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侯门医妃有点毒> 第1080章 皇帝皇后的决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0章 皇帝皇后的决心(2 / 2)

条条框框甚多,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公告一出,瞬间让整个天下都沸腾起来。


大街小巷,秦楼楚馆,茶楼酒肆,全都在讨论新的土地法。


报业司第一次大规模出动,要求天下所有报纸刊登土地法和奴仆法条例,并且刊登条例释义。


同时三和快递,少府钱庄,四海肉菜店,等等商业机构,也加入了这场宣传大战。


他们深入穷乡僻壤,深入山沟沟,同当地村民解释新的土地法。


以免有人借着信息差,浑水摸鱼,胡搞瞎搞。


各家报纸都推出专题报告,连做三个月的专题不成问题。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三个月,所有的新闻都要为土地律法让道。


千百年来,人们最最珍惜的是什么?


不是生命,而是土地。


上至皇帝,朝廷高官,下至乡农小民,都在为了土地奋斗。


皇帝要开疆拓土,占领更多的土地,或是守住祖宗打下的疆土。


朝廷高官要为家族背书,大肆购买土地,越多越好。


小家族变大家族,大家族变豪族,豪族变世家,世家影响朝廷……


这是一条无限上升的通道,没有人愿意舍弃。


乡农小民,早出晚归,辛辛苦苦,无非就是想买几亩土地,为孩子们攒下一点家业。


就连大商贾们,赚不完的钱,还不是一直买买买,买进足够多的土地。摇身一变,从商人变成地主士绅。


现在,大周不限制商人子弟科举。


只要身份是良民,别管士农工商,都可以参加科举。


甚至连宗室子弟都可以参加科举。而且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考出了七八个秀才。过几年说不定还能考出几个举人进士。


也就是说,商人已经没必要改变自己身份。商人的身份不影响孩子科举。


但是依旧有很多商人沿着祖宗的习俗,在买买买的道路上狂奔不止。


这么多人买入土地,必然要有同等面积的土地卖出。


土地哪里来?


只能从小民手中卖来,夺来,或是侵占,或是bī迫……


总之,每个王朝到了中后期,都避免不了土地从小民手中脱离,集中到权贵富人阶层。


如今朝廷突然颁布一个土地律法,伴随着奴仆法,一下子就掐住了肆无忌惮购买土地的口子。


买啊!


尽管买!


新的土地律法,不好意思,不是户部在执行。


买了大量土地,想要免税,不好意思,找错人了。出门右拐找少府。


户部一群弱jī,利益勾结,同地方豪族牵扯不清。让他们课税,丈量土地,等于是新的土地律法刚刚颁布,就被废掉了一半。


皇帝和皇后,通过各种手段,加上一定的利益妥协,新的土地律法职责,全归少府。金吾卫和内侍省配合。


过去那个只限于后宫的内侍监,摇身一变,成了内侍省。


规格提高,编制增加,内侍省已经提前招了一大批待业的举人进士,还有术数突出的秀才。


除了秀才,招进来的举人进士,统统给了朝廷正式编制,拿着朝廷薪俸。


问一问招进内侍省的举人进士的心情。


心情就是痛并快乐着,时不时很美好。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权力!


配合如此大的项目,牵涉各方利益,可想而知,内侍省将背负天下最大的骂名,成为名副其实的背锅侠。


皇帝和皇后推出内侍省,估摸着就是用来背锅的,真是深谋远虑啊。


内侍省的人,心甘情愿背锅。


替皇帝皇后背锅,那可不是一般人,得入得了皇帝皇后的眼,得手中有权才有资格背锅。


内侍省背着这么大的锅,权力可想而知,也是蹭蹭蹭,少说上涨了三成。都敢朝少府伸伸手指头。


少府的邓存礼,二话没说,提着砍刀,就把内侍省伸出来的手指头给砍了回去。


胆肥了!


还敢朝少府伸手。


叫你知道点好歹。


内侍省捂着被砍的手指头,哎呦哎呦叫痛,还只能偷偷叫痛,不能当着人叫痛。


憋屈啊!


那也得忍着。


跟在少府pì股后面,指那打那。


新的土地律法最难的就是一件事,课税!


户部和地方官府,面对地方豪qiáng,世家大族,大部分时候都是一群弱jī。


新的土地律法,用猪脑子想都知道,主要是限制地方豪qiáng和世家大族。


小民根本没实力购买一百亩土地。


让地方官府找豪族课税,怕是还没上门,就被打了出去。


所以,皇帝和皇后,特意将推行新土地律法的任务交给少府,让内侍省和金吾卫配合。


这个配置,代表了皇帝和皇后推行新土地律法的决心。


再想肆意购买土地,区区八九十人的小家族,就拥有几百顷的土地,甚至几千顷土地。行啊,加倍课税,一直加倍到十税九。


当土地不能带来利润,反而成了负担的时候,倒是要看看,谁还敢肆意买进土地。


不服?


放金吾卫!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