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作为一名母亲,她又怎么会用那么惨烈的方式自杀,甚至不惜死在女儿面前。
她是在用自己的鲜血发出最悲愤最无奈的控诉。她痛恨,她痛恨这个世界。
让她回去吧,让她回到出生成长的地方,让她回到父母身旁。让她的灵魂得到最后的安息。
对,余教授可怜。但是,苏老先生一家人就不可怜吗?他们都是可怜人。
余秋声音发哑:“好,我没意见。”
“你不跟我一块儿回去吗?”老人失望地看着她,“你不送你妈妈最后一程吗?”
余秋没办法说出拒绝的话,于情于理,作为女儿,她都不应该对母亲迁坟的事情不管不问。
她只得继续点头:“我去安排一下,我得请假。我手上有事情,我不能说走就走。”
本来按照计划,等开过年来,她就要跟王老太太还有老夫人汇合,参与到海城地震灾后妇女儿童事业的重建工作中去。
不破不立,地震摧毁了城市,也给他们提供了建立新样板的机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革很艰难,但是当一切都已经被毁灭之后,他们就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重新建立了。
工副业搞起来,街道托儿所学校办起来,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事业干起来,村村都有卫生所育红班,家家都要搞家庭副业。
除此以外,他们还要留好招商引资的口子。不是说辽宁也要搞突破吗?要弄个特区。那最好的特区就是海城。
为什么?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测,并且实现了整个城市人口搬迁的地震。
世界人民都震惊了,全世界的专家都盯着海城看,所有人都想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代表团会接二连三地到来,他们会持续进行考察学习。
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其他地方还要想方设法吸引人来,现在是人家自己主动送上门来。只要来的人多了,那他们就有机会好好发展了。
海城原本底子就不差,要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说不定还能发展为样本呢。到时候大家伙儿都去学习,也能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
不过这些都得往后头推了,或者说余秋暂时没办法再参与进去。她总不能拒绝苏老先生,她对苏韵也心存愧疚,她鸠占鹊巢,抢了人家女儿的位置。
但是眼下余秋要出国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她虽然没有正经的公家身份。但作为333干部,她要出国的话,起码应该经过审批。
余秋也不知道这审批流程到底得怎么走。因为现在没有因私出国这一说,大家都是由国家统一安排,然后再出国。
包括留守家属去台湾探亲,那也是统一报名,然后由各个基层单位层层上报,最后汇总,等过完正月十五再一条大船统一运过去。
自己要出国,起码应该经过侨联办吧。
余秋挺糊涂的,主要是有好几十年的时间差,各个机构以及彼此的职责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能按照2019年出国的标准去对待问题。
又因为现在很多机关工作实际上还处于瘫痪半瘫痪的状态,而中国特色又是上行下令,领导发话比什么规章制度都管用,所以她应该找的是大boss。否则就是找到了有关部门,人家也做不了主,还得层层上报。今天都大年初一了,待到他们真报上去,说不定连元宵节都过完了,这大概还是比较快的。
余秋想了一通,觉得外事工作还是归王老先生负责,她得找男神。
况且她要出国停下手上工作的事情,也得跟王老太太通通气,这样计划生育小组另外派人过去的时候,王老太太不至于什么都不清楚。
余秋不方便在医院打电话,她回了医疗站。
过年了,原本待在医疗站的病人们全都回家了。平日热闹非凡的医疗站,现在清静的很。
可惜电话好不容易拨通了,接电话的钱同志却告诉余秋,王老先生跟王老太太都不在。
大年初一正是领导最忙碌的时候,昨晚能坐下来吃顿年夜饭,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奢侈的享受。
余秋只得作罢,又想办法拨电话回他们那个计划生育小组的办公室,这回干脆没人接。
想想也是,大年初一啊,就是再要过革命的年,各个单位也都只是留守值班人员。计划生育小组只是个临时机构,哪有那么多人手。
林斌打着呵欠从后面绕过来,瞧见余秋的时候,他还愣了下:“你怎么回来了呀?”
