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一品女状元> 第14章 书院深深深几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书院深深深几许(2 / 2)

排队等待的人都好奇,时不时伸头出去看看前面的是怎么做的。婉淑也不例外,这可是她最紧张的一个环节。


只见一公子将手中的官籍递了过去,又站定等着搜身检查。


婉淑冷汗直流,里层的襟衣都湿透了。王臻站她身后,看着她这样,忍不住安慰:“梁兄弟不必紧张,我等光明正大,万万不可能挟带的,只是验一下身而已。”


婉淑点点头算是回应,心中却想只是验一下身,说得轻巧,要是验出自己的女儿身,说不定明天的太阳都见不到了,甚至今晚的月亮都见不到了。


这话也只能是自己想想罢了,看着马上到自己了,婉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和王臻陆宁换了个位。


二人本来就觉得婉淑年纪小些,让她站前面,没想到临了临了,婉淑却又要往后去了。


不过二人也没多想,只觉得婉淑经历的世面不够大,太过紧张所致,兴许看这二人验完身,他就会好点。


好不容易到陆宁了,只见他双手将官籍递上,然后展开双手和双腿,等待查验。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陆宁就检查完毕了,王臻亦然。


婉淑颤颤巍巍的将官籍递了过去,学着先前人的样子站定,只见斋长把官籍打开看了一眼,又扫视了婉淑一眼,便说可以了。


婉淑以为自己听错了,还站在原地未动,只听斋长又说了句:“梁晚书,可以了,记得考完试到我这里取回官籍。”


“谢过斋长。”婉淑忍住内心的狂喜,像斋长施礼道。


她没被搜身,真的没被搜身?婉淑重重掐了自己一把,这不是梦。


她走向一旁等她的王臻和陆宁,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她后面的那人没逃过搜身。


连老天爷都在帮自己,婉淑想一定是这样,一改刚才的愁眉苦脸,兴高采烈的往内堂去了。


王臻和陆宁看见婉淑如此反常无奈的相视一笑,我们也紧张,可没像他这样的,验个身有什么,最重要的是里面见真章。


内堂设了五个考场,守在阶梯下的几位学长,拦住了三人,问道:“你们是一起的?”


三人点头。


“你去甲,你去乙,你去丙。”学长很快将手中的竹签(类似现在的准考证)递了过去。婉淑被分到了乙,王臻在甲,陆宁在丙。


看来这古代对作弊一事管得挺严,认识的都不能分到同一考场。


三人于是约定考完了在斋长那等,反正要去取回官籍。


婉淑进了乙室,只见里面设了四列座位,每列设七套桌椅,后三排已经坐满了人。


婉淑在第二排寻了个靠窗的坐下了,天气炎热,靠窗的更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不至于让自己头脑发昏。


坐定后,婉淑开始慢慢研磨,为一会准备着。


考试的人陆陆续续的进来了,有些进来看到后面的座位被占了,心里有些小失望,唉声叹气着。


反正考的都是一样的试题,一样的时间,婉淑不明白这些人怎么想的,坐前坐后不都一样吗?


坐了二十人后,一位白须花发的夫子拿着卷轴进来了,只见他在台上站定,看着空空如也的第一排无声的叹了口气。


“今天的试题是《论语》,各位学子请各抒己见,讲一讲这‘问’字。”


边说着他边将卷轴打开挂在了右边角落的架子上。


问?学问?问题?问答?发问?……


信心满满的婉淑,忽然有些迷茫了。这夫子手中的“问”究竟是要问什么?


瞥眼望去,只见大多学子一脸忧愁,还有托腮细想,也有东张西望的。


只有一人旁若无人般奋笔疾书,很快就密密麻麻写了好大一段。


婉淑收回目光,回想着《论语》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细细思索着这“问”字的深意。


《论语》中讲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问自己,反思自己才能让自己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从而改正缺点,提高自身素质。


《论语》又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问他人,三人中,你会的他不会,他会的我不会,应该学习别人优秀的东西,不懂就问,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


……


有了思路,婉淑很快便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她唰唰唰在宣纸上借由《论语》的内容,写下自己的观点。


等洋洋洒洒的写完了,才将笔放下。监考的夫子走过来看细细看了一遍,直摇头。


婉淑本来对自己的这长篇大论甚是满意,当看到夫子的动作后,心里闪过一万个念头,看着自己的大作直发愣。


难道自己猜错了题意,没答到点上?难道自己观点太新奇,这古人接受不了?


很快三个时辰过去了,婉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交了卷,心情沉重的走出了考场。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