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5部分阅读(2 / 2)

蒋威的事很快被吴庸抛在了脑后,随便一想他也能明白,这个香港的年轻教父不知道发什么神经到了郑州,又跑到了那个小酒吧里去,随后发现了跳舞不错的吴庸想拉吴庸进他的影视公司,但是发现了吴庸能够戴着价值百万的手表之后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对于吴庸来说,这不过是个小插曲而已,要是上辈子,他恐怕还真会开心很久,毕竟能有个做明星的机会也不容易。


第二天在办公室,吴庸满意的看着大部门变成红色的地图,全国二百多个地级市,去除几个不去开发的省份,其中一百六十多个地级市都已经建立了分公司,目前郭海涛已经开始在副省级以上的城市活动了,准备进行小城市包围大城市最后的步骤。


银行的贷款已经全部到位,这让吴庸没了资金的烦恼,这些钱足够他在全国开遍分公司,当然,县级城市暂时不包括在内。


“吴少,您要的资料拿来了!”


张友军轻轻的敲了下办公室的门,抱着一摞的资料走了进来,吴庸看着那么厚的资料,眉头立即拧结在了一起。


“吴少,这些都是详细资料,简要资料我已经整理好了,最上面那个文件夹就是!”张友军看吴庸的样子哪还不明白吴庸的想法,急忙说了一句。


吴庸拿过最上面的文件夹,翻了翻,随后才点点头,夸奖了张友军一句。


这是一份关于通信设备生产商的资料,中原通信公司的无线基站早已经上了行程,只是一直以来无人负责才拖了下来,现在吴庸正好有点时间,亲自来处理这件事。


中原通信这次采用的是公开招标,一共有十二家生产商投了标,经过筛选最后还剩下三家,吴庸要在这三家生产商中选择一家来进行合作。


三家公司分别是阿尔卡特、爱立信和华为,三家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其中华为属于华夏本土企业,并且报价也比另外两家国际企业低了30%,不过在技术上相比,华为略低于另外两家。


中原通信公司这次的计划是投资三千万,建造一千个无线基站,主要是发送信号给无线寻呼机,至于电话业务一块依然要租用华夏邮电的通信网络,中原通信还不具备自主建设电话通信业务的资格。


一千个无线基站也只是初步建设,两年之后,中原通信计划在全国一共建设八千个无线基站,覆盖所有的地级市区,五年之内将基站发展到每个县级单位,基站的数字也将达到恐怖的三万个。


三万个基站,将是一笔价值近十亿的巨大单子,虽然目前的中原通信还不具备这个实力,但是根据中原通信的发展三家生产商都很看好,未来的中原通信有很大的机率可以做到这一地步,所以三家生产商都很重视这次能和中原通信合作的机会。


三家生产商不仅都派出了自己公司的高层亲自到郑州来洽谈,还都发出了邀请函,邀请中原通信的负责人前往他们的公司进行考察,进一步加大合作的机会。


翻看了简要资料之后,吴庸在邀请考察一条上打了个差号,公司现在太缺人了,项目又急着要上,考察他们实在没必要,更何况吴庸通过后世的记忆,知道这三家都是国际大企业,至少在信誉上可以相信。


在选择哪家设备商的时候,吴庸又和郭海涛李丹发生了矛盾,郭海涛和李丹都坚持用阿尔卡特,原因很简单,阿尔卡特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通信设备商,信誉好,技术先进,远不是吴庸所选择的华为所能比的。


不过吴庸也有自己的理由,用阿尔卡特势必要增加投资,目前公司资金本就不宽松,短期之内也无法从银行贷款,使用华为的设备则不用追加投资,也符合他们的预算。


当然,最重要的并不是这点,吴庸的心里始终没把寻呼台当作长久的生意来做,这是一个最终一定会卖掉的公司,既然一定要卖掉,干嘛一开始就建造的那么好呢?


最后,吴庸用自己的决策权拍板了这件事,初步达成了和华为的合作意向,让郭海涛气的几天没联系吴庸,不过郭海涛该做的工作还得做,虽然发脾气但没影响正常的工作。


华为得到了中原通信的这笔大单子,负责此事的王全明副总得到老总任正非的大力表扬,并且任正非亲自飞到郑州签下了这个对华为也有巨大影响的大单子。


1993年7月20号,郭海涛和任正非各自在面前的文件上签了字,中原通信首批一千个无线基站建设就全部交给了华为,同时,也是这一天,中原通信公司十二个省的分公司同时开业,中原通信进军省级市场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第58章 排挤事件


在中原通信省级分公司大开业的这一天,遥远的香港也有一个人手拿着一份文件不住的点头,另一只手还不断得把玩着一个大哥大。


这位香港的教父没别的爱好,很早以前就喜欢握着个大哥大思考问题,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平日他的大哥大更是自己一直拿着,从不离手。


蒋威上次去郑州办的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行程也很低调,加上香港人想打听一个大陆人也没那么简单,更何况还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小伙子,所以直到回来几天后,蒋威才得到吴庸的具体资料。


在第一见到吴庸的时候,蒋威就感觉到这个小伙子身上有股与众不同的气质,不然也不会亲自前去邀请,若不是那股不同的气质吸引,就算吴庸天赋在好蒋威也不会亲自出马的。


“十二岁创业,才十五岁就坐拥十几亿的资产,不简单的小兄弟啊”


蒋威笑呵呵的摇了摇头,他手上的资料很详细,包括吴庸和李志成合作印刷贺卡年画的事都有,同时也包括了吴庸父亲吴刚的部分资料,不过也只是到这里。


1993年8月3号,归德市市委书记,市委常委吴刚调到河南省省政府,担任主管教育,文化方面的副省长,同时兼任省委常委。


1993年8月5号,原商贸部部长,党组书记沈长英因为年龄关系退居二线,四十九岁的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吴明接任部长。


吴家老二和老三的上位,让一些人再次体会到了吴家的能量,更确切说体会到了吴家老爷子的能量,明白人都知道,这一次的运作全是老爷子的功劳。


甚至一些人感叹自己为什么没能有这么一个老爷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


吴庸此时没时间管这些,通信公司所面临的最后战争远比吴庸想象的要激烈,先前中原通信所开设的省级分公司,无一例外的受到着本地同行的排挤,甚至一些地方的运营商联合在一起,从上到下对中原通信进行打击。


所有省级分公司,最受排挤的地方就是广州,从开业到现在十几天,广州分公司的店面就没开过一天,甚至新发展的一些客户也都是工作人员暗中发展的,郭海涛现在就在广州处理着这件事。


除了广州之外,其他地方比较严重的是深圳,福州,杭州和南京,越是繁华的地方,他们所受到的阻力和压力也就越大。


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多月,最后终于惹火了吴庸,翻开过年的时候他所记下的一些电话号码,邀请了十几个当初还谈的来的朋友一起来考察一下他的公司,当他们十几人从这几个分公司一一走过之后,地方政府上的为难也立即消失不见。


吴庸邀请的十几个人,年龄最大的只有三十一岁,最小的比吴庸大五岁,其中还有三个人并没有在政府部门工作,即使参加工作的人,级别最高的也不过是副厅级干部,可就这些人,吓倒了六个省的职权部门。这些人中,有广州省委书记的儿子?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