他还以为余秋整个过年都泡在医院里头呢。
余秋叹了口气,三言两语说了自己眼下的困局。
于情于理,她都应该陪外公护送母亲的骨灰回外家。但是正月初五就走,时间又赶又急,过去之后又不知道得呆几天。她手上的工作总得交代清楚。
林斌哦了一声,也不晓得有没有听进去。他眼睛睁不开,昨晚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睡,那黑眼圈几乎要盖住整张脸了。
他就顶着这张惨不忍睹的脸拨电话回家,跟爹妈拜年。以此来证明,他可没有不孝。
余秋不好在旁边听人家讲电话,只好转过身,准备先回山洞睡一觉,等醒过来再试着拨拨电话看,说不定到时候就能打通了,联系上大领导。
她一回头,就对上了何东胜的目光。她的小男友眉毛紧紧,显然无比担忧。
余秋伸手摸他的脸,柔声安慰道:“别担心,没事的。”
胡二姐伸着懒腰从后面绕过来,揉揉眼睛,同情地扫了眼这对苦命鸳鸯。
哎,没希望的啦。她外婆说了,不被长辈祝福的婚姻,最后都没什么好下场。他俩这样,最后铁定得分道扬镳。
不行,她得跟外婆好好聊聊。这个事情太惨了,她都同情余秋了。
胡二姐人走进医疗站,就看到林斌在跺脚:“什么丈母娘相看女婿呀?我才没有被相看呢。我不怕打光棍,反正何东胜差不多也要陪我了。小郑,你不许胡说八道,你少煽风点火。”
胡二姐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她迫不及待地抢过话筒,开始竹筒倒豆子:“别提了,林斌上哪儿找对象去?现在大家伙儿根本顾不上。何东胜啊,何队长可惨了。余秋外公看不上他啊,要给余秋介绍新对象呢。”
她三下五除二,将事情经过说了个大概,然后一声接着一声叹气:“真是惨啊,也不怪人家外公。我姑娘要是被人害成这样了,我也要跟那家老死不相往来。不对,我得想办法给我姑娘报仇。”
那头有人问:“你要怎么报仇?”
胡二姐觉得声音有些怪,不像小郑也不像那个端茶给她喝的姐姐。但她昨夜也没睡好,今天脑袋瓜子也跟豆腐脑儿一样,晃晃荡荡的,抓不住重点,仍旧大大咧咧:“当然是抓了他们蹲大牢。谁让我姑娘是自杀呢?要是他们动的手,我就得让他们偿命了。”
林斌在旁边急得不行,一个劲儿要抢电话筒。
胡二姐却不让:“干嘛干嘛?就不带我跟人家姐姐说两句话呀。我又没说你在这儿找对象。”
林斌急了:“哪个姐姐呀?我没有跟姐姐说话。”
胡二姐茫然:“那你跟谁打电话?小郑吗?你俩大老爷们可真够无聊的,大过年的,一大清早还要打长途电话腻歪。啧啧,就你们这样,还找什么媳妇呀?你俩自己凑成一对就解决问题了,说不定比一般的夫妻感情都好。”
林斌恨不得捂住胡二姐的那张嘴,他抢过话筒,赶紧往回找补:“也没有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外公让小秋陪她回马来西亚呢。要把她妈的骨灰带回去,放在他们家族墓地里。您老人家就别愁这个了,亲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总不可能真的老死不相往来。”
胡二姐脑子嗡的一声,老人家是哪个老人家呀?大年初一的,林斌会跟谁讲电话,还说余秋跟何东胜的事?
