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修真>游方道仙> 第 178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8 部分阅读(2 / 2)

还在这般想着,那边商队谈天论地,已然谈起了城内神仙之事。


秦先羽不禁定下心神。仔细去听。


“话说本朝国师燕观主,就是一位怀有神通道术的人物。凭空能生水火,可在刀锋剑刃之中来去,脚步行走间都有罡风凛冽。据说当初在皇帝面前便是走了七步,风雷之声骤起,唤作踏斗布罡,就得了极大的赏赐。”


“当初他老人家也曾经呼风唤雨,在旱季招来雨雾,滋润大地,真是神通广大,法力无穷。”


“本朝大学士原本认为这些事情都是胡说八道,故弄玄虚,曾上本参过燕观主,后来亲眼见到他老人家施法,才彻底信服,从此尊称为老神仙。”


“像燕观主这等驻世的老神仙,实是百姓之福。”


秦先羽听着众人议论,在心中和掌教真人交给他那些关于梁国的介绍,不断互相补益,丰满充实。


梁国虽然是处于上界秘地,但被燕地豢养,作为选徒的地方,隔绝其他修道人,因此修道人在梁国仍是极为神秘的。不像是其他地方,就算是凡人百姓,也都知晓世上有修道之事,大多也都期盼自己或者后人,能够有幸得遇仙缘。


所谓的燕支观,其实就是燕地驻守在这里的一处传承,燕观主正是燕地派遣出来的一位外门长老。


而这里的风气,确实不像是中州常见的风气,略微添了些南州的彪悍,总体而言,与幽州尘世的大德圣朝略有相像,但却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大德圣朝杜绝修道人显法于世人眼前,但是在这梁国,只是不允许燕地本门弟子之外的修道人踏足,却是没有限制显法于人的规矩。


其中显法最多的,自然便是燕观主,因而也有了老神仙的称呼。


至于燕地,梁国上下并不知晓这个名字,许多年的古老传说中,梁国百姓只称作是传说中的仙山。


而燕支观就是仙山在人间的道统传承。


“不过最近城中有了不少奇怪的风声,听说邪人在国中各处蛊惑人心,连燕观主这种怀有**力的老神仙都不能尽数清除,还向仙山之中求援,后来请来了一位法力更高的仙人。”


“然后呢?”


“最近那些邪人销声匿迹,但这种仙家事情,总不是我们所能获知的。”


“也是,燕观主这种老神仙,谁也不能揣度。”


“听我爷爷讲,在他年幼时,燕观主就已经是梁国的国师,后来我父亲那一辈,他还是国师,到了我这一辈,燕观主还是国师,当真是长生不老的神仙。据说燕观主接掌燕支观的岁月已经十分悠长,历经了四代帝皇,依然是如此道骨仙风的模样。”


“燕观主是老神仙,能够长生不老,也是情理之中。”


“可惜无缘拜入他老人家门下,没有这修仙炼道的仙缘。”


“我家一位远亲,他家孩子出生之时异象频生,倒是有幸被燕观主选中,送往仙山。而后来我家那远亲也被燕观主重赏,已经是一方富庶人家。”


众人议论之中,时有惊叹。


就在这时,前方烟尘滚滚,又有一行车队,最前方有一支旗帜飞扬,上书一个白字。


众人见状,俱都面色微变。


“白氏商行?”


“这是白家的车队?”


“白家虽然是商贾世家,但据说背后是宰相大人为靠山,并且还跟许多王孙贵胄作生意,实在是惹不起。”


众人纷纷起座,结账离开。


原本打算在茶亭中歇息半个时辰的商队,见到白氏商行。却也都纷纷离开。动身启程。


不过片刻间。茶亭里就剩秦先羽一人。


适才悠闲饮茶,或谈天说地的这些人都离开茶亭,要么启程离开,要么则在亭子外收拾行囊,俱都避开了白氏之人。


白氏商队果然也在城外休整,停在茶亭外。


那茶亭掌柜见状,连忙收拾前边客人的剩茶糕点,让自家婆娘快些洗净茶杯。煮沸水,备茶叶,取点心。


茶亭只有四张桌子,每桌至多坐上八人,已是拥挤到了极点。而白氏商队的人足有数十,自是不够位置,当下就有人朝秦先羽走来。


一个络腮胡的粗犷男子大声道:“那小道士,快起来给大爷挪一挪位置。”


然后这年轻道士只是笑了笑,朝一边挪了挪位置,坐偏了些。


茶亭中响起一阵笑声。


那粗犷男子脸色燥红。怒道:“让你滚开,不是让你腾出个位置就算了。”


秦先羽这才总算明白。为何众人适才喝茶时都迅速离开,腾出位置,原来这白氏商队确实颇为霸道。他微微一笑,说道:“同样是付钱喝茶,怎么贫道就不能坐?”


