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钱玩家赵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钱玩家赵桓!(1 / 2)

事实证明,在宋朝当宰相是精神压力最大的。


他处处被皇权笼罩,被皇帝限制。


就说段之介去京东路上任经略使一事,就明摆着是皇帝的人杵在那里,以后要怎么治理,就不完全是政事堂发号施令了。


用脚指甲也能想得出来,段之介那个屠夫接下来会在京东路施行什么样的政策。


自此,有官员在私下议论皇帝很有可能会换宰相,理由是徐处仁的手段还是过于温和,不符合皇帝的口味。


但是,参知政事唐恪却一针见血:皇帝本身的性格已经够刚硬,若是再找一个同样脾气的宰相,显然局面是失衡。


如此看来,皇帝是暂时不会撤换宰相,毕竟刚柔并济才是正道。


段之介收到政事堂吏部的任命后,星夜兼程赶往京东路。


段之介去的地方并不是京东路的首府应天府,而是京东东路的青州。


这一次的主要动乱就是在京东东路,羽林前护军已经先行一步,段之介是去善后并且除虫的。


第二天,皇帝一脚睡到下午。


一场夏雨过后,阳光格外明媚。


赵桓起床后,洗漱完毕,穿一身轻薄的白衫,因为天气炎热,将头发都束起来,看着神清气爽。


吃完饭后,皇帝就去巡视了火器营的最新情况。


陈钊俊这厮的火器营练得越来越像样了。


皇帝很满意,在火器营待了足足一个时辰,这一个时辰中,有大半部分时间都是在和那些士兵吹牛逼。


如果某位大臣看到了,一定会感慨,这个流氓皇帝真是有辱斯文。


离开火器营,赵桓转身又去了科学院。


当皇帝到科学院的时候,又换了另外一幅面孔。


他变得彬彬有礼,而且温和可亲,像一个饱读诗书的青年才俊。


说起话来颇为考究,对每一个人都关怀备至。


如果有大臣在这里,也会感慨,这皇帝变脸比翻书还快。


赵桓一边喝着冰镇的清酒,一边像一个朴实的工匠,在和司马琦等人闲聊,双眼放着光,盯着那台巨大的、正在冒烟的钢铁。


准确的来说,是冒热气。


这是非常原始的一版蒸汽机,但实际上,从赵桓要求出第一版到现在,已经改良了四次了。


这半年多一年,司马琦几乎什么都没有做,就在研究皇帝交给的这个任务。


每一个月都会改良一次。


在赵桓的提示下,这一版的蒸汽机,已经有了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节气阀和压力测试的计量,还有离心式调速器,几乎和瓦特蒸汽机一模一样。


赵桓不得不感慨,大宋的能人巧匠着实厉害,他也不过是提醒了一些。


对于赵桓这种机械方面的纯理论派来说,让他动手,是完全不可能的,甚至他连修灯泡都不会修。


好在他这人是个杂食动物,以前读书的时候,什么都看一点,但是精通的几乎没有。


蒸汽机这种东西,还是他在看世界历史书的时候,看到的基础原理。


若不是司马琦这人是一个机械天才,绝对不可能凭着赵桓的描述就能搞出这东西来。


其实,能如此快速迭代出来,也离不开皇帝在科研方面砸了大把大把钱。


就说这蒸汽机,从刚开始皇帝要的时候,他就派人在民间四处寻找与之有关的。


那些人几乎是挖地三尺地找,花钱如流水地找。


短短半年时间,仅仅是蒸汽机的研发,就已经花费了两百万贯了。


几乎是烧钱烧出来的。


这个预算已经严重超出了年前韩公廉提交到周朝那边的数字,为此周朝不止一次去皇帝那里告状。


周朝痛斥科学院胡乱花钱,指责科学院有人在中饱私囊,要求督察院立案核查。


但这事一直被皇帝压着,尽管科学院的账单上的数字越来越大,甚至满朝大臣都怀疑科学院有巨大漏洞。


但在这件事上,刘彦宗却像是又聋又瞎一样,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不知道。


御史台那边也乖乖地,只找几个宰相的麻烦,平日在朝堂对科学院的一些事情闭口不提。


在科技方面,赵桓彻底变成一个金钱玩家,能用充钱解决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


当蒸汽机的热气越来越多的时候,皇帝一边品尝着皇宫御用清酒,一边双眸发亮。


他仿佛在那些蒸汽里看到了大宋的未来,看到了浩瀚的时代步伐。


一旦那一步踏出去,人类的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再也没有人能阻止它的脚步。


没错,他在改变历史,他拉开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工业革命时代!


更加神奇的是,现在科学院所有人都对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


以前对皇帝的态度,是臣子对君上的态度。


现在,出了臣子对君上的态度以外,还有对同行的绝对敬佩!


就像那些搞科研的学生对学术界的泰山北斗的敬佩一样。


在他们眼里,皇帝的脑子里装着太多他们想象不到的东西。


如果不是皇帝在一边指点,那些东西说不定几百年都不可能被制造出来。


对于发明来说,什么最重要?


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最重要!


从无到有不是最难的。


从完全没有概念,到有才是最难的。


这意味着在一片黑暗的海洋中摸索,根本不知道前面有什么。


但是,现在皇帝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他告诉大家,这个东西是存在的,你们只需要按照我说的做。


这个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蒸汽机的原型出来了,皇帝又给科学院一个指示,一个月之后,他要看到蒸汽机车。


他将他脑海中的蒸汽机车描述了一遍,听得司马琦热血沸腾,听得一边的陈规差点就给皇帝跪了。


在科学院装完逼后,赵桓就转身就离开了。


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天天在大宋顶尖人才面前装逼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回皇宫之前,赵桓在东京城的街头从一个卖报孩童手里买了一份报纸。


报纸的头条:天子重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今天的大宋邸报,几乎大部分版面都是说当今皇帝对孟子那句话的理解。


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在皇帝心中,百姓是最重要的,时刻要将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东京城有刊载,意味着全国有邸报的地方都有刊载,包括某一个村子里。


这是从上至下的一种教育认知。


在赵桓心目中,他的基础盘永远是百姓和jūn_duì ,将贵族和地主乡绅的利益重新分配,再通过提高生产力,让百姓有了活路,相信他这个皇帝再如何折腾,普通百姓都不会反。


五天之后,韩世忠的jūn_duì 陆陆续续回到京畿路。


而京东路的动乱被镇压后,随着段之介的上任,掀起了一股腥风血雨。


他仅仅到任一个月的时候,就杀了两百多个人了。


这些人不是富家子弟就是当地乡绅贵胄。


杀的理由也是让人无法反驳。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