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回到古代当夫子> 第126章 大比第一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大比第一步(2 / 2)

第一次感受到兄弟之情的四皇子红了眼睛。他心里其实也明白,这都是因为他离开了京城,也就是退出了皇位争夺,才会让诸位兄弟念这份情。可就算他留下,跟傅先生说的一样,他根本就没一点半点的希望去争夺圣人的那个位置,还不如退而求其次,哪怕日后真在西域呆不下去了,回来中原也能求得个逍遥王一类的封号。


并没有在驿站耽搁太久,四皇子的队伍很快就继续出发。


在他们身后远处的高岗上,圣人骑着马,领着几位亲近的大臣,远远的目送四子离去。傅子寒也在这个队伍里,不过是站在最末尾的位置上,隔得远了些,没有千里镜的帮助,他连四皇子的身影都看不清楚。


“傅爱卿,之前让你派去的人,可已经出发了?”


“出发了,如果没有意外,此时已该到边关。估摸明日就能收到消息。”


圣人点点头,再看了几眼之后,果断的调转马头往宫里跑去。


他跟四皇子之间实在没有太深的感情,送他去木鹿城就是他最大的仁慈了。如果让四皇子留下,结局只有两个,其一是彻底的遁入空门,其二就是死于兄弟之争。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条极为凶险的路,圣人心里也没什么底,只能尽量给四皇子做个妥善的安排,让他自听天命了。


时间就这么一日一日的过去。


送走了四皇子之后,其他几位皇子每一旬会来找他一次,听他讲讲大宴朝外面的风土人情,还有就是傅子寒编撰的那两本书上他们不解之处需要寻求解答。


三月的时候,《幼学》一书基本已经闻名天下,特别是蒙童们,差不多人手一本。


这个时候傅子寒的文名几乎可以说天下皆知,但是地位也不是太牢固。毕竟《幼学》的实际运用才开始,起码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而与此同时,傅子寒已经开始着手编纂《增广贤文》。这一本书需要考究的东西更多,傅子寒几乎什么都顾不上了,全身心的投入到查找史料和民间文学中,连自家的几个孩子都有些顾不上,更不用说文昀他们几个年长的。直接被傅子寒拒绝上门,让他们好好在太学和国子监读书,若是有不懂的,就去四门求教文老先生。


家里的内务有静姝帮着尹珂打理,外加三个小的已经能随地爬了,自有乳母嬷嬷和丫头们照顾,也不需尹珂费太多心神。


静姝虽不解父亲为何突然如此花费心神精力去弄这些,但她隐约能猜到父亲是另有打算,所以哪怕有些吃力,还是努力的为父亲撑起了这个家。


尹珂自己知道自己的弱点,也不会去给静姝和傅子寒添乱,每日只守着自己的小院子,看着三个孩子,其他夫人的邀约一概婉拒。


倒是静姝中间出去了几次,大部分时候是跟着柳夫人一起。毕竟已经开始走下聘的流程了,略有点出格也不会让柳家说闲话,更主要的是柳夫人凶名在外,那些夫人小姐们多是背后酸几句,没有一个人敢当着柳夫人的面指桑骂槐。国丈家的事儿到现在圣人都没有责问过柳家一句呢!


四月末,大儒齐聚江淮一带。天下书院大比就从这里开始。


书院大比并不全是让学生们上阵比试,还有夫子之间的辩论和讲解,甚至作诗画画等才艺也可以展示出来。


严格来说,官学是不会参与进来的,而评判也多是当世大儒和国子监的有名博士。当然,在不严格的时候,官学的夫子和学生也能用个人的名义参与进来,只是这样的难度会大很多,可一旦出名,那也就真正的出头了。


傅子寒就是选择的后一种方式,加之他事先就辞去了四门的教导职位,只挂了个工部的虚职在身上,所以他的参与,倒是让评判的大儒们纠结了好一阵,最后才同意他参加进来。


也因为傅子寒的先例,这一届的大比,官学里自认还不错的教谕博士等人也都以个人的名义参加了不少,也让其他书院的人暗恨在心。


毕竟民不与官斗,多少官学的人都会占一点便宜,这几乎是公认的潜规则了。


但就在大比开始前的三天,儒学大家钱家的家主提出要先审核官学的参与人员的资格,若是连个文集都没有的,还是别出来丢人现眼的好。


此言一出顿时官学的人群情激奋,毕竟能出文集的人不少,但多是些诗词歌赋,再就是游记,都是以没有出仕的人为主。而官学的教员一般都有官职在身,出书的人极少,这一条就拦下了大部分的人。


筛选之后,连傅子寒在内,官学有资格参与大比的,只剩下区区七人!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