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2 / 2)

十比一……


这就是传说中的贫富差距……


算了,狗不嫌家贫,妻不嫌夫穷。她还能怎么办,凑合凑合收了呗。


珍珍眼泪汪汪点点头,然后阿灵阿赶忙凑上去,围着李念原“舅爷爷长”、“舅爷爷短”,请教他“做生意”的一百零八招。



阿灵阿近日在李念原这里感受了十二万分的贫富差距,腊月江南开始用暖炉的时候,内务府督办南巡的官员抵达清江浦。


此次派来的倒是个老熟人,内务府郎中曹寅。


曹寅的父亲曹玺生前是江宁织造,曹寅来江南为康熙布置南巡事宜可谓熟门熟路。他一到清江浦,先见了漕运总督傅达礼,接着和傅达礼一起南下扬州拜访阿灵阿。


曹寅此人和弟弟曹荃外貌有五六分相似,也是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但比起曹荃那个黏黏糊糊的风流公子整日不学无术,阿灵阿和曹寅接触两次后觉得他是一个实干派,怪不得后来能得康熙信任在江宁织造这个肥差上一坐二十年,也怪不得康熙选了曹寅而没有选乳母孙氏的亲儿子曹荃。


比如他沿江坐马车缓缓而来,一路边走边画,到了清江浦已经把从京城过天津卫到德州,再从德州到清江浦的线路一一探明。


哪里能暂时征收做行宫,哪里能请圣上游览,哪条道更平缓便捷又安全,在他到清江浦的那一刻已经勾画的明明白白。


这样交到江南官员这里的事无非就是钱和人。


人倒是简单,八旗有绿营驻扎在各省,沿途安全由各地将军和布政使出人出力。


倒是钱,曹寅刚到还犹疑半日不敢开口。要知道虽然康熙给他的旨意是一切从简,要不扰民不铺张不奢靡。


可皇帝老儿平日里就是打个喷嚏内务府也能记十两银子,南巡再俭省,出京从嫔妃皇子到奴才保母最少最少也要上千人,而每个人每天只要醒过来就要花钱。


阿灵阿心里快速算了算,每天每人用炭用水用船用车加食物至少花掉十两,康熙爷自己还不能按照这个标准来得至少翻一百倍。


所以整个南巡一天的花费至少两万两起,这还没算皇帝出巡要给地方的赏赐、给沿途寺庙的香火钱、给地方学政的恩惠。


最后,曹寅轻轻比了个“一”,意思说得要一百万两。


这时候阿灵阿心里直接骂了一句国骂,就算他再会挣钱,也没康熙会花钱。怪不得古往今来那么多造反的做皇帝梦,做皇帝可不是就是一个爽嘛!


他爽,苦的就是阿灵阿这种要凑钱还要干活的。


幸好他早早有准备,李念原自从知道自己和爱新觉罗“血脉相连”后,天天盼星星盼月亮想见见“孩子”。


阿灵阿让珍珍左手提着京城来的熊掌,右手拎着李氏写给他的信,去李念原那里溜了一圈。


回来后,扬州四大盐商就把这点银子基本给曹寅凑齐了。


曹寅本来以为凑银子的事情在江南会被推三阻四,没想到才到江南十日就万事齐全。


他欣然说:“早就听说小七爷能干,果然是不一般。”


这时珍珍身披银红披风揣着一个金暖炉踏雪归来,雪色佳人配红梅看得阿灵阿心神一颤,不由自主说:“是我福晋不一般。”


阿灵阿那小骄傲的表情看得曹寅无奈一笑,他在京城就听说过小七爷惧内,此回一见果然如此。


珍珍进屋见到曹寅轻轻一福,然后就要留他和阿灵阿继续说话。


倒不是珍珍要避嫌,而是曹寅是她那个姑父曹荃同父异母的兄长,看见曹寅她就想起那个恶心的曹荃浑身不自在。


曹寅这些天常常到阿灵阿府上,这已经是第三回 珍珍见他就躲了,他于是说:“七福晋怎么见到下官就躲?”


见曹寅察觉,珍珍讪笑了一下。


曹寅又说:“可是因为我那个弟弟?”


珍珍又讪笑了一下。


曹寅无奈叹气摇了摇头说:“让七福晋为难了,我替嫡母与弟弟向您致歉。”


珍珍愣了愣,看向阿灵阿。


阿灵阿出声替她解围问:“曹大人这话如何说起?小曹公子乃是我两的姑父,从亲辈论,我们也该唤您做长辈的。”


曹寅抬手摇了摇,面上也有几分尴尬,“我曹家心术不正,过去让老夫人和七福晋都为难了。我父亲生前也知道,只是发作不得。”


他一番自我批评,弄得珍珍愧疚起来,她连忙说:“曹大人别这么说,萨爷爷家和我家也只是一族,这些年来往少了,我阿奶早就忘记过去的事了。”


两人一来一往,化解了因曹荃存在的尴尬,曹寅于是说有京城送来的点心,问两人要不要用点解思乡之情。


阿灵阿和珍珍思念京城种种唯独不思念京城的实物,但曹寅说了他们也乐得接受,于是下人端了京城的奶酥、鸡油饼、火腿饼和桃酥来,三人边吃边聊边看雪耗去了一个下午。


待阿灵阿反应过来时,小饕餮珍珍竟然已经默默把饽饽都吃了个精光。


阿灵阿皱眉小声说:“你怎么最近这么能吃?”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