那粗犷男子扔出十多个钱币,道:“你的钱有爷爷的多吗?”


秦先羽从玉牌中取出些许掺杂金银的器物,运用法力捏成一锭金子,便放在了桌上。


茶亭中倒吸口冷气。


看这小道士如此清秀瘦弱的模样,弱不禁风,居然是头肥羊?


所谓财不露白,那掌柜的也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扯住这年轻道士加以劝说,让他快些起身,腾个位置,这一次茶钱便也不收了。


秦先羽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也罢,反正贫道喝得也差不多了。”


他缓缓起身来,拾起了那锭金子。


络腮胡男子目光闪过一丝贪婪,但终究还算能够克制,毕竟大庭广众,总不好强抢。但适才被这年轻道士如此羞辱,实在羞燥,心中十分恼怒,见他缓缓起身,怒道:“慢吞吞的……”


于是他伸手过去,朝着年轻道士推去。


然而,那年轻道士却已起了身来,悠悠迈出脚步。


络腮胡男子一手推去,落了空,摔倒在地,茶汤洒落满身。


虽然亭中众人适才都在笑他,但都是白氏车队通行的伙伴,见络腮胡男子吃了亏,纷纷起身,围住了那个年轻道士。


有人摩拳擦掌,就要动手。


掌柜的吓得脸也白了,意欲上前劝说,却被人推了个倒栽葱。


亭外前一批车队的人纷纷摇头,却不敢多看,亭外其余收拾行礼的几位闲散茶客,也都觉得那小道士着实惹了祸事。


正当白氏车队之人围住这年轻道士,眼看便要大打出手时,远方马蹄声起此彼伏,烟尘卷起,仿佛黄龙。


那是一队铁甲重骑,兵锋寒冷。


当头的却不是高大威猛的将军,而是一个道骨仙风的老者,他徒步而行,却快于疾驰的骏马。若细细去看,便能发觉,他脚下未踏土地,竟是凌空而行。


这老者领着众多铁骑,两侧跟随道童弟子,驾马而来。


“那是……燕支观的燕观主。”


“三年前的旱季……我曾在人群中见他呼风唤雨……”


不论是茶亭内外,众人俱都停住动作,屏息而不敢言语。


梁国的国师!


燕支观的观主!


那是一位老神仙!


他在众人崇敬万分的目光中,止住脚步,在茶亭之外停住身子。目光转动,扫视众人,终于落在被人群围住的年轻道士身上。


感应到老神仙的目光,众人纷纷散开。


燕观主的目光直直落在年轻道士的身上。


然后只见这老神仙激动莫名,热泪盈眶,急忙奔入茶亭,分毫没有仙家风度,就即双膝跪倒,头触地面,大声道:“燕地三代弟子元牯,拜见小师叔祖!”


茶亭内外,一片寂静。


白氏车队众人脸色惨白。


适才与那年轻道士一同在茶亭中喝茶的人,尽数呆若木鸡。


梁国重甲铁骑,也都僵了半晌,不时有身经百战的将士握不住手中长枪利剑,使得兵器跌落在地。


清风习习,凉爽至极。


但许多人都觉得极为寒冷。


“起来罢……”


那个年轻的声音,随着微风淡淡传去。(未完待续。。)


ps: 原本想从这一章开始,归入新的一卷,不过细想了很久,还是觉得这几章依然归在这一卷为好。


五百一十一章 询问


城中来了一个年轻道士。


当朝国师,燕支观老观主领一队铁甲重骑亲自前去迎接,跪伏在地。


据说那是国师燕观主的师叔祖。


燕观主是公认的老神仙,在许多年以前,他就是梁国的国师,时至今日,他还是梁国的国师,依然是那副道骨仙风的模样。若有上了岁数的老人见过他,便能惊觉,这位老神仙与百年之前的模样,并无多少不同。


燕观主少说也是两百往上的岁数,而他老人家的师叔祖,该是何等年岁?


燕观主的这位师叔祖,辈分之高令人膛目结舌,然而传言称,来的这位仙长,仅是貌若少年,气息温和平淡,实是一个年轻道士,当真是长生不老。


而随着这位仙长到来,也有一件事情令人议论不休,据说也与这位仙山长者有关,乃是商贾世家白氏的倾塌。


根据一些亲眼目睹之人所传,白氏商家得罪了这位燕支观的师叔祖,导致老神仙燕观主大怒,国主震惊,虽不曾株连杀人,可仅是燕支观与宫中传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