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侯门医妃有点毒> 第885章 消息灵通的崔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5章 消息灵通的崔七(1 / 2)

“甲壹归档!”


“好嘞,甲壹归档!”


伙计们用箩筐装着一千份登记完整的档案,以及竹片,运送到档案室。


高高的档案室,书架快修到了房顶。


伙计们按照序列号,将每份档案放在甲壹室。


“都放好了吗?”管事走进档案室问道。


“都放好了,也检查了一遍,都是按照序列号排,没有出错。”


管事拿着检索用的册子,随意抽查,很容易就从书柜里面找出了要找的档案。


不错,不错。顺序没乱就好。


“放了药吗?”


“放了药包。保证虫子老鼠都不敢来。”


档案储存,最怕虫蛀以及老鼠啃咬。


所以要经常更换驱虫驱鼠的药包。


管事指着房屋吊顶,“那里面的药包更换了吗?”


“这就去换。”


几个伙计搭着梯子上了吊顶,更换放在里面的药包。


忙活完了,伙计问管事,“那些外地的股民,领分红的时候,怎么查他们的档案?万一有人冒领怎么办?”


管事说道:“这事不用你们cào心,上面早就想到了。陈总管这些年一直在外面跑动,已经跑到了江南,手头上捏着大把的资料。不是我吹,查个人,我们四海比地方官府的效率还高。”


陈二壮领着差事,深入广大乡村,推行乡村农业经济。


跑完了京畿每个县,每个乡,每个村,一路南下,已经跑去了江南。


凡是四海农业合作商行的伙计到过的地方,别管多封闭的乡村,伙计们都能将村子里的情况摸个底朝天。


人口,人名,各家经济情况。


当地风俗人情,土地肥瘦,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等等情况,全都有着完整的记录。


这些记录资料,全都在四海的“内书房”资料库,分门别类存放。


四海农业合作商行,配合其他商行合作商,将买卖深入乡村。


对这些村镇,进行着持续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准确的掌握着这些村落的人口变化,经济增减。


这些资料看似繁琐,对于官府来说,太宝贵了。


当年先帝还在的时候,顾玖透露过一点边角料。


文德帝登基后,关于人口统计这一块的信息,顾玖是半点没透露。


皇孙同皇子的待遇,总归是不一样的。


陈二壮这几年都不在京城,恐怕很多人都已经忘了四海肉菜店当年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忘了京畿乡村市场的开发,全是沾了四海肉菜店的光。


四海内部人员,也从不主动提起这一块。


时间一长,就没人议论。


大家只关心四海肉菜店每天价格波动,不再关心这些肉菜从哪里来。更不关心记忆中贫困的乡村如今又是怎么一番面貌。


但是有一个人关心。


王学成的老家,在京畿最偏远的山区里面。


他们村,在整个京畿都属于最穷的那一撮。


他们家因为他父亲有一门木匠手艺,日子还过得去,在当地就算是少有的富户。


若是放在别的地方,只能算勉qiáng解决了温饱,根本称不上富户。


王学成请假回了一趟老家。


他是切实感到了老家的变化。


通往村里的路拓宽了一倍,靠镇子这一截路,还铺上了水泥。


村子里,以前就他家,还有里正家里,修着砖瓦房。


如今,村里多出了好几栋砖瓦房。


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养着jī鸭,山上种着红薯。


红薯可以用来酿酒,还可以当做口粮。


这是一个贫瘠的村子,靠着种红薯,种药材,搞点家禽养殖,日子渐渐火红起来。


日子好了,大家都想着翻修翻修旧房子,打几件新家具。


王家父子,身为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匠,接到的木工活也随之增多。


所得收入,足够一家人吃穿住用。


王家父子三人,一手木匠手艺,也多了不少活计。


然而,这个村落依旧保守闭塞。


京城炒得沸沸扬扬的寰宇运输招股一事,在这个小山村,在王学成请假回来之前,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王学成说了买股份的事情,王家人都沉默不语。


他们的态度出奇一致:钱,捏着在自己手里头那才是钱。放在别人口袋里,那还叫钱吗?怕是整夜整夜都睡不好觉。


什么股份不股份,那都是糊弄人的玩意。


摆摆手,不买,不买,完全没兴趣。


家人如此保守,完全出乎王学成的意料。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