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1 / 2)

正文


虽然在六年前,皇帝就强迫政事堂搞出一条很短的铁轨,但是那条铁轨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好事多磨,大宋第一条铁路足足修了六年。


但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宋的经济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主要受到了技术、交通、信息传递、人口教育以及传统理念这些因素的限制。


技术的提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能看在眼里改善的就是交通和信息传递,以及人口教育。


当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传统理念自然就变了。


人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不能适应的就会被淘汰,这是不变的真理。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交通和信息传递,都是赵桓要不断加强的。


在春节来临之际,政事堂提交了未来五年的铁轨规划蓝图。


这比公路对大宋的经济更加有利。


第一条是东京到幽州的京幽线,它贯穿了濮阳、大名府、正定镇(石家庄)、真定府、幽州。


将开封府与河北路、燕云路串联了起来。


第二条是从东京到西京长安的,它贯穿了郑州、洛阳,西进抵达商洛后,直达长安。


第三条则是从东京到东都杭州,它贯穿了应天府、徐州、滁州、金陵,最后抵达杭州。


第四条是从东京城到南都广州的,它贯穿了许州(许昌)、汝阳、信阳、江陵、潭州(长沙)、衡州,从衡州进入韶州,抵达广州。


第五条则是从东京城抵达成都府的,这是一条非常难建成的铁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不是说着好玩的。


但依然规划进去了。


而第六条,则是从东京城抵达西南战区,进入广南西路,延伸到交州。


这是一条比京广线还要长的铁路,因为西南多山,所以这条铁路并不直接走西南。


而是先笔直南下,过江陵府和潭州,再进入广南西路,经过钦州,进入交州,一直延伸到九龙江平原。


这可以说是靖康十一年来,耗子最为宏大的提案。


政事堂预计修建成这六条铁路,需要消耗的资金将达3亿贯钱。


一贯钱等于465元,如果这样来换算,需要1395亿元。


而这六条铁路为大宋带来的经济效益,则远远不止3亿贯,它对未来三十年的运输都起到了质的改变。


赵桓愿意拨这笔钱去完成这件事。


只是,督察院怕是有得忙了。


如此庞大的一笔钱要拨发下来,不止有多少人兴奋得睡不着觉了。


战略的规划做到位后,通常狗屎一样的执行就能把事情迅速搞砸。


总之,皇帝的刀子已经磨好了。


那个狗日的敢在这里面贪得无厌捞钱,就送他全家去见阎王。


这种利国利民,利在千秋的事情,是决不允许有任何差池的。


朝廷的铁路规划一出来,几乎整个大宋的商人们都闻风而动。


这件事牵连之广,几乎覆盖了大宋当今主要的州府。


当年的杨广挖一条运河都动用了上百万人。


如今,虽说技术进步了,但六条铁路,这调动的人数,怕是没有个三百万也有两百万了。


大宋铁道司已经紧锣密鼓再筹划着各地的人员招募计划。


大宋邸报也对铁路提案一事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


百姓们对铁路的认知并不深刻,只是看着热闹。


但这一年的大宋,已经有不少专门研究经济的学者。


他们一致认为,朝廷在做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皇帝的远见当今无人能敌。


朝廷的铁路在民间的商人圈子里炒的沸沸扬扬。


同时,广南新府的港口也受到了许多人关注。


已经有第一批商人出发,将货物运输到注辇。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