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三百九十三章越国使者(第三更,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三章越国使者(第三更,求订阅!)(1 / 2)

“陛下,西北统帅,当早做定夺!”


“你是否有适合人选?”


“臣以为,可派种帅前去坐镇。”


“种帅年事已高,西北苦寒,朕怎能忍心他去呢。”


“陛下,西北局面复杂,耶律大石又蠢蠢欲动,如今只有种帅能担此大任。”


赵桓不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沉默片刻道:“容朕想想。”


徐处仁接着道:“关于西南分封之事,交州的旧贵们已经和魏王、越王接上,臣担心对西南局势稳定有影响,特请陛下下令,将交州旧贵全部迁往东京城。”


西南皇城司总指挥使侯世杰早在前天就将消息秘密送回了京师,这件事皇帝比大臣们要先知道。


在其他人看来,这的确是一件大事。


西南局势刚刚稳定下来,封国的国主刚抵达,就搞在一起了,显然立刻使西南局势变得复杂起来,不利于西南的稳定。


“还有别的办法吗?”


徐处仁道:“迁移到京师是最稳妥的办法,交州局势已定,旧贵也无甚作用了,今早迁移,以防养虎为患。”


徐处仁内心深处依然是宋朝的那套保守派,核心思想就是尽量避免矛盾的产生。


但其实,矛盾是无法避免的。


只不过被隐藏起来了。


赵桓觉得,西南的矛盾没有任何必要去避免它。


反倒是要激化它,最好是真腊和占城也加入进来,乱成一锅粥之后,打起仗来更加名正言顺。


“徐相公不必担心西南,朝廷每年拨发大量的粮食供给西南将士们,不是白给的。”


“陛下,去年和今年,因黄河水灾和江陵府旱灾,粮食总量回到了靖康元年,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再支撑任何一场战事了。”


赵桓能够体会到徐处仁的担忧,现在最重要的是求稳,将黄河水灾和江陵府旱灾带来的影响平稳度过去。


粮食现在遏制住了大宋的脚步。


赵桓不以为然,西南不同,打西南和打西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拿下那里,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粮食,一年四季都有。


而西北,除了战略地位重要,粮食的生产并不算丰富。


河套平原虽说肥美,终究是冬天较长。


“徐相公先不用担心西南局势,多催催张浚,让他再运输一些粮食上来,西南翻不了天。”


“是。”


“告诉耶律大石,他要的粮食,朕给他。”


“陛下,不可,耶律大石已经壮大起来,再给下去,就是另一个夏国了。”


“你回他信便是,就说朕给他。”


看见皇帝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徐处仁立刻就知道皇帝就说说而已。


“陛下乃是天子,君无戏言,若到时候不给,怕是会被人耻笑。”


“是大宋的百姓重要,还是朕的面子重要?”


面子这东西,赵桓还是要的,但骗他耶律大石就算是没面子了,那皇帝的自尊心也太强了。


赵桓决定,答应耶律大石一切要求,但就是不兑现,先拖他个半年,半年后,等粮食问题缓解了,就以想念妹夫为理由,让他耶律大石来京师。


他要是不来,就是抗旨不遵,抗旨不遵,还留着做什么。


这六年来,多亏了他耶律大石把金国死死牵制住。


现在大宋兵强马壮,最新一代的火器在今年年底就开始全线生产,明年燕云战区和西北战区将各自投入一万人的火器营。


而且灭夏之后,赵桓在西北还得到了不少好马,若是明年完颜晟要打仗,赵桓完全有底气和金国大军正面硬抗。


管他是完颜宗望还是完颜金兀术。


这种能用武力解决的时候,赵桓向来就不喜欢讲道理。


拳头就是最大的道理!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