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修真>游方道仙> 第 20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0 部分阅读(1 / 2)

道观已在眼前,凝儿在登车之时已然晕厥过去。


这少女肩骨被踢碎倒还在其次,可血肉损伤颇重,最是棘手的则是这一处经脉随着血肉损伤而崩断。


若是这一脚踢中胸腹,八成是难以活命的。


饶是秦先羽自负医术不低,也忙活到日落之时,才得以休息。


凝儿|穴位疏通,血气得以流动,但血肉损伤,骨骼碎裂,以及经脉的事情,还颇是棘手,大约需要半年有余才能恢复一些。此后,手臂也难以完好如初,虽然能够动作,却也怕这一生都难以运动自如。


“小道我终究是个怜香惜玉的。”


秦先羽叹了声,取出了玉丹灵水。


这一壶灵水,是发现玉丹效用开始减弱后,急忙留下的一些。就只怕今后玉丹失效,才留下一些灵水,以作备用。


他把灵水掺入伤药,让柳若音敷在凝儿肩头,又用灵水熬制药汤,给她服下。


有灵水药效,只要她静养一段时间,应当能够恢复,且手臂恢复如初也是有望的。经过此事,想来柳家也不会再让她干活,必是让她好好静养。


秦先羽擦了擦汗水,问道:“陆统领还未回来?”


福伯道:“尚未回来,另外,我见家里来了客人,自作主张买了些酒肉菜肴,少爷累了一日,要不要先吃一些?”


秦先羽笑着点头。


福伯从来节俭,虽然秦先羽亮出数千两银子,让他放开手脚花钱,但这老人从来还是勤俭节约。今日见了客人,倒是舍得花钱,想来还是为了主人着想,莫要失了礼数。


福伯去取肉食,秦先羽坐在一旁,暗道:“陆庆怎么还不回来?”


陆庆见秦先羽在此,以他斩杀内劲高手的事迹来看,道观里再是安全不过,因此在治疗凝儿之时,他就已经抽身离去。毕竟此事后续还不简单,须得处理。


按说此时该回来了才是。


陆庆的安危倒不担心,以他的武功,不必担忧。可是天色已晚,莫非要让两个姑娘住在道观里面?


小道士倒是无所谓,可是未出嫁的姑娘,怎能住入男子家中?


在天色彻底黑暗之时,门外终于有了响动。


不知怎地,秦先羽松了口气。


他朝着房内瞧了瞧,看着灯火照耀的柔弱背影,忽然有些遗憾。


陆庆这家伙怎么就早早回来了?


秦先羽起身去开了门。


陆庆驾马而来,更带来了一众护卫。


“福伯本已备了酒菜佳肴,此时看来,你是没得空闲了。”秦先羽笑道:“也好,小道省了一笔,这点酒菜,我和福伯还能再吃一顿。”


陆庆哈哈大笑,拱了拱手。


凝儿还在昏睡,但已有人将她扶住。


柳若音盈盈一拜,口中道谢。


秦先羽笑道:“既然碰上了,哪能袖手旁观?”


柳若音又施一礼,正待转身时,又顿了顿,低声道:“秦公子,我有一事,不知该不该问?”


秦先羽自是说道:“有何疑惑事?尽可说来。”


柳若音顿了一顿,道:“秦公子怎么恰好就在林间救下了我们?”


秦先羽身子一僵。


柳若音脸色羞赧,说道:“我与凝儿所说,公子莫不是听见了?”


秦先羽一个激灵,正色道:“说什么?”


柳小姐见他那清秀面容上露出疑惑之色,眼中带有三分迷惘,松了口气,沉默片刻,她粉面微红,声音微不可察地道:“公子神态,演得入木三分,竟似真的未曾听见一样。”


说罢,她忍不住羞涩,匆匆登车。


秦先羽松了口气,暗道:“好在小道我演得入木三分,七分疑惑兼带三分迷惘,连柳小姐都出言赞叹。若非演绎得如此逼真,就当真给看穿了,偷听姑娘家说话,可是不好。”


他暗赞一声,转身入了道观。


刹那间,他身子僵硬,仿佛被雷霆击中,停顿良久。


“不对啊……”


第五十二章 火符


秦先羽对于火符已然掌握得极为熟悉。


距离上京,还有半月。


秦先羽决意在明日开始,熬炼玉丹。


但是玉丹事关重大,因此他要尝试这火符究竟有些何等特异,以免到时生出变故。


这些日子以来,他画过火符的次数难以计数,但还是初次运用。


这一回,他使用的,正是凝儿送来的符笔与朱砂。


这两样物事来自于青城山,大德圣朝的道门祖山。


凝儿送来的青城山物事当中,其中拂尘对他无用,而香囊能够静心凝神,可他真气在身,精神气爽,也不需要。倒是福伯年纪稍大了些,秦先羽当夜便交给了福伯。


香囊中的香料,是用青城山上的一种树木,七种奇花研磨成粉,有凝神静气之效,大有名气。而那七种奇花之中,有六种乃是医术药材所记。


“火符,火符。”


