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穿成小宫女以后> 第35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1章(2 / 2)

那幕后之人当真是神通广大,竟然能将手伸进大理寺。


胆敢在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大理寺内制造冤案,这幕后之人必然有十成的把握能陷害成功。


他博衍老弟怕是会不得善终。


张逍怎么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好知己,好弟弟被奸佞所害,白白丢了性命。


可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无法为他的博衍老弟洗脱冤屈。


于是,张逍想到了找他另一位知交好友王醒商议对策。


内廷第一大总管王醒,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


其实,说王醒不近人情是不对的,应该说是耿直。


王醒从不仗着自己大权在握,以权谋私,拉帮结派。


正因如此,王醒才能深得陛下信任,在陛下面前说话才很有分量。


也正因如此,后宫与前朝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与王醒结交,请王醒在必要的时候,帮着他们在陛下面前说上几句好话。


张逍心里有数,凭他和王醒之间的交情,他若开口去求王醒,并非不近人情,反而是很重感情的王醒,必定不会拒绝帮他。


王醒很珍惜他们之间的交情,他也一样。


因此,他才不能冒然请王醒出手。


他必须要找出证据,让王醒相信,他博衍老弟的确是被奸人冤枉,让王醒心甘情愿,毫不勉强的帮他出手救人。


张逍听闻,他博衍老弟结党营私,私相授受的罪名,是由与博衍同为大理寺正的魏忠明检举揭发的。


张逍认为,这个魏忠明要么就是那幕后之人的爪牙,要么就是无辜被那幕后之人利用。


总之,这个魏忠明很是可疑。


于是,张逍便派亲信暗中盯梢魏忠明。


在小心且仔细的盯了数日后,派去的亲信并未在魏忠明身上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而正当张逍即将断定,魏忠明是无辜招人利用之时,他派去盯梢的亲信突然来报,说是魏大人赶在休沐日,前去城郊一处别院,见了当时还是顺嫔的当今皇后秦佩蕊的兄长秦佩蓝。


魏忠明与秦佩蓝是同年进的太学,既是同窗也是私交甚笃的好友。


好友私下里相聚本来并没什么可疑,可怪就怪在魏忠明出门的时候,是偷偷走的后门,且乘坐的马车也不是自己日常出行乘坐的那辆。


魏忠明如此小心翼翼,掩人耳目,去城外秘密私会秦佩蓝,说两人之间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怕是也没人相信。


于是,张逍又派出一波亲信,前去盯梢秦佩蓝。


别说,还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听长年给秦府送炭的老翁讲,他曾在一年多前,在秦府见过赵文和赵武兄弟。


要问那送炭翁为何记得这般清楚,那是因为他撞见赵氏兄弟那日,正好赶上京都城降下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雪天路滑,板车难行,兄弟俩见他老弱,便好心上前来帮他推车。


听说他是要去秦府送炭,兄弟俩只道好巧。


路上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赵氏兄弟说他们原本是在坊市和码头间做苦力的,听闻秦府在招护院,便来试一试,看能不能被选中。


做护院可比做苦力好多了,单是管吃管住这一点,便能省下不少开销。


省下来的这些银子,又能捎回老家,为爹娘多换些救命药。


那送炭翁记得,那对兄弟模样虽生得不俊,但也算周正,体格高大健壮,一看就是很可靠的人。


最重要的是兄弟二人心肠特别好,在帮他把板车推到秦府以后,还不嫌脏不嫌累的帮他把炭都从板车上卸了下来。


临别前,他特别真诚的与兄弟二人说:“你们兄弟一定能被选中做秦府的护院。”


兄弟二人笑得憨厚,说借他吉言。


后来,他再去秦府送炭,原以为一定能见到那两兄弟。


在他看来,像赵氏兄弟那样身强体壮,又憨厚老实的孩子,不被秦府选中留用才怪。


可他却没有见到赵氏兄弟。


于是,那送炭翁便忍不住向一位与他颇为相熟的秦府小厮打听,问他府上选护院,赵氏兄弟没被选中吗?


那小厮挠头,说不知道什么赵氏兄弟。


送炭翁心里虽然觉得奇怪,却也没再多问什么。


时隔一年多,再提起赵氏兄弟,那送炭翁还是赞不绝口。


他认定张逍派去打探消息的那个亲信,一定是赵氏兄弟的熟人,便向那亲信打听赵氏兄弟的近况。


那亲信终究没忍心告诉那送炭翁,赵氏兄弟已经被人害死了,只道了句很好。


送炭翁欣慰极了,很好就好。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