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玄幻>大唐孽子> 第1554章 大格局(万字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4章 大格局(万字求月票)(2 / 2)

半年内能够送到,就算是快的了。


甚至还有很大的可能性,这些信件会丢失呢。”


金胜qiáng一顿分析之后,觉得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大唐邮局的事情跟国内进行汇报。


然后建议国内设立新罗邮局。


“这倒也是,其他的事情我们要超过大唐,难度是非常高的。


但是在邮局这个事情上面,我们船小好tiáo头,还真可能做得比大唐邮局要好。


到时候我们《新罗日报》上面也可以好好的报道一下,让大家知道我们新罗王国也不是吃素的。”


金大bàng虽然在面对唐人的时候显得很自卑。


但是在没有外人在的时候,又显得很牛掰的样子。


这种窝里横的样子,完全就是跟着金胜qiáng学习的。


“大唐邮局要招募那么多的人手,应该也会组织专门的培训。


到时候我们想办法把他们的培训教材给搞到手,然后让金城那边照搬就行了。


这个邮局跟炼铁作坊不一样,他们本来就是面向普罗大众的,哪怕是他们想要隐瞒什么,也没有办法隐瞒。”


金胜qiáng觉得自己这一次占便宜是稳稳的事情了。


总不可能到时候任何报纸都不报道大唐邮局的情况吧?


也不可能邮局只是为大唐百姓服务吧?


“嗯,使臣您放心,这个事情交给我了。


只要给我一笔经费,肯定能把消息打听回来。


我们在长安待了这么多年,只要自己不说是新罗人,一般的人根本就区分不出来。


到时候只是打听一下大唐邮局培训的事情,肯定有人愿意说的。”


金大bàng如今也算是一个大唐通了。


毕竟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了,一口唐语说的比大部分大唐百姓都要标准。


所以他要是冒充一个唐人去跟人打听消息,一般人还真是很难识别出来。


长安城的百姓是看不起番邦属国的人员的。


哪怕你是新罗贵族,人家也是看不起你的。


但是如果人家认为你是唐人,又给了好处的情况下,那打听消息的难度一下子就降低了不知道多少倍。


……


“荆木,这大唐邮局一成立,以后对我们劳牛运输队的业务肯定会产生影响。


如今我们在做的一些快递运送服务,到时候很可能全部都被大唐邮局给抢走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没有?”


劳汉三的商业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


大唐邮局的成立,有点突然。


虽然这几天好多人都在讨论,但是也只是凑热闹的讨论而已。


大唐邮局真正会给大唐带来什么影响,却是没有几个人知道。


劳汉三作为一名杰出的商人,显然看到的东西比一般人要多。


“大唐邮局的成立,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各州县之间的信件沟通,那些货物的运输,应该不是他们这段时间的重点项目。


要不然的话,他们首次采办就不是要五百架奔驰四lún马车了。


劳掌柜,您想一下啊,单单长安城到凉州的货物运输业务,就足以消耗掉上百架马车。


而大唐邮局是要在每个道,每个州,每个县都需要设立分局的。


哪怕就是一次性购买五千架马车,也不算夸张的。


现在他们没有铺这么大,说明大唐邮局主要还是以邮寄信件为主的。


这方面,我们劳牛运输队涉及的很少。”


看到自己掌柜的那么纠结,荆木自然要在旁边帮忙寻找一些理由。


当然了,他这个理由倒也不是完全乱说的。


大唐的快递市场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广阔,但是绝对能够容纳两家的。


再说了,劳牛运输队的主业其实是人员和货物的运输,快递相关的业务量其实是很少的。


“初期的时候是这样,但是只要大唐邮局的人看到了其他业务的好处,没有理由不去做的。


现在户部是划拨了不少的经费给他们,但是以后总不能每年都依靠户部吧。


那个吕小北,我也是认识的。


这就不是一个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到时候肯定会折腾出不少的东西出来。”


劳汉三的看法显然没有荆木那么乐观。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找不到更好的应对办法。


人家大唐邮局是隶属于户部的,相当于后世财政部直属的大型国企。


背后还有李宽这个大唐太子撑腰,哪里是劳汉三这么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商人可以比的?