胡二姐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张脸,然后嘴巴一咧,当场就要嚎啕。完蛋了,她刚刚跟谁讲电话来着。她还说要惩罚凶手,让人家蹲大牢,甚至一枪毙了。
要死了,她得赶紧去写遗书。她这么个现行反格命,肯定会吃枪子儿的。
她必须得强调清楚,这个完全是她个人思想腐化堕落,跟她家里都没关系,千万不要连累她的家属。她要不要直接自杀呀?写清楚她是自裁于人民,坚决不浪费国家的子弓单。
电话那头的老人久久没有出声,隔了半天之后才开口:“等我死了吧,等我死了再定我的罪。随便怎么说,我不在乎。但一时半会我还死不了,我也不能死。忍忍吧,我也没那么想活着。”
林斌喉咙哽咽:“您不要说这种话。小秋她也不想走的,她都跟她外公说了,要留下来建设祖国。”
“去嘛,让她去。”老人家却是毫无挽留的意思,“让她过去看看,她要觉得好,留下去也没什么大不了。自古忠孝两难全,孝顺总不是什么坏事。”
林斌急了:“怎么就没什么大不了?何东胜怎么办呀?她跑到国外去了,那何东胜不得打光棍了。”
老人不以为意:“让他也跟着去嘛,毛脚女婿上门,不好好表现还能怎么办?人家要相不中,那就死了这条心,好好找个踏实的对象。”
电话挂断了,林斌转过头,对上了胡二姐已经哭得稀里哗啦的脸。
小林大夫一颗心冷酷又无情,毫无怜香惜玉的意思。况且胡二姐眼泪鼻涕糊成一团,距离香玉的标准确实也有点儿远。
“你还抢我电话不?”
胡二姐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哭哭啼啼:“你有没有问是让我上吊还是服毒啊?上吊可痛的,服毒也难受,头水更不行,这天太冷了。我不是怕死,我是怕疼。”
她怎么知道林斌会这么打电话给主席呀。那是国家领导,难道不应该有特别的专线,在特定的地方才能打吗?怎么随随便便一台电话机就能拨通呢?
再说主席不应该日理万机吗?怎么连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关系?
她讲电话的时候,主席也没有打断她呀。
林斌咬牙切齿:“那是天底下也找不出你这样无法无天的人!”
※※※※※※※※※※※※※※※※※※※※
感谢在2019-12-05 19:54:16~2019-12-06 07:59: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希茜 2瓶;tracy、taylor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能不能帮忙找个人?
余秋一觉睡到天擦黑, 爬起床的时候, 肚子饿得咕咕叫。
她摸着肚子准备找胡奶奶炒饭吃, 人还没进门,就听见屋子里头传来呜呜的哭声。
胡二姐哭得好不凄惨:“爸爸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电话那头是他呀。我就是这么一说, 我没有想什么东西。”
自从挂了电话之后,可怜的胡二姐就心惊肉跳。她一时想上吊, 一时想投水, 一时还想吃药来着, 最终都因为人怂鼠胆勇气不足, 被迫放弃, 只能悲伤地洗了一整天的衣服床单。
直到傍晚时分, 终于抽出空来看老婆孩子的胡将军抵达杨树湾,胡二姐可算是找到了能够哭诉的对象, 立刻呜呜大哭起来。
这一整个白天, 林斌始终板着脸, 也不给她句准话。
她弟弟胡杨大过年的也忙得不可开交,一直没同她这个姐姐照面。
余秋更绝, 躺在床上就人事不知, 压根都喊不醒。
至于跟着她一块儿来杨树湾的胡母,胡二姐良心未泯, 感觉还是不要吓唬她妈比较好。
于是无从倾诉的胡二姐就只能自己一个人憋着, 差点没憋出毛病来。
这一回对着亲爹, 她可算是找到了依靠的对象, 立刻哭得一塌糊涂。
胡将军听女儿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地描述了整件事情经过,一股强烈的无奈冲击着老父亲的心。
他想骂女儿来的,却骂不出口,因为他从小就教导女儿不能说谎。现在女儿说了掏心窝子的话,就算不合时宜那也不算有错呀。
他想教育女儿以后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能想什么就说什么,可是似乎又跟他从小对女儿的教育相悖左。
什么时候说真话,反而成了错误了?人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枉死的人不想原谅,想要报仇,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胡将军找不到话教训女儿,最终只能重重地叹了口气,拍了拍女儿的脑袋,语重心长地强调:“我没有什么能留给你们三人的。我也不期许你们功成名就,我只要求你们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职业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做没做出成绩来。爸爸很庆幸,你们三个有手有脚,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将来过成什么样子,要看你们自己奋斗。你也别哭了,不用怕,爸爸还在呢。爸爸就是不当这个司令也要掰扯清楚,公珉有言论自由。”
