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修真>游方道仙> 第 190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90 部分阅读(2 / 2)

元帆正要说话,却发觉小师叔祖神色有异。


秦先羽偏头看去,林间有轻微脚步声传来。


有一只带着串珠的手掌,拨开了密叶藤蔓,从中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年轻人,他头顶光洁无发,身着僧袍,手执佛珠,面色淡然,无悲无喜。


“阿弥陀佛!”(未完待续。。)


五百四十六章 论法


这年轻和尚大有高僧风范,尽管年轻,然而一身禅意韵味,已是颇为深沉。


他手执佛珠,头颅光洁,仿佛衬着朦胧的皎洁光泽。


“阿弥陀佛。”


他满面禅意,口宣佛号。


声音言语,悠远而宏大,厚重而威严,仿佛佛陀之音。


秦先羽朝他见了一礼,问道:“大师来此为何?”


年轻和尚面色仿佛湖泊般,全无波荡,他徐徐说道:“小僧来自西天极乐净土,正统佛宗,受命行走蛮荒,普度蛮荒大地上的疾苦众生。日前听闻燕地有四代弟子善言,狂妄无边,自称百岁无敌,恰好小僧未满百岁,故而循迹而来,意欲讨教。”


他手中抛出一物,落在秦先羽面前。


秦先羽伸手一摄,接了过来,翻开一看,却是一幅画像。


那画像上面是一个年轻道士,容颜清俊,眉宇温和,背负仙剑,腰挂玉牌,正是与自家面貌一般无二。在画像角落处,落有善言二字。


年轻和尚说道:“此为善言画像,半日之间,传遍三万里淮阴山,并往外传递。这位施主可是要与小僧说,你不是善言?”


秦先羽说道:“贫道正是善言。”


年轻和尚微微一笑,说道:“看来小僧并未寻错人,那便请你这位号称无敌于百岁修行人的剑仙赐教了。”


秦先羽收了守正剑,说道:“贫道为何要赐教于你?”


和尚怔了一怔,然后说道:“你自称无敌于天地百岁剑仙,又称剑仙之辈乃是修行人中最为绝顶的一类,浑然不把天下间未满百岁的修行人放在眼内,而小僧正在此列。为何不能让你赐教?你若不应我,如何令人服气?莫非你是怯弱了?”


秦先羽缓缓说道:“百岁之下,任何修行之人前来,贫道都会应战,而你却不成。”


那和尚略感恼怒,说道:“为何?”


“你一介出家人。何以讨战?”秦先羽说道:“你说我不应战,便不能令人服气,可见你心气不净。”


和尚如遭当头棒喝,立在原地,


“你道我狂妄无边,又说我心中怯弱,但佛经有言,佛祖有万千面貌,可作慈悲悯人之状。可作佛陀怒目之态,一切外貌均为表象,唯有本性真如,唯有本我不变,才是真佛。”秦先羽徐徐说道:“可你……为何只注重表象?”


和尚呆了一呆。


“你自称前来蛮荒疆域普度众人,然而此乃善举,在你眼中竟是随口所说的言语,心中无众生之念。只是一味想着普度众生,获得功德。似是无奈完成职责,而非本心之愿。”秦先羽沉声喝道:“你可想过什么是普度众生?你看蛮荒无数生灵,你不去度化他们,反而来此争强好胜,如何称得是普度众生?你又如何称得上是得道高僧?”


“你自称未满百岁,可修道无穷。佛法无边,俱是达者为先,无有长幼之别。昔年佛祖入世,千百岁之龄行走人世,尚且向凡尘俗世之人求教。何曾在意过岁数几何?”


“你听闻我自称百岁无敌,便放弃普度众生的之念,匆匆赶来,只求争强好胜,生怕被人压了名气。”


“佛家注重心性,以六根清净为重,无贪嗔痴恨爱恶欲,避三毒,驱六欲。”


“然而你心气不净,心念不平,六根不净,性喜争强好胜,又戒不去嗔怒二字。”


秦先羽说道:“我且问你,似你这类金身罗汉,却六根不净,如何与我相提并论?”


声音温和,不高不低,不恼不怒,平淡如流水,淡然如湖泊。


那和尚蓦然一震,佛珠骤然落地,跌在尘埃。


他目光中幻波流转,此起彼伏,金身流转,忽然有裂痕之状。


佛门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有一念成佛的事例,然而却也有一念不畅,沉沦幽冥地狱的记载。


当他为此而来时,便注定了他心有破绽。


而秦先羽对于佛门并不陌生,甚至在脑海中便记下了一本佛经,于是他便能借此破绽,将之点破,犹若俗世兵书中所记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那年轻和尚长长呼出一口浊气,他弯腰拾起佛珠,戴在脖颈上,双手合十,低头道:“古语有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得施主当头棒喝,迷途知返,从歧路归来,实为大喜。”


秦先羽淡淡说道:“正途还是歧路,都是路途,谁辨正邪?你又执着了。”


年轻和尚苦笑一声,不再言语,双手合十,躬身一礼,然后返身退走。


秦先羽默然不语。


元帆在旁看得沉默无言,他恍惚间觉得,适才开口说话的小师叔祖,虽然身着道门羽士的打扮,可比起那个年轻和尚,却更像是西土佛宗的正统佛陀。


良久,元帆才怔怔道:“他这便走了?”


秦先羽点头说道:“他既然得悟,如何不走?莫非还想再与我斗?”


元帆沉默不语。


燕地对敌,从来简单,并无多少复杂的意味,从来便是面对着万般阻碍,无穷秘法,我都一剑过去,轰轰烈烈,锋芒毕露,尽数斩灭。


一剑斩尽万般法!


