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侯门医妃有点毒> 第404章 做京城最大的包租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4章 做京城最大的包租公(1 / 2)

顾玖画了一张超级大饼。


少府家令因此激动得目眩神迷。


之所以还没有松口,只因为还缺少了最后一击。


顾玖提到最现实的问道,“老祖宗也投了钱到这个项目里面。如果少府不肯贷款给流民买房,南城门外的房子是不可能卖出去的。


房子卖不出去,别说钱生钱,本钱都要亏进去。老祖宗也不希望看见自己的养老钱变成一间间房子却卖不出去吧。”


少府家令吹胡子瞪眼,“你是不是早在这里等着老夫?”


顾玖抿chún一笑,“老祖宗误会了。我可是一心一意替老祖宗打算。”


少府家令哼了一声,“罢了,此事老夫会慎重考虑。只要陛下首肯,少府会抽出一笔资金专款专用,让居者有其房。”


“老祖宗真是在世菩萨。千万小民都会记得老祖宗的功绩,为老祖宗立生祠。”


“千万别搞这些虚的。”少府家令连连摆手,“老夫只求身后名。”


顾玖了然一笑,“晚辈知道了。定不会让老祖宗为难。”


少府家令并非真的不想老百姓为他立生祠,而是忌惮天子,怕天子多疑。


所以才说只求身后名。


顾玖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做犯忌讳的事情。


她起身,躬身一拜,“一切就拜托老祖宗。希望能尽快听到老祖宗的好消息。”


少府家令点点头,“你回去等消息吧。”


顾玖告辞离去。


等到少府开始放贷,就可以正式开展流民搬迁计划。


……


二壮亲自带着伙计到乡下收购家禽牲畜。


乡农们都很朴实,朴实到只认现银。


什么四海商行,管你多大的背景,多雄厚的财力,统统没用。


没现银,一只jī也休想带走。


二壮也因此受了不少罪。


他想不通,为什么要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亲自拿着现银去乡下收购家禽牲畜,为乡农们增加收入,可是乡农们并不感激,反而处处提防。


看他们的眼神,仿佛是看骗子。


当真金白银摆在乡农面前,乡农们依旧没减少警惕性。他们一把抓过银子,确定是真的,然后小心翼翼揣在怀里。


一次又一次,二壮带着伙计们,拿着现银十里八乡刷脸,刷了一个多月,才真正获得乡农们的信任。


这个时候,二壮告诉乡农们,他们可以将牲畜家禽,家里的米粮蔬菜水果拿到京城南城门外市集,找四海商行。


只要东西没问题,四海商行全都收,而且都是现银结算,绝不拖欠一文钱的货款。


看着乡农们浑浊的双眼,二壮不知道自己一个多月的努力能换来什么东西。


直到两天后的凌晨,天蒙蒙亮,太阳还没出来,商行的大门也没开。


然而商行门外已经是人声鼎沸。


伙计开门一看,好家伙。


乡农们赶着猪羊,挑着蔬果,打着火把连夜来到市集上,要将家里的多余的产出全部卖给四海商行。


得到消息赶来的二壮,看着热情的乡农,看着他们眼中流露出的信任,比做成一百万的生意还要兴奋。


因为他知道,这份信任太不容易了。


乡农们朴实是不错,朴实的同时又极度排外。


他们的产出,只卖给本乡本土认识的人。


即便知道价格被压得很低,也没人想过要去外面闯一闯,重新找个买家。


这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乡土意识。


老人们口口相传,告诉他们,只有本乡本土的人才值得信任。外乡人都是坏人,都是骗子。


这样的情况,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也在重复上演。


所谓“杀熟”不就是这么来的吗,地域歧视不也有类似的原因吗。


叫乡农们主动挑着东西到京城来卖,不好意思,没有熟人,他们干不来。


但是二壮和伙计们做到了。


他们用顾玖教的办法,用现银和频繁刷脸,获取了乡农们的信任。


让这些山坳坳里面的乡农们,第一次鼓起勇气,走出那一亩三分地,来到天子脚下。


“谢谢!谢谢!”


二壮此刻只想说一声谢谢。


因为这份信任太难得了。


他虽然不知道顾玖这么做的深意,但是此刻,激动的心情让他不后悔这一个多月的努力。


知道京城上百万人口每天吃的jī鸭鱼肉蔬菜水果是怎么来的吗?


皇宫有皇庄专供。


大户人家,有自家的庄子供应。


平民百姓,吃的则是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甚至是四道贩子五道贩子贩来的。


这些二道贩子,三道贩子,通过本地人从乡下收购了家禽牲畜,蔬菜水果后,再运到京城贩卖。


京城居,大不易。


不仅仅是因为京城房价高,还因为京城物价高。


难道就没有当地乡农直接挑着自家的产出到京城贩卖吗?


有!


还有不少。


但是比起上百万人口的吃喝,本地自耕农所提供的农产品数量不值一提。


就像现代社会,去菜市场买菜,有几个是本地农民自产自销?


恐怕没有吧。


本地农民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十有九八也都是买给二道贩子。由二道贩子分销到各个农贸市场。


在现代那个交通通讯如此发达的社会,农副产品种植户都无法取代二道贩子,三道贩子。


更何况是在交通不便,通讯更是严重滞后的古代。


整个京城的农贸市场,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给垄断了。价格自然也是居高不下。


至少比起成本,京城的菜篮子价格是有点高的。


但是当乡农们主动挑着自家的蔬菜水果,赶着猪羊jī鸭,来到位于南城门外集市上的四海商行的时候,京城的菜篮子格局终于有了改变。


四海商行直接从乡农们手中收购家禽牲畜,蔬菜水果。价格自然比二道贩子们给地价格高。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四海商行的农副产品直接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品质杀入市场。


一开始受惠的,只是住在附近的流民。


随着本地工匠口口宣传,京城的小家小户的主妇们,不辞辛劳,情愿多走几里路,提着篮子也来到城门外的集市。


价格低廉,品质有保证农副产品,随着一传十十传百,扎实的口碑效应,短短半个月,南城门外的集市,每天从早到晚,都被人给挤得水泄不通。


“优惠大促销,优惠大促销。五文钱,二十颗jī蛋。”


“一文钱两捆大白菜,快来买啊。晚了就没了。”


“最后一千斤猪肉,需要的到这边来排队。”


集市上,吆喝声此起彼伏。


一排新修的房屋,被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子给挤满了。


“不要挤,不要挤,都有啊!”


伙计们嘶声裂肺,拿着铁皮喇叭,嗓子都快要吼哑了。


除了本地主妇们,一些手中有了点闲钱的流民妇人也加入了争抢中。


最初,流民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京城最低廉的农产品。


等到本地妇人蜂拥而来,流民都是一脸懵bī。


我靠!京城本地人也用抢的。那我们也抢吧。


这两帮人,泾渭分明,却又挤在一起抢着同一块肉,同一板jī蛋,或是同一只母jī。


在这场轰轰烈烈地抢购大cháo中,一家粮油铺子默默开业。


他们卖的不是jīng米,而是糙米,糙面,麦子,还有北方极为少见的玉米面。以及麦麸,米糠,菜油,不知多少道的酱油。


总之,都是一些低廉的农产品。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