胡二姐这下哭得更伤心了,她二归二,脑子不清白,可她清楚地明白说错话究竟会有多严重的后果。
海南天气潮湿,柴火不容易点燃。他们隔壁连队有位知青起火烧饭的时候,用了不少纸,还是没将树枝点燃,就随口念叨了一句:“星星之火,原来不可燎原啊。”
这下子惨了,这人立刻被当成现行反格命,抓起来轮流劈斗。
胡二姐虽然根正苗红,中学时代又是舞斗最流行的时期,按理说应该走在格命的最前沿。但是胡家管的极严,压根就不许他们出去凑热闹。三个孩子除了老大最鬼,当过一段时间学校造.反.派的头头之外,剩下两个小的基本上没沾过热潮的边,也就少了分见识。
胡二姐也是在那次下放之后才晓得原来一个人真的会因为无心之言就被当成现行反格命,要遭受人珉的审判。
她认识那位知青,他们在坐船来海南的途中还一块儿聊过天。那位知青是主动申请去最艰苦的地方,一心一意要让日月换新颜的。
后来那知青被劈斗的奄奄一息,众人都担心他会想不开跳海自杀的时候,他申请回广东老家养病去了。
后来他们就再没见过这人,隔了足有年把功夫,后头下放来的知青才传来消息。那知青没有回家,而是想要偷.渡去香岗,结果被淹死了。尸体飘在海上都发臭了,才叫人给捞了回来。
从那以后,胡二姐对格命充满了恐惧。这不是她理想中的格命,这是法西.斯,她对格命再也没了半点儿热情。
现在爸爸嘴上安慰她说没事,可又是这种托孤的口吻,怎么可能没事呢?
胡杨在边上,声音闷闷的:“不会的,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动。再动就容易乱了。”
林飚坠机事件之后,为了防止jūn_duì 暴动,各大军区的领导就已经调整过一回。足足用了几年功夫情况,好不容易才将情况稳定下来。
眼下正是敏感时期,帼际局势风云变幻,帼内也是暗潮汹涌。如果这个时候贸然动军区领导的话,很容易会被过度解读,从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旁人当然不可能知道是二姐说错了话才给家里头惹来的麻烦。他们只会将父亲的沉浮跟老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老石获释,被准许回老家休养。在外界看来,这就是老人家同老帅之间的和解,也是他维持jūn_duì 稳定的重要手段。
父亲帮助老石逃脱迫害,救了老石性命的事情,对普通百姓而言是大秘密,但在jūn_duì 上层中,却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人人都清楚,父亲即使不是老石这一派的,也对老石充满了同情。
假如父亲受到了打压,甚至丢掉性命,那么众人只会认为他是被秋后算账了,他因为帮助老石的事情受到了打击报复。
这么一来的话,人心思变,军心是要乱了的。
偏偏这个时候,jūn_duì 是最不能乱的。因为帼际风云变化莫测,苔弯的军舰已经实现勺渔岛的常规巡航,也已经开始编队准备开进南海。
战争一触即发,这个时候作为保障力量的中央jūn_duì 绝对不能乱。
况且帼内的局势也同样复杂。浸yín 其中的人都心知肚明,老人家一直在权衡两股力量,一股是以jūn_duì 为代表,另一股则是文格小组。
现在大家都清楚老人想要结束格命,正在想方设法压制文格小组的势头。那么他就必须得依靠jūn_duì 的力量。
收缴珉兵手中的木仓支弓单药就是在绝造反.派的后路。因为文格小组动不了jūn_duì ,他们就只能依靠珉兵。木仓杆子里头出正权,收缴了木仓,就相当于拔掉了老虎的利爪獠牙。
可如果这个时候jūn_duì 动了的话,难免造反.派不起心思,又开始有新动作。
这并不是老人所期待的,老人现在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社会建设上去。社会一旦乱了的话,建设就没办法持续,这会打破他的整体布局。
所以无论老人究竟如何想,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气愤难当,从大局角度来说,他不会轻易动胡家,起码短时间内不会。
胡杨的话又轻又急,别说站在门口,就是贴着门板都听不清。
余秋只听到屋子里头传来林斌的声音:“你们在想什么呢?才不会呢,他从来都不小气。他要是小气的话,我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他很愿意听外头的声音,就算声音逆耳,他也就是笑笑而已。他不是小气的人!”
