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八十四章新的军政和税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四章新的军政和税政(1 / 2)

这些时日,皇帝很少上朝,每天拉着两府相公在他的御书房里议事,从早上到深夜,每日如此,吃饭在这里吃,甚至有时候午休就原地闭目养神,随后又开始讨论。


最终终于讨论出一个结果,用皇帝的话来高度总结:要想富,先修路!废完徭役再废赋!


被皇帝拉在在屋子里强行灌输各种奇葩理念整整半个月后,两府相公们脑袋里的脑回来也有一丝改变了,听皇帝说起来,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基本上得出了半个多月前,皇帝提出的七条:


第一条,摆在最前面的是富国强兵战略,也就是说,要让国库和jūn_duì 强大起来,需要重新定义税收和jūn_duì 制度。


北宋的jūn_duì 制度中有一条很不靠谱的就是更戍法: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


更戍军冠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


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戍军,以三年为期轮换。


出戍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


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


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jūn_duì 战斗力。


好在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


但是,更戍法带来的百年积弊,却并未消除,一直影响到现在。


赵桓的意思是将全国分为几大战区:燕云战区、西北战区、东南战区、西南战区和中央战区。


五大战区各配置有最高将帅,称之为经略使,经略使不再是临时委派,而是长期职务,另配置两名经略副使,协助经略使管理战区。


美其名曰是协助管理,其实是相互掣肘,为何是两名?经略使侧翻一名副使太容易,两名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副使的权力也很大,不是简单的副职,统兵权在副职手中,发兵权由经略使向朝廷申报后,枢密院和皇帝批准可执行下去。


每一个战区配置五军,每一军常备军一万人,每一军下设三将,每一将下设三指挥使,指挥使下有都,以百人为单位。


经略使可根据战事向朝廷申报招募人数,由皇帝与枢密院签发文书后,放开招募。


赵桓这个独断专权的帝王此时才切身感受到发兵权的重要性,在这里面,相权对皇权依然有一定的牵制作用,例如招募与发兵,都必须还要经过枢密院。


到明朝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朱元璋集所有大权于一身。


为了巩固皇帝的实力,皇帝除了是国家最高元首,代天牧民以外,还被授予全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职位,这是赵桓强迫相公们答应的,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五大战区经略使的任命都是皇帝说得算,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也直接听从皇帝派遣与任命。


用史学家的话来说,靖康新政对军政的改制,充满了****色彩,皇帝除了天下共主的身份以外,还有最高军事统帅的身份,这标志着军事主义在大宋的滋长,预示着扩张时代的来临。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