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三百七十章皇帝的肩膀!(第四更,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章皇帝的肩膀!(第四更,求订阅!!!)(1 / 2)

也许鲁郡公和魏县公因为隔得远,还不知道情况到底严峻到什么程度。


但济王赵栩却非常清楚,他感觉自己好像已经被刽子手摁在地上了,脖子后面无时无刻都在疼。


宋徽宗赵佶一共有三十一个儿子,赵桓是老大,赵栩是老七。


被赵桓弄死的肃王赵枢是老五。


赵桓有时候觉得,当皇帝也是很痛苦的,例如现在,赵栩跪在外面,一副很可怜的样子,他真的有些于心不忍。


但是,做皇帝,一个合格的皇帝,应该将私情放在一边。


这时,邵成章进来了。


“官家,崇国公求见。”


赵桓抬起眉头来,有些诧异:“他来作甚?”


“陛下日夜操劳国事,崇国公担忧陛下身体,遂送来人参汤。”


赵桓面色舒缓下来,好歹也算是自己的儿子。


赵谌这个人,算不上天资聪慧,但却宅心仁厚,赵桓每个月都会与他谈谈人生什么的。


但赵桓觉得,父子的关系总隔着一层纱。


也许,在赵桓心中,那并不是自己亲生儿子。


或许是因为,赵谌作为长子,未来是要继承帝位的,但赵桓心中却有些排斥这件事。


“让他进来吧。”


门被打开,赵谌手中提着一份汤。


“爹爹。”


“大哥,这么晚了,你还不休息?”


“爹爹日夜操劳国事,我也要向爹爹学习才是。”


赵谌将人参汤从盒子里取出来:“爹爹,汤是热的,是我特意吩咐厨房熬的。”


赵桓脸上露出了笑容:“大哥有心了。”


在赵桓喝之前,自然免不得试毒,这是惯例。


任何一份汤,一碗菜,一壶酒,送到皇帝这里,一定是有人验毒的,即便是朱皇后或者韩晨晨亲手做的,也免不了。


验完之后,赵桓才安心地喝起来。


“大哥,我去年让你了解的大宋道路规划,你了解到哪一步了?”


“爹爹,我已经全部了解清楚,如果将交州到东京城的水泥路修建完成,同样的粮食运输,时间至少缩短一半。”


赵谌如实回答着:“以东京城的富商朱青为例,他的商队,在交州采购粮食,支付给运输队的钱也将至少减少一半,而且这其中还可能因为竞争关系,进一步减少运输费用,如此,东京城的粮价,可以减到二贯每石,比靖康元年,要便宜了一半。若是南方的水泥路全部完成,南方开发成熟,我预估,东京城的粮价,会下降到每石一贯钱。”


赵桓满意地点头。


很多人读历史,只关注战争,只关注政局,关注jūn_duì 。


但还有一样东西也是绝不容忽视的,就是一个朝代的交通系统,交通系统关乎到粮食运输,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例如当年的刘邦定都长安之前,有人建议定都洛阳,因为刘邦那帮手下都是关东人,不愿意进关。


但娄敬和张良却认为要定都长安,长安不仅易守难攻,且沃土千里。


最重要的是,关中的漕运非常发达,与天下连同!


自本朝,太祖定都汴京,也是考虑到漕运的问题,关中因为常年开发,河道拥堵,漕运受损。


而汴京虽然无险可守,但漕运四通八达,尤其是连接了南方,解决了粮食运输这一大难题。


这也是赵桓在朝堂上逼迫徐处仁压缩进度,加快修路的原因。


赵桓愿意在交通系统上砸大把大把的钱,就像在教育和科研上砸的钱一样,甚至更多!


身为赵桓的长子,赵谌是一定要了解这些的。


赵桓又与赵谌闲聊片刻,便道:“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去歇息吧。”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