余秋看架势不对,生怕屋子里头的人吵起来,赶紧要推门。
她身旁却响起了一个声音,苏老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医疗站出来了,悠悠地叹了口气:“还真是大方啊。”
余秋不知道老人的意思,只能局促地喊了声:“外公。”
苏老先生沉默不语,像是又陷入到沉思当中去了。
屋子里头,胡二姐这下子可算是活过来了,立刻惊喜地瞪大了眼睛:“真的?你敢打包票?”
林斌却没好脸色,压根不理会她。
余秋怕这两人吵架,赶紧敲门进去。
谁知道林斌抬眼瞧见自己跟苏老先生,立刻跟炮弹似的:“你们放心,他年纪最大,他从早忙到晚一分钟都歇不下来,他肯定会死的比你们早。到时候你们肯定能够大仇得报。”
说到后面,年轻的小林医生泪流满面。
余秋还没有反应过来林斌嘴里头的“他”究竟是谁时,林斌已经怒气冲冲地奔了出去,差点儿迎头撞到端着醉鱼回来的胡奶奶。旁边捧着无骨鸡爪的秀秀也被吓了一跳,手上的大海碗几乎都丢了。
做醉鱼要专门的手艺,杨树湾醉鱼做的最好的是陈福顺的奶奶。因为家里头又来了客人,胡奶奶特地上人家去换了一大盘子醉鱼。至于无骨鸡爪,这是从大队卤菜房里头买的。一般人家也没材料做这么多鸡爪。
瞧见林斌朝外头奔,老人赶紧招呼:“忙啥呢?吃过饭再忙吧。”
然而林斌哪里肯听,他闷着头一溜烟的跑了。
胡杨不放心他,拉着自己二姐一块儿出去追。刚才他话说过了,林斌可能受不住。
胡二姐满头雾水,完全搞不明白林斌为什么突然间这样。然而她弟弟拽着她,她就只能稀里糊涂地跟着跑。
跑出去的时候,胡二姐看见了胡奶奶手里头端着的醉鱼,真是满心悲伤。她喜欢吃醉鱼呀,她今天被林斌吓的早饭跟中午饭都没好好吃,她现在肚子都饿死了。她居然不能吃饭,还要去追那个发脾气的罪魁祸首。
这对姐弟都跑出去了,田雨觉得自己在屋子里头也挺不自在的,索性抬起脚,跟着追出去。
胡奶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疑惑地看余秋:“怎么了这是?一个个的吃饭的点儿往外头跑。”
余秋能说什么?她只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年饱,他们肚子不饿。”
胡奶奶跺着脚,老大不赞同:“年纪轻轻的能饱个什么劲嘛,现在不吃,身体长不好,以后吃再多都补不回来。”
她又礼貌地招呼苏老先生,“你也一块吃吧。大过年的,吃那个面包算什么呀。冷冰冰硬邦邦的,我就没瞧出来哪儿好。你要是觉得饭菜吃不惯,叫小秋给你做蛋糕,小秋做蛋糕味道顶好了。”
看到苏老先生没有动的意思,胡奶奶又强调,“行啦,你放心,余教授今晚不在这儿吃,他去东胜家吃饭了。”
苏老先生这才抬起拐杖,人往屋子里头走。
胡母现在看到这位老人还不自在,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胡将军倒是主动伸出手,跟老人打招呼:“苏老先生您好,我谨代表大青山游击队的全体同志感谢南洋同胞们对我们的支援。当初如果不是同胞们节衣缩食,从牙缝里头省出钱财购买物资支援我们抗日,我们也没办法支撑那么久。”
苏老先生脸上的神色松动了一些,他似乎完全没有想到公产党的将军居然会提这一茬。
余秋也惊讶,其实她是知道南洋侨胞支援帼内抗日的事情的。但羞愧的是,这段历史她不是从历史书上知道的,而是从一部冷门拗口的电视剧《南侨机工英雄传》,草草了解了只言片语。
230万南洋侨胞捐出了54亿帼币的抗日经费,有1/7的人口失去了生命。抗日战争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胡将军之所以大年初一就赶到杨树湾,跟家人汇合过年还是小事,他真正的目的是冲着苏老先生来的。
