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骝心惊肉跳,他适才站在皇帝身边,虽然没有敢看仔细,但余光还是瞥到了几个字眼,砰的一声长跪在地,恳声求道,“大家。”
“奴婢斗胆,敢问上一句,大家是否打算亲自出宫去寻皇后娘娘?”
刘盈唇抿成一条直线,负手站在典阶之上,“你这是做什么?”声色淡淡的。
韩长骝伺候这位主子长大,再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位主子,知道这便是他下定决心了,膝行着碎步过去,拉住皇帝的衣摆,苦苦劝道,“大家,请三思。奴婢知道大家想念
皇后娘娘,如今既然知道了皇后娘娘的下落,也是大喜之事,不妨遣一民腹之人去接,便真是想念皇后娘娘,大家待她回来的时候亲自出城去接也就是了。常言道,以千金之躯坐
不垂堂,何况万乘天子?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些都不论,云中离长安路途遥远,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实在不能离开啊。”
“长骝,朕明白你的意思。”刘盈沉声道,“但朕意已决。朕与阿嫣之间的事情,实在是朕对不住她,若不亲自前去,又如何表示的了朕的诚意?朕离开的日子,林光宫的
琐事,便交给你了。”
长骝叹了一口气,知事已不可再劝,郑重将双手合拢,加在额上,应道,“唯。”
刘盈伸手抚袖中右手手腕,那里一片光滑,可他分明能感觉到从肌肤里传来的一股灼热触感。
在梦中,阿嫣狠狠的在自己手腕上咬了一口,泪眼迷离。而此时,他摸索着腕上跳动的脉博,血液之中微有疼痛,仿佛真的渐渐出现一道齿痕。
到最后,阿嫣伤心至极,狠狠的咬在自己肌肤之上。明明知晓不过是一个梦,他却依旧痛彻心扉,甘心承受这样的痛。
这些年朝夕相处,情感相系,刘盈想,他可以说,自己是世界上最了解张嫣的人。
张嫣外柔内刚,天性里有着一种执拗。当她深爱自己的时候,便是义无反顾的追逐,可是当她放手了,那便是真的伤透了心,再也不肯回头。
阿嫣,你不愿意回头,也没有关系。这一次,换我来追你吧。
林光宫的明月光芒清冷,照在殿前的刘盈身上,唇角的笑容微微翘起,数个月来沉寂下去的帝王,终于又有了鲜活的心气。
那断掉的姻缘,我想要将它续起,与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曹窟赶到前殿的时候,新任符节令舒昇正在殿上伺候。案上的几份诏令之上,已经盖好了皇帝之玺印鉴。尚可见墨色新鲜。
“冬时,你来的正好。”
刘盈将诏书交到他手上。吩咐道,“你持朕手诏,天亮就去办了。”
曹窟应了,垂目翻看手中的三份御制诏书。
第一道诏书,上面写的是:制令宫中十三监御史分赴诸侯国以及边郡接任职务,监察各地军政事宜。地方诸官员认真接待。
接着是第二道诏书:黜符玺御史职,同时成立符节台,在少府之下,掌符玺之事。
最后一道诏书调遣禁中四十名骑郎卫,由中郎副将沈莫带领,便宜行事。
他在心中暗中计量:
中央下派监御史往地方,监察行政军事事宜的制度是今上三年便定下来的,为了防止监御史与地方勾结蔽上,两年一换防,今年正到了换防的年头,第一道诏令不过是例行
常事。
而符玺另立官署掌管,虽然突兀,但细想来,也算是思忖周密。此后,符玺事从御史署中脱离出来,相互掣肘,可更大程度的将权力集中在天子手中,避免矫诏的出现。
只是那四十郎卫的调动……
说起来,沈莫自今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便追随在今上身边,虽是天子亲信之臣,但多年以来,名声不显。
“陛下,”曹窟合上诏书,扬眉道,“沈将军此去……?”
“适才郎卫下头有回报上来,说是找到皇后的下落了。”刘盈解释道。
“恭喜陛下,”曹窟连忙伏跪在地上,贺喜道,“臣早就说过了,皇后娘娘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如今既然找到皇后的下落,陛下也就安心了。”
“说的也是。”刘盈淡淡微笑,“朕担心皇后的安危,特派他们护着皇后左右。”
“臣明白了。”曹窟点点头,不再质疑,揖道,“帝后和谐,是大汉之福。陛下对皇后娘娘此心深重,皇后娘娘只要知道了,定会有所触动。只怕很快就会回来了。”
刘盈的唇角微翘,“乘冬时吉言。”
……
前元七年夏六月,上命车骑将军颍阴侯灌婴将河东郡,上党郡一万骑屯上郡;遣新任监御史往诸侯王领地监察军务民政;同时频繁召见两位相国,以及御史大夫赵尧,太尉
周勃。
初十,第一批御史在紫殿面君之后,从林光宫离开,去往巴蜀各郡。
十二日,第二批御史离开。
……
夏六月的一个早晨,最后一批前往边城以及诸侯王国的侍御史在往林光宫面见过皇帝之后,踏上了出发的路途。
于此同时,换上了御史皂裳的刘盈,从侧门出了林光宫,会合了候在山下的精锐郎卫,骑上骏马,一路沿秦始皇时代铺筑的直道而行,日夜奔驰,四日之后进入沙南县内。
骑郎许欢凶在县界之外,匆匆赶上来,欲跪拜道,“臣参见……”
“免了。”刘盈摇摇手,将他的动作拦在一半里,“出门在外,不必惹人注意。这些礼,暂时就不必行了。夫人在哪里?”
“喏。”
直到刘盈真的出现在面前,许欢才能够相信,天子居然亲自赶到沙南的事实。在前头带路,“夫人是二月下旬的时候到的沙南县,在县城里买下了一间屋子住下,家中有一
个苍头,一个小厮,一个老妪以及一个贴身婢女。
今天早上,从东门出了城,如今正在城外与友人踏青。”
沙南县是大汉北地云中郡治下的一个小县城,三面都是平原,倚着一座东山,府河蜿蜿蜒蜒,从东城门外经过,山水秀丽,是北地难得一处清秀景致。数年前成为皇后张嫣
的汤沐邑,境内产一种胭脂粟,素为张皇后喜爱,每一年秋收之后,都要上贡长安。
刘盈淡淡道,“先去寻夫人再说。”打转马头,复向东城门驰去。
六月中的时候,是北地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天气暖煦,一路上青草依依,蓝紫色的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其间。远远的,一条弯弯的河水便已经在望,青色杨柳枝叶垂下,茂盛
如织,燕赵自古民风开放粗粝,多慷慨高歌之士。行在路上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