但他从未想过,自身一剑不出,便已令人败走。


传闻三重地境以上的剑仙,目光如实剑,可斩杀大敌,但也莫过于此罢?


秦先羽说道:“佛门讲究六根清净,以心性为重,可当他因为传言,而来到了这里,便代表他有争强好胜之心,心性不净,这便是有了破绽。”


“我点明他心中的破绽,点破他佛法中的缺陷,因而他便对自身佛法有了质疑,于是一身佛法神通,凭空降了七成,只剩三成本领,我只随意发剑便能杀他,还如何继续斗得下去?”


秦先羽看向元帆,说道:“便只是这般简单。”


元帆默然道:“佛法竟然只是心境可破?”


“佛门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便是说只要心有领悟,即可成佛。同样也有走火入魔,沉沦地狱的记载。对于佛门而言,首重心性,次而根骨,因而心性最重。所谓佛法造诣,几乎就是指心中所悟。”秦先羽说道:“但我点破了他的破绽,那么他心中混乱,质疑自身佛法,那么佛法便会混乱,只剩三成本领。”


元帆苦笑道:“倘如是我,也只得持剑与他争斗,断然不会说这么多的道理。”


秦先羽微微笑道:“接下来的争斗,似乎太多,所以能够不斗,那便不斗。但是佛门之人前来,便都不必再斗了。”


元帆说道:“都能用言语使他们败走,不必使出一招半式?”


秦先羽说道:“你说得是,但佛门之人,想必不会遭遇太多。”


元帆目光露出许多疑惑之色。


佛门传扬最广,西天极乐净土所在的西土自然不消说,而此外,不论是东海,还是蛮荒大地,或是北部苦寒之地,都有信奉佛门。甚至连中土九州,虽然有仙宗把持上界,但下界尘世,也不乏佛门传承。


佛门传承最广,因此门中徒众最多。


但凡有佛子修成金身,不论身在天地间哪一处,都能受到西天极乐净土的接引,破碎虚空,升至佛界,入西天极乐净土。所以佛门百岁以下的金身罗汉,亦是不少。


但为何小师叔祖会说不会遭遇太多佛门弟子?


“佛门弟子首重心性,适才那个和尚心性有些破绽,所以能够被我用言语败去。可佛门注重心性,类似他这一类的弟子,其实是较少的,所以不会遭遇太多佛宗的金身之辈。”


秦先羽看出他有疑惑,说道:“真正修炼有成的佛门弟子,大多心性平和,六根清净,不再有杂念,自然也不会为了虚名来争强好胜。当然,怀有这类心性的佛门弟子,其实也不再注重佛门神通的高低,只是注重佛理禅念,佛法的造诣,乃是真正的修佛之人,就如同道德仙宗内那些专于修道,不涉神通道术的修道人。”


元帆似懂非懂,微微点头。(未完待续。。)


ps: 一直苦恼两章是不是要合在一起,所以干脆写完之后再来考虑分章的问题……唔,两章先后更新,这是第二章。


五百四十七章 斗法


阴云漫天,清雨洒落,但不过半盏茶功夫,便已云散天明。


气息清新,土地湿润。


林间树叶时而滴落晶莹水珠。


秦先羽和元帆在林间行走。


忽然,狂风骤起,树木倒拔,冲天而起。


有一杆长矛从天而降,仿佛能穿破山岳大地,凶悍无匹。


“古灵部落苏林……”


一声清喝,朗然而起。


秦先羽神色未变,依然平静,拔出守正剑来。


守正剑上气息起伏,炎炎如大日坠落。


当年记载于金纸之上的,不仅有道剑的诸般步骤,还有一道火符。


火符不仅是用以熬药,不仅是用以熬炼玉剑,更有诸般玄妙用处,哪怕秦先羽修成仙中之仙,仍未能窥尽其玄妙之处。


守正剑上火符光芒大盛,一道一道的纹路泛出火光。


秦先羽持剑往前一划,所施展的并不是自身最为厉害的洞虚剑光,也不是陷仙剑决,而是他极少施展的焱古元剑诀。


炎炎火光,刹那间化作一片浪涛,席卷过去。


树木焚毁,土地迸裂,尽数干枯,化作灰烬。


然后一声跌落的声音响起。


有个人影狼狈离去,浑身焦灼。


……


“闻中州燕地四代弟子善言,自称百岁无敌,特来请教!”


回应的是一道剑光,或是火光。


这一类事情,一日间几乎能够遭遇十余次。


……


“听闻燕地弟子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我自问还有三分本领。特来请教。”


“小爷同样未满百岁。所杀之人不知凡几,今日斩你不知天高地厚之辈!”


“苍轮宗弟子卜复……”


“元月部落安远山……”


“黑云阴山庙神侍宋光……”


……


秦先羽不知打退了多少人,期间元帆曾出手两次,但元帆这看似沉默寡言的性子,却是下手极重,未有半分容情,两次出手俱都斩杀来人。


见状,秦先羽不敢再让他代为出手。而是亲自应敌。


来的人都是年轻人物,且都极为不凡,光芒耀眼,仿佛夜空星辰。


他们或是散人修行者,要么是部落杰出人物,要么是宗门出色高徒,但几乎都已越过仙凡壁障,均是蛮荒大地上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似这类年轻人,心气不平,哪怕已是神仙之流。但锋芒锐气俱都未曾收敛,反而愈发兴盛。


不过他们大多只是心中不服。来此斗个高低,虽有姿态高傲,满是桀骜之辈,但大多没有多少杀意,只是为了击败这个狂妄得不可一世的燕地四代弟子,挫其锐气,并以此展现自身名气。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