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四十六章 惊人的转变温度!王浩:小成果而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六章 惊人的转变温度!王浩:小成果而已!(2 / 2)

新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具体有多少,他也是非常期待的。


王浩点头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测定?”


邓焕山道,“等材料性态稳定了,估计要到下午吧。”


”那我先看看制备过程。”


王浩说完就看起了实验过程,发现确实是按照他说的方向去做的研究,而结果就制备出了新材料。


他仔细对过程进行了分析,也估算出了一个数值,“最低能超过100k!”


这是通过简单分析得出的结论。


虽然并没有完全破解材料制备过程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但他对于理论的理解不是其他人能相比的。


另外,他也有上一次实验过做参照。


这样制备出来的材料超过100k也是很正常的。


邓焕山听到王浩说的话,顿时瞪大了眼睛,他实在是不敢相信,新材料的临界温度超过100k?


这个数字太不可思议了。


哪怕是他亲自参与的研究,也感觉100k的数据很不靠谱,但是听了王浩说的他也没有说什么。


现在就感觉是两人一起对于新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进行预估,邓焕山心里也是很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王浩估计的是对的,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的专业性受到了质疑。


“85k,就不错了!”


“如果能达到90k,简直是不可思议……”


“100k?“


邓焕山还是默默摇头。


很快时间到了下午五点钟,有工作人员做了检测以后,确定新材料性态稳定,就可以开始进行测试了。


新的测试很快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彩继续)


这个测试要比做交流重力实验简单多了,就只是测定新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通电以后不断降温就可以了。


很快数据就出来了。


当温度降低到120k以下的时候,就有人惊呼一声,“转变了!”


“确实转变了!”


“还真是!”


“现在是119k!”


检测仪器的参数就可以读出数值了。


做检测实验的人员也没有想到在120k以下的数值上,就能够检测到超导的转变。


他们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


邓焕山顿时瞪大了眼睛,他猛地向前几步去看了仪器上的数字,“119k”,然后惊讶的张大了嘴。


“119k?“


“真是119k?“


邓焕山深吸了一口气,在转头看向淡定坐着的王浩,满心都被不可思议所充斥。


上午的时候,他还觉得100k以上就已经不可思议,而现在看到的数据是119k,只差1k就达到了120k。


这是什么概念?


阿迈瑞肯那边发布的消息说,集合几千的科学家,努力在三年内制造出120k以上,能用于工业使用的超导材料。


邓焕山很确信他们制备出的材料,是能够运用于工业使用的,只是看材料的颜sè就知道,金属的含量非常高,电流承载qiáng度自然不低。


现在的材料超导临界温度是119k,差不多都可以说是完成了目标。


“所以,这就完成了”


邓焕山微张着嘴,走回去惊讶的看着王浩,“王教授,还真像你说的超过100k,119k啊!”


“这还是我参与的研究,简直……神了!“


“我们这是完成目标了?”


王浩也稍稍感到惊奇,他预估会超过100k,但觉得也不会超过110k,没想到还给自己来了个惊喜。


119k?


他满脸笑容的点头说道,“还不差吧!”


“这个成果可以上报了吧“邓焕山期待道,“119k啊!目标已经完成了,都可以投入工业生产,发布出去肯定震惊世界”


“上报?”


王浩摇了摇头,“只是个小提升,上报什么?我们还没有完成目标,我之前就说了目标是150k。”


“呃……”


邓焕山听的目瞪口呆,他感觉自己的思维和王浩不在一个次元上。


小提升?


之前他们制备出79k转变温度的材料,已经觉得是大提升了,要比国内最高的55k高出24k。


现在可是提升到了119k,比79k又增加了40k之多。


结果……小提升


王浩道,“你可能对我们的基础还是不了解,“1型“元素组合,开发的前景很广阔,150k才是短期目标。”


“119k也是成果,但不要着急,我们还要进行实验,争取下一次再能有提升,超过150k,再往上才会难度高。“


“所以先不要声张,慢慢一步步来。”


他拍着邓焕山的肩膀道,“做研究,一定要有耐心。”


“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嗯、嗯。”


邓焕山摆着一副受教的表情,嘴角却不由得扯了起来。


扎扎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


现在的研究,怎么也和‘扎实,联系不到一起吧?


像是……在飞?


……


当制备出了119k转变温度的超导材料,实验组里的每个人都感觉非常的兴奋。


实验结束后,后续就是做记录、做总结。


这就是实验组的工作了。


邓焕山也开(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彩继续)


始忙了起来,他忙着把实验细节记录下来,督促每个小组都要做好工作。


同时,他也收到了上面的信息,说严士清院士会担任研究中心的主任。


邓焕山知道消息有些担心,他就给关系不错的吴晖院士打了个电话,开口就问道,”吴院士,我认识严院士,但并不了解。他来了以后,不会chā手到实验里吧?”


“什么意思?“吴晖一时间没明白过来。


邓焕山道,“吴院士,我跟你说实话,有王浩教授的指导,我们的研究非常顺利,而且已经有了……小成果。现在就怕突然有人乱指挥,你认识严院士,你给我透个底,说说……”


吴晖脑子里顿时被“小成果“装满了,他发现邓焕山没有直接说明,也没有继续打听道,“你放心吧,在超导材料的研究上,严院士非常专业,而且也不是那种乱指挥的人……”


他说了严士清几句好话,才让邓焕山放心下来。


等放下了电话以后,吴晖想着邓焕山犹豫说的“小成果“,再联系到“王浩“做研究的过往,顿时有点为严士清担心了。


如果严士清还没有正式就职,实验组那边就有了大成果,到时候,感觉就很尴尬了啊?


那就感觉似乎不需要其他人,严士清再过去就职是干什么?


抢功劳?


抢王浩的功劳?


添乱?


吴晖赶紧给严士清打了个电话,拐弯抹角的问他什么时候去西海,还旁敲侧击的说起,应该快一点过去,否则耽误了实验就不好了。


严士清听的点头道,“这不已经是月初了吗?我正在交接工作,月底就过去。”


“你要尽快啊,耽误实验就不好了。”


“有什么实验啊。”严士清嗤笑道,“老吴啊,你就是关心过头了,现在研究才刚开始,估计那边设备刚运过去,而且理论上还差的很远。”


“持续几年、十几年的研究不急于一时,你要知道,我这个年纪,过去了就等于是在那边退休了。”


”呃……也对,你看着来吧。”


吴晖也不好再劝了。


严士清说的也没问题,他已经63岁了,过去西海大学那边工作,研究最少持续几年时间,就不太可能再去其他地方。


到时候,肯定会在任上退休。


严士清拖一下时间就能理解了,他还想留科学院的岗位上一阵子,和老同事、朋友们多呆上一段时间。


走了,可就不回来了。


严士清放下了电话,好笑的摇了摇头,他知道吴晖是关心自己,同时也是关心超导材料的项目。


这家伙就是个急性子!


但是,持续几年、十几年的研究,着急什么?


看《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