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其他>花褪残红青杏小> 第 11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 部分阅读(2 / 2)

〃卑鄙!〃我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哈哈,言重了吧!〃杨骋风又笑了,〃司杏,这可是你教我的。〃


我!什么意思?


杨骋风看着我,忽然诵道:〃不纯乎小人者三,曰无君子之实而慕其事,其心乃欲得小人之利而已。以小人之争起,亦以小人之利合,而时时见君子行,若德裕之政术,僧孺之却赂,栖楚之直言,此亦不纯小人者也。二者皆易察识者也。若乃阳窃君子之似而阴用小人之术,以其可喜可愕者中君子之好而愚之……〃


王世贞的《读朋党论》?当日在方广寺,我为了启发萧靖江,让他认识到朋党之事的复杂,曾背过一次。只背过一次,这杨骋风居然记得?好厉害的记忆力!可是,这和他娶君闻弦有什么关系?


〃你别乱泼脏水!〃我口气冷冷的。


〃哼,还不承认。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弄来的这段文,极有趣,也极有用。我且问你,文中说'不纯乎小人者三',你说这三种不纯乎小人有何通性?〃


〃表面不一,皮里阳秋。〃


〃妙啊,司杏,还是你聪明。大象之道,在于无形,不以一为定势。听了你的文,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因此,还是我让爹爹上门提亲的。〃


可怜的王世贞,本是谴责伪君子,奈何教了个伪君子。可怜的我,本是让萧靖江多长个心眼,却害了君家的小姐。唉,她怎么嫁了这么个人!


〃卑鄙!〃


〃哟,又来了。〃杨骋风收起笑,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什么是卑鄙?你说我卑鄙,君家人嫁女儿就光明正大?他们那么赶着嫁,心里存着什么念想?不也是看上了我家的门庭?这等说来,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君子。对她,我问心无愧。〃


〃君家如何想自是她父母的事,二小姐听从父母之命,自是无可选择。你既不喜欢,又要娶她,你对她无愧?〃


〃司杏,你不要那么咄咄逼人。无愧,我当然无愧!决定是否嫁我,自是她的父母。然而……〃杨骋风顿了顿,〃我自是对得起她。我杨骋风虽不是什么光明君子,但也不做亏心之事。君家这位叫君闻什么的二小姐,嫁入杨府就是正室,只要她守妇道,我便保她一辈子锦衣玉食。君家依了我们杨家,也算是朝里有人,生意只会越做越大了。君如海心里明白着呢,否则也不会那么急着订婚。〃


〃正室、一辈子锦衣玉食,便是对她无愧?〃


〃那当然!〃杨骋风口气极为自负地说,〃女子生来不就是让男人养的吗?让她做正室,给她锦衣玉食,于名声、于生活皆是好事,难道我还对不起她?〃


〃女子生下来怎么就是男人养的?〃


〃哈哈,司杏,看来你还是不够聪明。我且问你,说女子未出阁的,有个词儿是什么?〃


我想了想,〃待字闺中。〃


〃对啦!〃杨骋风又一脸喜色,〃为什么叫待字闺中而不叫别的呢,你懂么?〃


说实在的,我真不知道,索性看着他那张得意扬扬的脸,听他继续说:〃字,就是养的意思。待字闺中,当然就是等着别人来养她的意思。〃


〃呸!〃我再也忍不住了。


〃你不相信?我看你也读过书,总听说过这句吧——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你说,这'字而幼孩'的'字'是什么意思?〃


我无语了,他所引用的是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字,确实是养的意思。我不敢说待字闺中到底是什么意思,无法和他辩论,因此只说了句:〃强词夺理。〃


〃哈哈,没话说了吧!〃


我也不甘拜下风,〃这么说来,是杨大少爷牺牲自己了?〃


〃哎,我杨骋风不是什么好人,你也不必抬举我。〃真是厚脸皮,还以为人家在夸他,〃既然我给了她名分和衣食,我对她也算无愧了。我当然也要对得起自己,比方说多娶几房夫人,吃个花酒什么的……〃


第一部分 第45节:第十四章 婚事的秘密(4)


〃呸!〃我再一次忍不住了。提供


〃嘻嘻,你也用不着那样,多少男子眠花宿柳,天下男人皆如此,不如此的,那是人不风流只为贫。你别不信,你那个姓萧的小子将来发达了,也保准同意我的观点。〃


我实在不知该说什么了,天下还有这样的人——明明无理,说的好像全是他的理似的。我也不得不承认,一定程度上,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只是,这种道理太赤裸裸,太让人心寒了。


我沉默了。又一阵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喷嚏。杨骋风定定地看着我,〃瞧你这冷的,不自找罪受么。你真不做二小姐的陪嫁?你要说不得,我去说。君家现在只要我娶了那个君闻什么,好像我要星星都行。〃


〃谢杨少爷看得起。〃我讥讽地说,〃司杏愚笨,府里看不上,也不会让我伺候二小姐。君府没你想得那么不堪,我是最粗笨的,比我能耐的多的是,少爷以后便知道了。〃是啊,眠芍对你这恶人,刚刚好!


杨骋风沉默了一会儿,轻轻点头,〃好吧,既然你不识好歹,非要守着木头般的君闻书,住在这冻死人的破屋子里,我也只好哀汝不争了。〃


我不语,心里却大骂:妈的,厚脸皮!


