人。”


“我刚刚从侧躺改为平躺了,脸上的表情也安详下来了,感觉身体越来越轻了,甚至还隐隐约约听到哭声了。”


“只有我觉得,好像还挺好听的吗?”


“还有我。”


“你不是一个人。”


“这首唢呐曲有些神奇,我分不清是大喜还是大悲,感觉这声音就很纯粹很绝对。”


“听的难受。”


“这唢呐分明就是嘲讽,羡鱼在告诉我们,他已经送走好几批中洲选手了!”


怎么说呢。


撇去竞争关系不谈。


中洲观众对羡鱼的观感并非厌恶。


有点像很多国人看待飞科的那种感觉?


可敬的对手。


只是涉及到比赛的时候,大家还是会上头,无比渴望的想要狠狠虐死羡鱼。


不过很显然。


这个目标今天他们是完不成了。


一首《百鸟朝凤》,唢呐比赛的悬念再度被羡鱼提前终结。


不过不得不承认:


唢呐没落真的是有原因的。


虽然这首曲子也是天朝大名鼎鼎的作品了,但给观众的印象,却远远不如羡鱼前面的作品深刻。


哪怕这是一首冠军唢呐曲。


那真正进入大家心中的作品是什么?


是《赛马》。


是《二泉映月》。


是《故乡的原风景》。


是杨钟明和阿比盖尔的那些作品。


这或许和唢呐音sè天生无法做到优美有关。


当然也有观众产生共鸣,《百鸟朝凤》当然也无比优秀,不过这个人群的体量比起前面那些曲子终究还是太少了些。


“孤独的乐器。”


秦洲直播间内的叶知秋一针见血:“不那么合群的乐器,总是混的不那么好。”


钢琴小提琴之类为什么成为主流?


因为它们太合群了。


无论通俗流行歌还是高bī格的交响乐,编曲总少不了它们。


而唢呐呢?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被运用到。


顿了顿。


叶知秋又道:


“其实这也是羡鱼让我觉得格外尊重的地方,他什么乐器都能玩也会玩,无论大众还是小众都能一视同仁,我不知道唢呐会不会继续没落下去,但我想以后的蓝星唢呐曲中必然会有《百鸟朝凤》的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这份能力,羡鱼才能把唢呐运用为武器,一般人都不敢用也不会用的武器。”


好嘛。


你也学陆盛吹羡鱼。


不过比起陆盛的“口嗨”,叶知秋的话,倒是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同。


唢呐只是再一次证明:


那些怀疑羡鱼乐器作曲能力的人,可以从此刻开始闭嘴了。


从钢琴玩到二胡,再从蓝星笛玩到唢呐,一个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雅俗共赏,其乐器造诣根本不容质疑。


今天的三lún决赛,是羡鱼一个人的乐器秀!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