他一是为了表达感谢,虽然当时南洋侨胞的经费都是捐赠给帼珉党正府的,但是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初期属于帼共合作的蜜月阶段,他们游击队也获得了衣物跟药品等物资,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尤其是侨胞们为他们购买的磺胺,救了好多人的命。
苏老先生脸上的坚冰似乎碎了裂纹,当年抗日,他拿出了近小半的家产认购帼珉正府发行的战争公债。当时大家都清楚,绝对不能让日本人肆意横行,否则中华珉族就要被灭种了。
他们这批老华侨其实一直保留着中帼帼籍,即使人在海外心里头想着的还是有一天要回去的。只不过世事变幻,很多事情都讲不清楚。
苏老先生语气有些僵硬:“这不算什么,都是应该做的。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做的,人家都打上门来了,我们哪里能当奴隶。”
胡将军点头,动情道:“我们当时都知道,华夏儿女无论身处何方,心都是一样的。虽然当时条件艰苦,日本人又极为凶残,但是我们想着我们背后由整个珉族做支撑,所以我们不怕。”
苏老先生手拄着拐杖,没有接胡将军的话。可是从他颤抖的手,余秋就可以推测出他内心的激动。
能不激动吗?谁又愿意自己的付出被忽视?即使不求回报,但即便是口头上的肯定也能给人莫大的安慰。
胡将军看着苏老先生,认真道:“老先生,除了向您道谢之外,今天我过来,其实还有个不情之请。我想请您帮忙寻亲。”
当年打游击的时候,很多队伍是被打散了又自己汇集起来的。他们大青山游击队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其中就有来自福建的同志。
“他父亲跟两个哥哥都下南洋了,去的就是马来西亚。当初战争爆发之后,他先是帮忙在两边转运物资,后来线路被封锁,他就留在帼内参军打日本鬼子。他打过淞沪会战的,是位极英勇也极聪明的同志。后来他所在的部队打散了,他就辗转着跟其他同志一块儿来到了我们大青山,加入到游击队中,打了很多漂亮的仗。
可惜的是,有一次日寇疯狂扫荡,叛徒出卖,他为了掩护我们大部队撤退,挨了一枪掉进了水里。我们把他从水中捞出来的时候,他人已经不行了。他说生前不能尽孝,希望死后能够常伴父母左右。
但那个时候,马来西亚也被日本人占领了,我们实在没有办法联系到他的父母家人。后来大家辗转作战,跟他熟悉的同志又陆续牺牲了,我们能够找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少。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们想完成他的遗愿。但是当时帼内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通过帼珉正府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我就只能辜负了兄弟的期许,将他的骨灰埋进了大青山烈士陵园。
新中帼成立之后,我一直在想办法做这件事。可是帼际形势又发生了变化,两帼迟迟没有建交,想要找人实在太困难。我听说您是从马来西亚来的,我就想托您帮忙打听试试,看能不能找到我这位兄弟的家人。”
说话的时候,外头门被敲响了,伴随着招呼声:“老胡,你在不?”