杨骋风又坐了一会儿,说了句:〃好吧,你不用再赶了,我走了。〃便起身从我身边走过,身形一晃,就消失在黑夜中。


我徒然坐下,觉得十分累。杨骋风的话在我心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世界如此黑暗吗?我虽与君闻弦未曾谋面,没有交情,但如果今天这番话让她知道了,不知她会作何感想?还会嫁吗?同为女人,我为她感到悲哀,也为自己感到悲哀。


外面三更的梆子响了,惊扰了我,我叹了口气,收拾了一下,准备吹灯睡觉,突然发现桌上空空如也,我的信呢?


第一部分 第46节:第十五章 引兰的心事(1)


第十五章引兰的心事


第二天我便感冒了,头重脚轻,鼻涕交流,喉咙里像冒火,又涩又痛。都怪杨骋风,每次遇见他总是不顺当。我又想起他昨晚和我说的话来,他到底来做什么呢?我仔细地回想了一下他说的话,除了耍无赖、兜售他的歪理外,正经问我的,似乎只有为什么君府要将二小姐嫁与他。这么说来,他是来探君闻弦的身世?不对啊,对此话题,他也只是提了提,并没有再说什么。那是做什么呢?我心里一阵发虚——万一那些话被谁听了去,我可不就遭殃了,君如海能把我打死。要不要提前报告?我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做此地无银的事情。以我在君家的地位,说那些也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算了吧,君家自有君家的福气,不是我能左右的。也许杨骋风说得对,君家嫁女儿本也有目的。君家如此,难保君闻弦不如此,或许在她心里,高攀上这样一位如意郎君,当是十分如意吧!人之所思,固有不同,我不愿做金丝鸟,但愿做金丝鸟的大有人在。


我咳嗽不止地给君闻书行礼,他皱着眉说:〃怎么回事?要过年了,却要得病。〃


我连忙说:〃是奴婢不小心,奴婢错了。〃君闻书不理睬,喊锄桑去请郎中。我摇着手说不用。君闻书看都不看我一眼,冷冷地说:〃你病是小,大过年的,我可不希望家里有个病秧子。〃我凉到脚底板,君家都什么人啊,看来,杨骋风真是没选错对象!


戴着圆帽子的秦郎中来号了脉,无非说些受了风寒、宜暖食、添衣服之类的话,我谢了他,锄桑给了诊金,送他出门,就上街买药去了。


一整天我都趴在桌上,昨天写的信让杨骋风偷走了,我又想赶着年底寄封信给萧靖江,但几次拾笔都写不动,脑袋昏沉沉的,不知该写什么。到了傍晚,竟隐隐发起烧来。好在君闻书今天比较消停,没支使我给他找这抄那的。熬到晚上,吃过饭,正要回去,李二娘却喊住了我——


〃司杏,等等我和你一块儿。〃我扭头,她抱着一床被子,脚下还有一个小小的火盆。我走过去帮她拿了火盆,边走边问:〃二娘这是要给谁送去的?〃


〃给你。〃


〃我?〃


〃少爷怪我昨天带你出去受了风,冻着了,秦郎中说你要注意保暖,少爷就吩咐我了。〃我愣住了,这君闻书咋什么都知道?秦郎中说的时候他明明不在啊,他倒细心!李二娘像看透了我,〃少爷是个好人,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好。少爷有他的苦衷,你也不能由着性子瞎想,毕竟我们做下人的,有个好主子对我们,已经阿弥陀佛了。〃看着李二娘一副正经的样子,我故意打趣她,〃二娘,这样说来,我是你的下手,那你不是我主子了?我是不是也要念阿弥陀佛了?〃


〃贫嘴的丫头!〃二娘打了我一下,〃不过司杏啊,二娘也看得出来,你心地善良,不像府里那几个丫头,要么争尖儿要么争俏,不顾别人。二娘一辈子没个亲人,你若真觉得二娘对你好,二娘将来老了,你能看望着点儿,我就真的要念阿弥陀佛了。〃我一下不知说什么好,在我的印象中,二娘是个能干的人,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在我面前流露感情。再能干的人也终有老的一天,年轻时翻江倒海,老了也不得不退出江湖,守着灯儿过日子。富贵人家不怕穷不怕病,只怕冷清,更何况我们这些一辈子穷苦飘荡的人呢?作为下人,我们不能有自己的喜好,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不能有自己的家人。君家所给我们的,只是暂时的一个居所和几顿饭而已,真到老了,我们又何所依呢?二娘靠我,我又靠何人?我抬头望着二娘,她并不看我,只是沉默地拿着被子往前走。我腾出一只手,无声地紧紧握着她的手。


小年到了,我仍然咳嗽不止,只是身上觉得轻省了些。早上君闻书刚起床,夫人就派培菊过来传话说明年小姐要出阁,一家人再团聚甚难,要小姐少爷往临松轩过小年。


送走了君闻书,我们五个轻松了许多。因着过节,李二娘也到内厨房忙去了,于是锄桑便蠢蠢欲动地怂恿我想点玩儿的。琅声苑没有别的好处,就是地方宽阔平展。鉴于上次的经验教训,有痕迹的玩法是坚决不能再要了,要玩就得玩不能让君闻书找着蛛丝马迹的。我想了又想,决定就地取材——击木戈儿。


所谓击木戈儿,是我前世从一本书上学来的。很简单,打法就是把一段硬木两头削得尖尖的,做成戈儿,一头搁在另一段粗木头上。击者手持木棒,猛击悬着的一头,然后跟着戈儿飞的方向跑,在戈儿落地前,要准确地跑到戈儿将要落地的三步以内,否则,仍然退回原位,最后以击的远近论胜负。


击木棒最省事,马球门被拔了,球杆还在,把前面的扁头去了,立刻化腐朽为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