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红楼之嫡长孙> 第5章 兰亭书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兰亭书院(2 / 2)

说起来有些唏嘘,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套在读书人上也一样。


当年为了供自己读书,父母姐弟皆辛苦,姐姐嫁给了镇上的富户做填房,一个大了她十几岁的鳏夫。


富户瞧不上明家,没少磋磨姐姐明大丫,姐姐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好容易等到明家嫌贵,日子才好过些,富户对明家的态度也转了个弯,殷勤的很。可没过多久,便萌态故复,打着他的名号横行无忌,鱼肉乡里,直到他回乡亲自申斥,按律罚了几回,才算安分。


可是上行下效,姐姐的亲子,他那外甥也教坏了,对自己的母亲亦很是不敬不恭。如今姐姐也去了,两家来往便更少了。往事实在难回首。


“我知道了,祖父。”明煦意识到这里边应该有故事,却聪明的没有多问。


“那祖父是不是要给我请个新先生啊,煦儿的功课已经落下好多了。”见祖父情绪有些不好,明煦体贴的转移话题,况且这个事情总是要提的,既如此就主动些吧。


“闭门造车,向壁虚构是无法提升的,读书一道,该是集思广益,择善而从。”明榭指点道。


“所以祖父的意思呢?”明煦虚心求教。


“我欲让你前往兰亭书院就读,江南文风浓郁,学子才高,书院气氛尤甚。”明榭说。


“兰亭书院,这个我知道,名声很大,朝中许多大臣就是出自这里。”明煦有点犹豫,“只是祖父,听说这座书院不畏权势,不问出身,怀才者进。”明煦可没有自信到他一个十一岁的无名少年能在江苏这个科考大省突出重围,杀入书院。


兰亭书院闻名江南,建校已有百余年,自前朝以来,书院出了诸多大儒,朝廷要员,书法名家,丹青大手,甚至是游方学者(地理学家)。


是个重点中的重点中学


“确实是不慕权贵,但对有才之人确极为推崇,我前些日子给书院的山长去了封信,他已经同意你入学,并在信中邀请我去给书院讲一节课。”明榭云淡风轻道。


明煦震惊了,这是什么骚操作!自家祖父果然是大启全民偶像吧,不慕权贵却慕卿?不靠权势靠魅力,自家祖父真乃神人也。


“不过……”明榭拖长了声音。


“不过什么?”明煦竖起了耳朵


“未免太过难看,你今年就下场试试吧。”有个秀才的功名也好看些。


“这样啊,倒是不难。”明煦道。比起书院,府试倒是早有准备。


“九月进场,到了六月就该报名了。”明榭提醒道。


“好,孙儿会做准备。”明煦说。


“四书读完了吗?”明榭问他。


童生试不难,只考些四书里的内容和些许经义。


“还未,学到《孟子》了。”


“既然已经学到《孟子》了,那便自己学吧,不懂之处过来问我。”


“嗯”


“祖父,我听祖母说,她下田种过稻,祖父什么时候也带我去啊?”见说完了学习,明煦转而问起了其他。


“现在不是时候,等到了时候,你可以去,我就不去了。”明榭没有答应。


“为什么祖父不去?”明榭疑惑。


“不想去。”明榭很坦然。


年少时,他虽然是读书人,但家里青壮劳力太少,是以农活他也没少干,现在可以不干了,何苦还要折磨自己,就算是为了教导孩子吃苦,他也不想委屈自己,让孙子自己感受就行了,他一点也不想作陪。


竟然无发反驳,“那我也不想去。”明煦说,他也不喜欢所谓的忆苦思甜,真的。


“不想去就不必去,一个人如何,也不指这个。”明榭说。一点也不想回忆种田的日子。


“孙儿受教。”开心,不用去田里晒太阳了。


于是祖孙二人达成一致,开心的满载而归。


“捡两条送去厨房,一条蒸,一条烩,剩下的你们拿去分了吧。”回到自己院里,明煦对着长安,长春吩咐道。


统共钓上来了二十余条,祖父不能吃,让他全带回来了。


“谢大爷赏。”长春提着篓子下去了。


“大爷这是要去书院读书吗?”长安颇为小心的问道。


“想必你也听到了,祖父的意思是过了秋就要去的。”明煦说,玩了一个下午,准备沐浴,换身衣裳。


“可是大爷,您若去了书院,我和长春能去吗?”长安有些担心。


“许是不能吧。”明煦也有些不确定。不过既然是正经的书院,应该不会让带小厮常随的。


“……”


“不过你也别担心,真的去不了的话,我就跟祖母说让你跟着大管家学学,总归是要用你的。”明煦说。


“谢大爷。”长安激动道。他没法不激动,大爷的意思怕是以后分了房,让他做总管。


抛出了这个承诺,明煦没有理会暗自激动地长安,寻思着明天祭拜曾祖,端午出去耍,和之后的族人见面的事儿。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