旁边有声音附和:“对呀,胡将军,你也来杨树湾过年啦。”
余秋听到他的声音就觉得不妙,廖副书记怎么跑过来了?
胡将军立刻招呼:“快进来吧,老刘,刚好你帮忙跟苏老先生说说,小龚,你们队里头的小龚的事情。苏老先生是从马来西亚过来的,说不定认识他家里人。”
刘主任推门而入,朝屋里头的人点点头。他现在还是主任,不过从公社格委会主任变成了县委办公室主任,算是县委书记的头号助手。
刘主任的神色有些激动,他拖着假腿进屋的时候差点儿绊倒了。
廖副书记也激动,他听见马来西亚4个字的时候就开始双眼放光。乖乖,余秋这丫头的娘有海外关系还真不是虚话,人家的亲外公已经找上门来了。极阔气,极有气派的老头儿。
这上门看外孙女儿总没有空着手的道理吧。外孙女儿家里头建得漂漂亮亮的,做外公的脸上也有面子,是不是?
好在廖副书记脑袋虽然钻进了钱眼里,倒还晓得事情有轻重缓急。
不能在人家讲牺牲同志的事情时,开口谈投资的事。那太市侩了,不好,给人的印象很不好。
亏得廖副书记还没有心神荡漾,所以能够成功的搀扶住了情绪过于激动的刘主任。
刘主任两只手都往前伸,瞧见苏老先生的时候,脸上浮现出像是哭一样的神色。
“小龚啊,龚平。”刘主任声音颤抖,“他是个很好的同志,他是家里头的老小,父母是开橡胶园的。”
他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关于自己牺牲掉的同志的点点滴滴。当时他们队伍里头,龚平是年纪最小学问最高的同志。除了打仗之外,他们还在村里头办夜校办扫盲班,来抵抗日本人在学校里头教日文。
龚平说在马来西亚,他们华人也有华人自己的学校。只有学了自己的文化,人才不会忘掉自己的根。
刘主任一边说一边抹眼泪。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可是想起这位小兄弟的时候,他总要忍不住掉眼泪。
他们这帮牺牲的兄弟,谁也没有活着看到日本鬼子被赶跑的那一天。
刘主任声音哽咽:“苏老先生,还请您帮帮忙。小龚牺牲之前就已经跟家里头断了联系,临死的时候,他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回到父母身边。”
廖副书记在旁边帮腔,满脸悲戚之色:“是啊,老先生,您跟小邱大夫一样是心善的。还请您老人家伸伸手,帮帮我们吧。”
说着,他还擦了擦眼泪。
胡二姐跟田雨正从山上下来。
林斌钻进了据说是主席呆过的山洞死活不肯出来。胡杨劝不了他,估摸着今晚他肯定要在山洞里头过夜了。这天寒地冻的,总不能让这人活活冻死。于是胡二姐跟田雨只能搭伴下山来搬被子。
胡二姐正满腹牢骚呢,一路嘀咕下山来。这会儿到门口,她就听见廖副书记正在求苏老先生帮忙。她也没搞明白究竟是帮什么忙,只觉得廖副书记实在是太没有眼色了。
这会儿还想请苏老先生帮忙?人家不当场撅翻了你们,实在是人家涵养好。
胡二姐义正言辞:“你们就不要再为难余秋了。苏老先生帮你们的忙,无论是帮什么忙,那都是看在余秋的面子上。余秋做的已经够多的了,你们不能欺负人好讲话。”
余秋这家伙,她还不了解吗?刀子嘴豆腐心,别看嘴上说的硬,到时候肯定会心软帮忙。
她现在都已经跟她外公闹成这样了,再帮忙的话,难不成要跟她外公老死不相往来啊?
没这个道理。
说个不好听的话,到时候余秋落魄了,没用了,真正能护着她,不计较她有用没用的,不还是她家里人吗?
廖副书记没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