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五百零三章被罢免的太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三章被罢免的太宰(1 / 2)

儒家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孔丘他老人家的思想是绝对经典的。


虽说被后来的那些个傲娇子孙篡改得七七八八,但有一点是达成了共识。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一点在古代世界是非常难得的。


这个时代的全世界的统治阶层都将治国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


唯有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一直恪守着孔夫子那句话。


无论底层人民如何拜神、敬神,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化人都是不信的。


至于那些什么“此乃不祥之兆”一类的狗屁,不过是这些心思玲珑的读书人的政治武器。


这一点对国家影响到底有多大?


例如,这一次种师道在攻打沈州的时候突然病死。


除了少部分不想打仗的人会以“此乃不祥之兆”来劝皇帝撤兵以外,其他人都只会认为元帅是真的老了。


人生老病死是常态。


若这事搁在欧罗巴大陆会发生什么?


不得了!


一定是神发怒了,赐死了元帅!


这事违背神的意志的!


赶紧撤兵吧!


全部撤回来!


一个不许留!


陛下赶紧去祷告吧!


向无所不能的神忏悔!


发誓以后再也不去攻打那里!


你看,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区别。


华夏的精英阶层们,治理国家,从来是靠人,靠人的智慧,绝对不是神。


所以,留给赵桓的局面,并不算差。


这不,赵桓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把这些读书人的嘴巴堵死了。


至于某几个在下面跳着说“此乃不祥之兆”的,此时已经被明明白白安排到了去岭南的路上。


即将为那里建设美好家园做贡献。


东京城外一层又一层宏伟的殿宇,错落有致,那些琉璃瓦在阳光下,流动着耀眼的光泽。


一团团繁盛的树枝,将这座初具规模的宫殿,簇拥起来。


大明宫见证了大唐的盛世,被史书铭刻。


而赵桓的紫微宫已经初具规模。


紫微宫靖康三年开始建,它的规模是盛唐大明宫的三倍。


朝廷调集了50万民众修建紫微宫。


其实前唐长安旧宫就叫做紫微宫,紫微宫真实的意思是天宫。


在神话传说中,紫微宫是天帝的居所。


赵桓此意明显,朕之所居,乃四方之最高,统领万物星辰,天朝乃四极之心,八荒皆要来朝拜。


这紫微宫的正中心,有一座高有600尺(200米)的建筑,共有九重,象征着九重天阙。


皇帝在第九重,能看见汴河之水,在朝阳的光辉下,如同一条神奇的光带,从东京城穿越而过。


赵桓已经有充足地财力来修建彰显帝国盛世的殿宇。


有人却在感慨皇帝的穷奢极欲,已经年年征战的劳民伤财。


看着那仿佛要入云端的天阙,甚至有人感慨那是亡国之兆。


就像皇帝执意要征伐金国,元帅猝死一样。


悲观主义者认为,皇帝更应该将国库里的钱免费给到穷人,让天下所有人安居乐业。


几天后,在前线的局势如同波澜诡谲一般的时候,东京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