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爆发到此时,经历了三年一月又两天的时间。
从史密斯特遣部队,这支人数不足、火力很弱、缺乏准备,但却由一批勇敢的普通士兵
组成的部队,采取我们近代军事史上最了不起的但宣扬也是最少的迟滞行动到此时,则恰好
经历了整整三年左右的时间。
第九章 问题与答案———麦克阿瑟问题大论战的实质————军事上与政治上的影响
为了换得一种不稳定的和平(正如艾森豪威尔将军告诫全国时指出的,在世界范围的斗
争中,这种和平“只不过是单独在一个战场上实现的停火”),我们失去了无数宝贵的生
命。人们本指望在此之后能很好地吸取和运用我们以如此昂贵的代价换来的所有经验教训。
可是,那些令人嗤之以鼻的陈辞烂调至今仍不绝于耳。而那些在一九五一年五月和六月的大
辩论中(当时,美国的远东政策在参议院受到了苛评)明确提出的宏伟国家目标,却竟然好象
被我们的许多公民给忘记了。
当时,参议员理查德·技塞尔曾发表过这样一段讲稿:“我们对于在远东实行何种合理
政策可能存在着分歧。我们对于战略问题可能各执己见。我们在个性上可能相互有别。但
是,在为自由和正义献身时,我们会团结一致;我们维护我们的制度和法规的决心将始终不
(。。).
渝。我们希望我们的制度、法规得到维护,不受侵犯。但是,我们的制度和法规固然要维
护,美国人民的目标却不应为这场考验人的严峻论战中暴露出来的任何问题所动遥”这些目
标过去当然是,而且今后仍将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坚持国家的道义和基本原则。我
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所有交往活动必须着眼于最终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在自由世界的领导责
任要求我们必须采取一种强硬的对外政策。如果说我们没有从这场战争中学到别的东西,那
么我们至少懂得了在这种强硬政策受到挑战时,企图以兵力单薄的武装力量为后盾来贯彻这
种政策,那将是愚蠢的做法。更确切地说,朝鲜战争使我们再一次尝到了我们最初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中尝到过的那种教训的滋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恐怕当时活着的没有哪一个政治家或政界人物能够说服我们厌战
的人民同意让自己的儿子继续去当兵打仗。正如我在第一章中已经说过的那样,只有少数几
个人反对这样轻率地不顾后果地拆除我们庞大的军事机器,而他们的警告又很快为报刊、电
台、官迷以及各处老百姓的呼声所淹没。jūn_duì 复员一旦开始,便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
这股洪流。就象对待我们手中的刀剑一样,我们的军舰,任其锈蚀,我们的飞机,任其损
坏,我们各种强大的战时工业,则任其转变为平时工业或干脆废弃。我们精神上的马奇诺防
线(我们对联合国以及对我们原子弹的威慑力量充满了信心)使我们产生了一种安全感。因
此,我们的心思就转向了挣钱、球赛、新式的汽车和崭新的寓所、方便生活的各种新设备、
度假,以及购置我们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享用过的无数生活必需品。作为各军兵种骨干力
量的千千万万有技术、有经验舱士宫和技术人员很愉快地认为,自己已完全尽到了对祖国的
义务,因而脱下了身上的戎装。如果他们能早几年预见到,自己又得匆匆地返回jūn_duì ,急速
地准备行装,气都来不及喘一口就被仓促地运往(而且常常采取空运的方式)一个新的战场,
那么,当初就连他们也会要求国家停止单方面裁军的。可是,在那些日子里,谁要是认为我
们可能还要打一场除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之外的其他什么战争,那就会被人觉得荒谬到极点,
而爆发世界大战看来又极不可能。有限战争这个概念还有待今后被人们所认识。我们的人民
当时总喜欢认为,不用踏上敌人的国土而完全通过海、空力量和核弹就可以进行任何战争并
赢得任何战争。
我们对未来情况所作的可悲的错误判断,丝毫也不能归咎于战略和战术方面的情报不
足。不,我们只是未能对手中掌握的情报作出正确的分析。我们对事先可以预见到助很可能
要发生的意外情况未能拟定相应的方案。我们忘记了我们外交地位的强弱要取决于作为其后
盾的军事实力。我们在远东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陆军部队。而我们在那里的那点部队,用麦克
阿瑟的话说,又只适于担负占领军的任务而不是作战任务。在欧洲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
我在前面已经指出,把那些参加过长期战争、刚刚安顿下来的士兵们重新投入战火纷飞
的前线未免太不近人情。但是,我还要强调一下,我们当时来不及将新征召的没有经验的青
年人空运到前线去,阻止敌人把我们在朝鲜的那点十分弱小的部队赶人大海。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完全避开这场冲突呢?我们是否可以象以往常常所做的那样放弃
朝鲜,让这个幼小的共和国夭折呢?
问题就这样直接摆到了唯一可以使其得到解答的地方——白宫面前。以往,从来没有那
一位美国总统在如此措手不及的情况下碰到过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也从未出现过这样一种孕
育着无法估量的巨大灾难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以往的对外战争都是在一系列事件之后发生
的。这些事件已经为战争做了很充分的舆论准备,因而使最高决策人能够获得民众的广泛支
持。导致我们与西班牙作战的对古巴长期残酷压迫的历史;促成我国人民在第一次对德战争
前作好思想准备的我们那三中的敌对行动和违反中立原则的行动;突然将我们卷入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在珍珠港发生的背信弃义事件——所有这一切都使得麦金莱总统、威尔逊总统和罗
斯福总统能比较容易地作出重大决定。
然而,一九五o年六月,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战争便突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