“劳掌柜,大唐邮局的成立,其实我觉得对我们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


虽然劳牛运输队的一部分业务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的蒸汽机车作坊却是很有可能受益无穷呢。


刚刚我们也简单的推算了一下,大唐邮局在各个地方要想顺利的运转起来,需要的马车数量是非常的多的。


但是马车照料起来还是比较麻烦,因为那些马匹都是活物。


如果我们的手摇煤油发动机能够顺利的研究出来,到时候直接取代马匹,拉着车厢到处跑动,肯定会比马车方便很多。


太子殿下一向是支持新鲜事物的,大唐邮局的那些人投其所好,肯定也会考虑采办一批我们的新式货车。


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那么我们把蒸汽机车作坊单独拿到大唐股票交易所里头上市交易,估计立马就能让劳掌柜您的身家增加几万贯呢。”


荆木的这个提议很是新奇。


劳汉三听了之后非常感兴趣。


“你的意思是我们蒸汽机车作坊正在研究的产品,将来有可能进入到大唐邮局,取代奔驰四lún马车?”


“是的!完全有可能!


这段时间我们的手摇煤油发动机的进展很是顺利,通过跟外面的一些作坊购买部分零件,如今我们的样品在下个月就可以全部制作出来了。


到时候就可以组装出我们第一台验证机,然后再不断的改进。


要是运气好的话,指不定今年就可以推出第一台搭载了这种发动机的车辆呢。”


荆木对于自己负责的项目还是非常了解的。


以大唐现在的技术,要想生产出先进的发动机出来,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是只是参照后世手扶拖拉机的水平,制作一个简陋版的样品出来,还是很有可能的。


“我看各个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煤油发动机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报道。


在研究煤油发动机的作坊可不仅仅是我们呢。


到时候要是被人抢了先怎么办?”


发动机项目太重要了,哪怕是商场老将劳汉三,此时也有点心绪不宁。


“他们很多书院的研究所和实验室在研究煤油发动机相关产品的时候,商业利益不是首先考虑的事情。


更多的时候,他们在乎的是名声。


所以只要有了新的成果,他们立马就会在杂志上进行发表。


而我们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作坊,对于发表论文的述求远远没有他们那么qiáng烈。


所以我们的很多发现,可以不着急发表到杂志上去,留给自己慢慢的研究。


像是手摇煤油发动机的改进方案,我们就一直都没有对外公布。


所以到时候我们的产品出来之后,一定会给人很大的惊喜。


至于被人家抢先搞出来的可能性,则是非常低下的。”


荆木这么一说,劳汉三的心情倒是缓和了一些。


现在的情况确实就像是劳汉三说的那样。


各个书院一旦有什么进度,都很是主动的把自己的论文给发表出来。


更有甚者,直接就通过报社的写手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或者发现发表在了报纸上面。


这么一来,倒是方便了荆木他们这些在旁边偷师的人。


别人有什么新的进度,他基本上都搞得比较清楚了。


但是自己这边是什么情况,人家压根就啥也不知道。


到时候等到量产的产品推出来的时候,大家再反应过来也已经迟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再从各个地方挖一批匠人过来,争取尽快的把能够使用的发动机给制作出来。


一旦我们开了这个头,那么以后我们在大唐工商业里头就算是彻底的站稳了脚跟了。”


虽然劳汉三不懂发动机工作的具体原理,但是他的目光不差。


如今听了荆木的话,他对这个项目有了充分的信心。


这个时候,自然就有必要再加一把火,把事情搞得热闹一点。


……


“太子殿下,大唐邮局遍布各地,是非常好的打听消息的一个渠道。


我准备安排一部分情报tiáo查局的人员进入到大唐邮局。”


王玄武作为情报tiáo查局的负责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管理的力量越qiáng大越好。


在之前,情报tiáo查局的力量,更多的都是集中在长安城及边疆州县、朝鲜半岛和倭国等地。


对于大唐境内的影响力,其实是比不过百骑司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报tiáo查局是一个主外的机构,百骑司是一个主内的机构。


当然了,这个区分肯定不是绝对的。


“大唐邮局的首要目的是要确保各地之间信件的顺利流通。


情报tiáo查局可以在一些信件的分拣中心安chā一些人手,其他地方就尽量少chā手。”


权利是需要平衡的。


李宽如今已经开始接受一部分百骑司的力量了,所以对于今后情报tiáo查局跟百骑司的分工,他自然也是有一些考虑的。


情报tiáo查局更多的时候,还是对外的。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


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拿过来对付内部的敌人。


而百骑司则是监视百官,监察民间的机构,到时候整改一下,尽量往这个方面发展。


除此之外,李宽也准备在警察部里面成立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内部的一些防间谍之类的工作。


