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首座摊了摊手,说道:“我现在赶去蛮荒,倒还来得及,到时见机行事,保住羽化性命。只要他的性命可以保留,其余一切,尽都任其自然,如何?”
“你别打岔。”掌教真人说道:“是否真要助他,未下定论,在你口中怎就板上钉钉一样?”
正当这时,古剑宝殿一阵震荡。
三人对视一眼,俱是化风,来到古剑宝殿之外,看向燕地群山。
只见群山灵气荡动,天空风云滚滚,形成漩涡,又有景观,形似天河倒卷。
“冥昼太上长老?”
……
而当燕地正在商议事情之时,秦先羽已然来到了连山门管辖范围之内。
关于连山门的信息,秦先羽已然得知。
连山门虽然远不如仙宗,但势力也不算小,对于一般的神仙之流而言,可算是庞然大物,传承古老。
这个宗派,有二位过了三重地境的神仙,一位是习练蛊道,一位则是修行神魔炼体。
只是二十年前,那位蛊道地仙,已然寿元耗尽,身死道消。
蛊道之辈素来被视作旁门左道,因为不修本身,只习外物。
其实蛊道乃是操纵蛊虫之流,斗法起来十分厉害,但却只是手段,而非本体的助益。
那位蛊道地仙的本命蛊虫,乃是一头八转妖仙,因而主人也是八转地仙。然而蛊虫寿元长短有别,比如蛇类蛊虫,寿元较长,而蝴蝶血蜂一类,则寿元较短。
寻常虫豸之类,寿元不过一年前后,这些蛊虫虽是修炼有成,但也不能太高。正因如此,那八转妖仙的寿元,其实才仅七百,到了那时尚未突破,便即枯死,那位蛊道高人不能使蛊虫突破,反而另寻法门重炼一头,终究无用,随之身死道消。
至于另外那位神魔炼体,则是七劫不朽,寿元已过八百,但还算壮年之时,气血强盛。
秦先羽有五转地仙的修为,手段不凡,可敌一般的六转地仙,可面对三重地境以上的,便力有未逮。
三重地境,便是第三重仙凡壁障。
六转地仙和七转地仙,不亚于龙虎真人和陆地神仙的差距。
纵然秦先羽修成六转地仙,面对七劫不朽,都未敢言胜,何况眼下才初成五转地仙?
能够越过第三重地境的,天资根骨自不必说,功法传承定也不凡。而修炼到了这般地步的人物,除却道德仙宗那等纯粹以修行为重的修道人之外,其余者大多都身经百战,斗法手段自也不凡。
“好在连山门已有一位太上长老坐化,剩下的是那位掌门,否则面对两位三重地境以上的人物,逃也逃不掉。”
秦先羽心中略有叹息。
其实他要寻的只是宗衡,而不是要对付整个连山门。
但宗衡闭关多年,至今不曾外出,秦先羽要寻宗衡,便只能上连山门。
根本不必多想,连山门定然不会交出宗衡这位长老,也不可能给他一个公道。待到那时,冲突只怕免不去。
一旦冲突,便须得以一人之力,对付连山门满门上下。
连山门偌大势力,有许多神仙之辈,亦是不乏过了二重地境的人物,并且蛊虫无数,又有宗派多年的底蕴手段。而最重要的,还是那一位七劫不朽的掌门。
除此外,连山门护山大阵,乃是千年所传,运转起来,甚至比那七劫不朽的掌门,还要更为惊人。
“如果那位八转地仙级数的蛊道太上长老确是死去,那么最应忌惮的便是那位七劫不朽的掌门,以及连山门多年传承的大阵。要讨回公道,算是希望渺茫,但脱身的希望还是有的……即便不能讨回公道,也算一场试探。”
蛮荒神宗的算计,秦先羽大抵是猜测得出来的,但他并不在意。
至于眼前……
孟星然面对成年神魔,明知必死,尚且为了信念与勇气,而不愿退避。秦先羽背负父母冤仇至今,何以便要退缩?
这是天生清净境,都不愿压不去的心气。
“不该退的……”
他悠悠一叹。
不论如何,就是自知敌不过,也先要泄了心中这第一口气。反正他自恃还有脱身的本领,不至于陷在其中,逃不出来。
秦先羽手托五色烟罗,背负守正剑,踏足连山门范围之内。
这里唤做及木山,距离连山门立宗山门,犹有千里之遥,但已算是连山门的范围。
及木山中有座及木城,城中有一道熟悉的气息。
秦先羽低声道:“未想……他居然来了蛮荒?”(未完待续。)
ps: 晚安
五百八十三章 及木城
及木城。
秦先羽入城之后,便觉天空好像霎时间阴暗了许多。
城中之人,俱无开朗活泼之态,均是眉宇阴郁,脸色低沉。
秦先羽心道了声:“死气沉沉。”
正当这时,忽有一个孩童拦在身前,睁着一双硕大的眼睛,带着小孩儿天真的神色。
“你是外地人?”
