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5部分阅读(1 / 2)

饿瘦的。


落款:您可怜的被饿瘦的侄子明湛。


凤景南真想把信摔回明湛的脸上,这个混帐东西,屁大事儿也值得往上写,不知道“丢人”俩字怎么念的。


忍一口气,凤景南拆开另外一封。云南到帝都路途遥远,也不是天天有快马去帝都,明湛每半个月才送一次信,不过好像他跟凤景乾关系真是不赖,一次就有十来封。


凤景南很有些好奇心,便不客气的拆阅。


开头还是一样。凤景南稍稍有些恶。


亲爱而伟大的皇伯父:


见信安。


今天天气很好,我穿了件浅紫色的袍子,袖口领口和腰带嵌着黑色镶边儿,镶边儿上绣着缠枝莲花。我穿上后,他们都夸我俊俏来着。


嘻,这是头一回听有人说我俊俏。


以前人们都夸我福态。


我照镜子时也觉得比以前好看了,不过很可惜,美中不足额头上发了颗红色的痘痘儿,御医开了些去火的汤药。


其实我觉得虽然发了痘痘,照镜子时也不觉得丑……


接下来便是通篇讨论脸上痘痘的废话,凤景南捺着满肚子恶心,瞅一眼手边儿的信,还有七八封的样子,看吧,胃里难受。不看吧,又担心明湛胡写一气,丢他脸面。


一时间,烦恼非常。


当然,明湛的信中无涉机密,就是啰里八嗦的家长里短。所以,凤景南还不能阻止他写信的行为。


更让人无力的是,他的皇兄似乎很喜欢明湛这些叽叽歪歪的信,每封都回,还附加点评。


譬如:


凤景乾的回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而可爱的小宝贝明湛:(凤景南死的心都有了,这不是他亲哥吧,给啥不干净的东西附体了吧?还小宝贝?呸!)


来信已收到。


据考证,漆封曾被人动过,当然,朕以为,除了你父王,也没人有这个胆子了。以后,你写了信先给他看过,再上漆封,省得他疑神疑鬼。唉,景南就是这个毛病,朕也没法子。


帝都已是深秋,石榴院的石榴熟了,朕命他们给你捎了几个去。那两株石榴也有些年头儿,挑了好的,不比进上的差,朕尝过,觉得更加甜美些。


你吃吃看。如果觉得味儿好,再跟朕说。(切,我儿子八百辈子没见过石榴啊。)


自你走后,朕觉得冷清许多。(撇嘴,莫非皇宫里都是死人来着,冷清!哼!冷清?)


天渐渐冷了,钦天监说过几日会有初雪。朕想,今年冬天没人陪朕吃烤肉串和热锅子了。(凤景南再撇嘴,这话说的,满皇宫的人,您老发个话儿,谁不是屁颠儿颠儿的上前伺候。做皇帝的人,竟然能说出这种酸话来,还叫不叫人活了。)继续看。


明湛,你年纪渐长,景南必定会命你议政。不过,你性子太拧,他必定要给你几次下马威杀杀你的性子,骂你纨绔,算是轻的。(本来父子关系就芨芨可危了,哪里还架得住人挑拨哟。)


你父王面硬心软,你不要放在心上。议政厅的饭菜不好吃,就让家里的小厨房做了给你送去,不要明着扎你父王的眼,暗里小心些,谁还会告你状不成?(还给出馊主意!凤景南吐血的心都有了,怪不得明湛去了帝都,越发狡黠了呢。敢情这就是前因哪……)


听你说如今都瘦了,朕十分心疼,想你在帝都五年都是白胖可爱的模样,今只在云南五个月,便已是瘦骨支离,是否有不痛快之事在信中不方便与朕说,其实朕也能猜到七八分。(妄想症患者。)


罢了,你只需再忍几月,明年是你皇祖母六十大寿,你父王定会进京为太后祝寿。你来了,朕必不让你回去,让御厨好生为你调补。至于其他,你不必担心,朕只你一个嫡亲侄儿,定不让你吃亏就是。


(凤景南几乎想“呸”一声了,这是啥意思,明湛叽叽歪歪的几封信,他哥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他这亲爹可还没发话呢!哼,明摆着这话是说给他听的。)


凤景南把凤景乾给明湛的信通通看过后,焦虑了。


他与凤景乾是同胞兄弟,当年俩人一起把戾太子推下台,一个正位龙椅,一个云南称王,对彼此的了解不是一般的深。


首先,他哥肯花废时间回明湛这些着三不着两的信就透着诡异,无利不早起的人,再怎么变,也不会忽然之间变成一圣人。


明湛这小子,与虎谋皮、火中取栗的事都敢干,哼,看什么时候烫了他那胆大包天的贱爪子,才算得了教训呢。


小子,这就不诉苦了吧。得,这回可不要怪别人了,嘴贱的好处,帝都住着去吧。


叫你嘴贱!


71、立断


凤景南拿了信亲自给明湛送过去。


人都有其劣根性,像凤景南,他当然明白明湛对世子位的渴望,所以明湛才会紧紧抓住皇兄这棵大树不放。凤景南却最恨明湛这一点,永远分不清主次轻重,自作聪明的蠢货!


住在帝都,便无法真正涉入镇南王府的内政,如今明湛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知为何,凤景南就是想看一看明湛那张臭脸难上一难。


明湛正在宜风亭弹琴。


他心情不错,与魏宁两人一弹琴一吹笛,一个月白蓝带,一个黛色玄裳,皆宽袍广袖,矜贵公子,映着碧树繁花雕栏玉栋,愈加显出一份卓然潇洒气来。


凤景南此人文武相宜,当初魏宁的琴还是他教的,乐理上颇有造诣,此时听着淙淙的乐声,望着亭中人物,一时颇有些沉醉。


魏宁武功高强,素来敏锐,见凤景南一行人前来,气息微滞,笛声便差了一拍,凤景南摇头走进宜风亭,“子敏,你心性驳杂,容易为外物所动,乐理上难有进益。”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