反正大唐的情报机构,其他人可能不见得很重视,李宽是绝对不会忽视的。


信息的重要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太子殿下您放心,情报tiáo查局肯定不会干扰大唐邮局的运转的。


只不过那么多的信件从大唐邮局经手,里面肯定有一些目标人物的信件。


我们想通过一些手法提前获取相关的信息,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用处。”


对于李宽,王玄武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隐瞒。


所以他很是坦诚的把自己安chā人员进入到大唐邮局的目的。


“可以是可以,不过如果对方有准备的话,肯定就会在信件上做一些标记。


到时候一旦让人意识到大唐邮局不安全,那么就会带来很坏的影响。


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场景。”


李宽这话,也算是一个提醒。


这些特殊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大家还是要尽量的守规矩,不能乱来。


要不然他们今天可以做出这样的出格事情,明天指不定就可以对李宽下手了。


这自然是任何统治者都不希望看到的场景。


所以说以前的朝代,为何朝廷的不少机构设定的明明不是特别的合理,但是却是能一直的延续下去。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变革的成本或者说是代价太大了。


很少有人能下定决心的。


“太子殿下您放心,这个事情我们肯定是会慎重考虑的。”


听李宽的话,王玄武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做成了,脸上多了一些笑容。


……


襄阳是山南道的交通要地,不仅地理位置重要,经济也是非常发达的。


哪怕是大唐新冒出来很多发展迅速的州县,襄州在大唐的赋税收入榜单里头,也是能够进入到前十名的存在。


虽然只是在十名上下徘徊,但是考虑到李宽折腾出来的那么多产业都跟襄阳没有什么特别关系,还能有这个成绩,就算是非常不简单了。


哪像是后世,襄阳别说是前十名了,前一百名都不知道有没有它。


只能说不通的时代,城市发展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像是华亭县那个地方,现在完全就是一片农田和滩涂地,谁能想到哪里将来会是华夏大地最发达的城市所在呢?


“陛下,这段时间,长安城送过来的奏折数不胜数,太子殿下刚开始的时候还老老实实的上朝。


后面没几天就改成三天一次朝会了,据说最近已经好几天都没有参加朝会了。


这样的监国太子,恐怕会搞出事情出来啊。”


襄阳县衙,如今已经被征用了。


县令彭志安是长孙无忌的人,这次倒也总算有机会在李世民面前刷一下存在感了。


“无忌,太子殿下这段时间其实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我刚看户部的赋税数据,今年一到四月份,长安城的赋税增长幅度创出了新高。


特别是四月份,很多数据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显然是有太子殿下的功劳在里头的。”


房玄龄现在已经不避讳了,直接表明了自己支持李宽的态度。


都这个时候了,还藏着掖着的也没有必要了。


“我承认工商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大唐的繁荣富qiáng来说是有很大的用处的。


但是作为监国太子,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不是仅靠发展工商业就行的。


治理一个国家跟治理一个作坊,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长孙无忌虽然知道李宽将来登基为帝,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想要在李世民面前给他上一上眼药水。


没办法,长孙家现在变得有点落魄,明显是李宽的罪过啊。


至少长孙无忌是这么认为的。


“太子殿下运筹帷幄,哪怕没有每天都参加朝会,也能让朝廷运作的井井有条,这说明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之下,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只要确保这样的发展局面不便,我们大唐必将变得更加繁荣富qiáng。”


房玄龄跟长孙无忌两个人就在那里斗了起来。


一路上,李世民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会劝说一下。


不过到了现在,他就完全不管了。


等他们两个争论的差不多了,李世民才说道:“很多年前,宽儿曾经跟朕提到过三个有利于的说法。


如今他作为监国太子,只要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大唐的繁荣富qiáng,有利于大唐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提高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


朕觉得可以不用拘泥于小节。


宽儿的性格本身就比较洒脱,如果天天让他坐在御书房批阅奏折,也不见得就是大唐的幸事。”


李世民现在已经彻底的看开了,要不然也不会把朝政大事全部都托付给了李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现在就跟一个太上皇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大唐已经开始提前进入到了李宽的时代。


虽然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这个说法不认可,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不认可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个时候,倒不如放宽心,好好的看看大唐各地的情况,看看从哪里去寻找突破口来的有意义。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