这小孩儿擦了擦脸,然后摊出手来,道:“给我一点吃的,我给你带路,不管你要去哪里,我都识路。”
秦先羽看了他片刻,然后收回目光,淡淡道:“好。”
……
“这里就是你领我来的落脚之地?”
秦先羽四下打量。
这是一处偏僻角落,四周隐秘,砖石堆放。
那孩子微微点头,忽然闪了一下,跳入水沟。
然后四边燃起火焰。
秦先羽面无变化,低头看了一眼,这附近的砖石,地面,墙壁,都刻画了许多纹路,互相呼应,形成粗略阵法。
那些火焰乃是用木柴升起的凡火,然而经过这阵法,已经有了伤及寻常修道人的本事。
正当这时,忽有一根长矛射来。
长矛之上,刻满了纹路。
秦先羽伸手一按。
长矛刺在他掌心,然后寸寸碎裂,湮灭成灰烬模样。
四边传来倒吸寒气的声音,然后有一道声音喝道:“动手。”
四面八方,俱都有长矛投射过来。
投射这些长矛的人,还算不上炼体士。只是天生体魄壮硕。不乏蛮力。倒像是大德圣朝俗世间的武林中人。
长矛上那些酷似阵法的纹路,则使得这些长矛能够对修道人产生损害。就如同大德圣朝的神机劲弩,经过钦天监加持符文之后,便可伤及罡煞之人。
秦先羽动也未动,更未使用五色烟罗,那些长矛临近身旁,就即化成灰烬。
“你们是什么人?”
秦先羽伸手一慑,四面八方的纹路尽数崩碎。藏身阵法之外的十几人都跌跌撞撞,摔倒在地。
“爷爷饶命啊……爷爷饶命……”
一个中年人惊得哀嚎大哭,跪到前头来,忽然眼中闪过寒光,手上便即递出一柄匕首,上面泛着青光,染了剧毒。
哪怕面对这等明显无法匹敌的修道人,仍要尝试刺杀一次,可见其凶悍之性。
秦先羽略感吃惊,然后屈指一弹。把这匕首打成粉碎,余威未止。又将这中年人打成一片齑粉。
其余人见状,纷乱而逃。
“定。”
秦先羽一指点去,不论哪个方向的贼人,俱都定住,动弹不得。
然而就在这时,下水沟里奔出一个小身影,就往前跑去。
这就是把秦先羽引来的那个孩子。
秦先羽之所以没有用定身术把他定住,便是要拿他问话,于是把手一招。
那孩童在奔逃间,忽然觉得身子一空,他脚下不断往前迈动,然而身子却在往后倒退,四周的景象往前而去。他发现自己飞了起来,惊得哭出声响。
秦先羽正当把他吸摄到手上,然而就在这时,空中探出一物。
此物金光闪烁,声如洪钟,有梵唱之音。
这是一个金色钵盂。
那钵盂罩了下来,把这孩童吸纳入内。
随后钵盂一翻,只有几许灰烬倒出。
秦先羽目光微凝,原本他可以继续把这孩童拿在手上,不让那钵盂得手,然而不知对方意欲何为,便放缓了力度。却未曾想到,这钵盂的主人,居然把那孩童打成了齑粉。
角落处行来一个年轻和尚,身着淡色僧衣,皮肤光洁,头顶洁白无发,宛如玉泽。他神色平淡,一手掌钵盂,一手执佛珠而竖于胸前,背上负着一根降魔杵,满是符文。
这年轻和尚道了声罪过,然后手上佛珠一发,千百道金光闪现。
这十几个被定身术所定住的匪人,尽都变作齑粉。
秦先羽叹道:“你犯了杀戒。”
那年轻和尚微微笑道:“可是觉得小僧下手重了些?”
秦先羽没有回话。
“先前被你所杀的那人,曾获得一本古籍,知晓符文刻画,然后纠集了这伙人,素来以劫掠为生。”和尚说道:“之前这小子倒没想过要引你过来,他只是有些天赋,可以判别修道人的道行高低,然而你身怀敛息之术,他误以为你只是寻常人。也没想到,你居然如此轻信于他,于是便顺势引了过来。”
“这里是连山门境内,修为较高者大多要经过连山门的许可。而一般人来到附近,即便是修行人,也大多修为不高,加上有那小子判别来人道行高低的本事,可以避强欺弱,因而屡屡得手。”
“这数月来,他们伏杀了不少外来人甚至本土之人,男的杀戮之后,割肉去皮,喂了蛊虫,女的还要受到一番糟蹋,随后也都免不去喂养蛊虫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