秦先羽轻轻合上观虚老道的笔记。


那是老道士对于修炼,以及符道的看法,以他百年来的底蕴,别有一番见解。


观虚老道上百年修行,寻求仙道,却不得其门而入,反而日夜苦思,把功法,术法,符法逐一解析。就算是超出真气外放的仙道人物,多半也没有他看得深远,看得清晰。


笔记上认为,天地之间,有着无穷气息,湿润之气蕴含五行之水,炎热之气蕴含五行之火,烟尘之间有五行之土,林间清香泛有五行之木,山石之间藏有五行金气。


道书有记,阴阳化五行,五行而生万物。


而符道,便是根据特定的轨迹,寻到一个契合的轨迹,将天地五行之气,拘禁于其中。


比如在地上刻划沟槽,引入水流,就是一种轨迹。


把金铁制成水壶,茶杯,这种形状便是一种轨迹。将水倒入其中,就会随着承载的金铁形状而变化。


倒入一个圆盘之中,水是圆的。


倒入一个盒子之中,水是方的。


这种形状,就是一种最为浅薄的轨迹。


而符术则更玄妙许多,乃是根据轨迹,把天地五行之气容纳与其中,拘禁在其中。


“不仅是水,万物皆是如此,随外在环境而变化。”


“传闻有人拐卖孩童,自幼置入陶罐之中,养大之后,身子定型,就算打破陶罐,那孩童身子也与常人不同。”秦先羽暗自想道:“铜铁放在一处,过上一段时日,其表面就会相融,在那相融的一处,铜铁融合,不分彼此。”


“这便是观虚师父所认为的道理?”


天地间万物瞬息而变。


火石相撞,可生出火星。


但或许在某一种特定的环境之下,某人挥动一下树枝,便能产生相似的效果,从而生出火焰。


就如同水里的火焰会灭去,而火中的水会被烧开。


荒原中的呐喊悠长而响亮,雪山中的呐喊,则会引来雪崩,天崩地裂。


诸如此类,就是一个特定的环境。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轨迹,生出不同的异变。当这些渐渐摸索出来的轨迹,按功效不同而分类后,这一类轨迹,便被称为符,最终演化为符法。


“符法之道,玄之又玄。”秦先羽自语道:“道观里的道士,懂得如何画符,也晓得不同的符纸,下笔也是不同的。但在习练符文时,想必也是记着哪一种符文的下笔走向,是属安神符纸,还是驱邪符纸之类的,如此记下,却也不知为何会有这般变化。”


“在精通符道的道士眼中,想必这些也是玄之又玄,高深莫测,而难以揣摩的。”


秦先羽暗自笑道:“想必也就只有观虚师父才会如此,他修行遇到瓶颈,才琢磨这些事情,究其本质,从根本之上来揣摩。”


无数种符,就有无数种下笔走向,浩瀚至深,想必在习练符法的人物眼里,有那些揣摩根本的闲工夫,不如多记一些符文。


“下笔画符,是不能出错的,若有一点儿差错,就彻底废弃。”秦先羽心道:“若是以观虚师父的看法,符文下笔走向,就是拘禁五行之气的玄妙轨迹。而画符差了一丝半毫,便是与那一种拘禁五行之气的玄妙轨迹不够吻合,因而无效。只有与天地间的玄妙轨迹吻合,才得算是一道真符。”


好在他练习多日,下手已经是极为稳当,加上玉丹灵水改善之后的目力,胜于鹰隼不知几许。


以他的眼力,只要凝神静气,就连弩箭都变得缓慢而清晰。如此认真看着符文,自然是分毫不差。自练剑以来,手臂极稳,下笔自也是不出分毫差错。


符笔是青城山的奇木为杆,灵狐作毫,朱砂更是秘制而成,极为上佳。


秦先羽深吸口气。


执笔,画符。


不觉间,已然运起真气。


期间没有什么异象。


他用符笔在地上画了一道火符,又在铁锅底下画了一道火符。


看着只是画了一些符文,没有热气蒸腾,更没有什么火焰升腾的玄妙异象。


平平淡淡,就跟常人写字一样。


见如此平静,没有什么异象,秦先羽心有揣揣,也不知是否能成。


他呼出一口气,在地上的火符那里架起了一堆干柴枯草,燃起火焰。火堆上架起铁锅,放了半锅水。


“似乎……没什么用处?”


秦先羽微微觉得失望,他原以为表面上没有异象也就罢了,内中火符吻合了天地间的玄妙轨迹,应当会让火焰变得更为炽热。


但是房中热气并未上涨,而锅里的水也并未如同预料时那般迅速煮沸烧开,过了许久才泛起白烟,跟平时烧水没有不同。


火符,似乎并无用处?


秦先羽叹息了一声。


原本以为会有热气炎炎,笼罩整个房间。


或是有大火磅礴?


再不济,那锅水架在火符上面,也应该迅速沸腾罢?


这个小道士满怀失望,蓦然升起一股烦躁之意。


他踢倒了铁锅,将火焰扑灭,随后转身离去。


忽地,秦先羽眉头微皱,慢慢转过身来。


火堆之上有白烟袅袅,一朵儿火苗摇曳而起。


秦先羽只道是先前没有扑灭火焰,便再度将之扑灭。


片刻,又有白烟升起,火苗儿不灭。


秦先羽心中一跳,他仔细看着这朵儿火苗,只见再过片刻,那火苗儿复又燃起,已是一堆火焰,与熄灭之前一般无二。


“无法熄灭的火焰?”


秦先羽难以置信,又再度尝试。


第五十三章 熬炼玉丹


在尝试两三回之后,仍然无法熄灭火焰。


秦先羽觉得十分奇异。


可那一锅水终究没有什么异象,也没有瞬间滚沸,更没有红光四射,赤焰腾腾的异变,跟平时灶台里烧水一样,并无不同。


火焰无法熄灭,可见火符已是极为不凡。


但若只是火焰无法熄灭,除此之外别无用处,那铁锅中的水,还是与寻常火焰烧水时一样,有何用处?


“既然是用来把玉剑或金剑煮成汤汁,那么就不会是这般简单。”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