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女生>诸天普渡> 第217章 金刚破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7章 金刚破戒(1 / 2)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lv5)等级+1,意+10,智+20,愿力-3200】


【修为:593(体350+3,智40+3,意58+3,气148+3,技81)


【领悟武学《六神诀》(少林精研版)(上品绝学),愿力-3000,当前等级为lv0/9】


【愿力:30672】


“……”


知道《心经》可以增加“智”和“意”,没想到5级之后升一级就能增加这么多。


陈亦感受着脑海里涌入的信息。


这竟是一门全能的武学……


是内功,是招式,也是心法,可以化入任何武功的心法,举手投足都可威力倍增,内蕴玄奇奥妙。


别说双倍愿力,再加一倍都赚呀!


陈亦很想直接就点满。


令人懊恼的是,剩下的愿力看着多,但点满一门绝学就要38500,再翻一倍……


早知道之前就不融合了……


该死的八部龙神火!


算了,练功修行这种事陈亦也算习惯了,大不了花多点时间罢了。


至于愿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遇到难以逾越的瓶颈再使用就是了。


这门六神诀与其说是武学,其实倒不如说是以武修佛的一门绝妙经典。


如果仅只把它当做一门武学,那是绝对练不成的,就算强行练成,也会越走越歪,达不到最高境界不说,反而有极高的概率把自己练坏了。


俗称,入魔。


撇开其中的武道,六神诀其实是修的佛门“四谛”圣法。


佛门中有种说法,佛陀乃是因证悟“缘起”而成佛。


所谓“缘起”,就是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各种因缘而成,此理即为缘起。


任何事物都是因为各种条件的相互依存而处在变化之中。


谓一切有为法,皆待缘而起。


是宇宙、众生生一切万法生灭的定律,是佛陀证悟的世界根本法则。


佛经中记载,因此法艰深难证,佛陀在初***、第一次讲法传道时,便以大法宣讲解说众生生死流转与解脱的缘起之道。


这就是“四圣谛”,是佛陀专为众生所讲证道大法。


所以“缘起”其实是佛陀自证之法,而“四谛”便是众生证道之法。


说得通俗点,都是证道大法,前者高端,后者通俗。


谛,为不颠倒、真理这意。


四谛,即为苦、集、灭、道,四条真理大道。


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圣贤。


简单地说,六神诀的主诣,便是期望以四圣谛之法,修得佛门三乘圣境。


所谓三乘圣境,是已得道者的称谓。


第一乘,就是空寂老和尚之前见他念经时脱口说出的“声闻之境”。


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


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


简单地说,达到声闻之境,已可称佛门圣者,能断除自身贪嗔痴等迷情,也能以佛道之声,使人断除贪嗔痴念。


声闻之境,绝对已超脱凡俗,达先天之境。


而先天之境,却未必能达声闻之境。


陈亦离着这种境界还差得远,不过是神通让空寂老和尚误会了而已。


第二乘,是缘觉乘,第三乘为菩萨乘。


前二乘都是自身可以成就的境界,以度自身为主,所以也称小乘。


第三乘却是度脱一切,所以叫大乘。


陈亦是不相信六神诀真能让人明悟四圣谛,达到这种佛的境界。


不过其中的蕴含的佛理确实艰深奥妙无比,修练圆满,入声闻之境应该不是不可能。


陈亦感受着脑中刚刚“领悟”的六神诀精义,索性盘坐在墙壁之前,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墙上的六神图。


上面的每一尊神佛,都蕴藏着一种大法。


所谓四谛,


苦,是指众生生具诸苦;


集,为诸苦根源,贪、嗔、痴三毒;


灭,意指断灭三毒;


道,乃断灭三毒之法。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