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穿书)叛道二周目> 第19章 《蜀都赋》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蜀都赋》5(2 / 2)

李青莲叫了四碗甜凉粉。明琇吃了冰冰凉凉、甜甜腻腻的木薯粉,这才缓下来。整整四碗凉粉摆在她眼前,她咽了咽口水,食指大动。


唯甜食和减肥不得两全。


“哪有一叫叫四份的,你养猪?”


李青莲道:“你要是吃不掉,就摆在那儿,我喊人来收。”


明琇没骨气地俯身护住凉粉,“别收……”她嗜甜,可以把甜品当做主食的那种。


文道烫生意兴隆。有不少文士模样的人前来光顾,一边吃火锅,一边还让随从侍卫拿着折扇扇风。每次看到食客穿着宽袍大袖,将筷子伸向红油,明琇想给他们上一道新菜品,“汤泡袖”。


有一个问题让她十分好奇,她便叫来小二问:“你们好好一个火锅店,为什么要叫文道烫呢?和文道有什么关系?”


小二道:“姑娘有所不知,火锅可与文道大有渊源嘞。


明琇:“哦?”


小二:“我们用的这锅叫做‘五熟釜’,姑娘可知‘五熟釜’的祖师爷为何人?”


明琇火锅吃过不少,可今日却是头一回听到五熟釜这个名字,对其来历更是一问三不知。“您请讲。”


小二娓娓道来:“五熟釜正是魏文所创,早在五百多年前的《铸五熟釜成与钟繇书》中,就记载了将鼎分成数个小格,分别烫不同的食材……”


听完小二扫盲,明琇还是没听出来火锅和文道有何关系。她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出身的理科生,让她去鼓捣蒸汽机还有可能,对于古文,她当真毫无建树。


明琇干咳,以掩饰自己没有听懂其中关系的尴尬,“所以呢?重点呢?”


不待小二回答,邻桌一书生摇着一把折扇,抢白道:“魏文有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鼎之烹饪,以飨上帝,以养圣贤,昭德祈福,莫斯之美。钟鼎与文道,岂非一脉相称?”


一连串古文听得明琇云里雾里。李青莲小声解释:“意思就是烹饪和写文章一样,都合着圣贤大道。”


明琇点点头:“大约摸是明白了……”


那书生见状,摇扇冷笑,“文道乃君子之道,哪是一个愚昧妇人能懂的?吾说再多,也是言之无谓,徒劳徒劳!”


明琇憋笑道:“孔先生,敢问您知不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个写法?”


书生:“你这妇人,我可不姓孔!”


半斤美酒下肚,明琇有些飘忽,站起来高声说道:“小女子不懂,请教诸位丈夫,何为文道?”


文章何以通天、何以为道?


这个问题吸引了大堂里许多文士的注意。只见那书生急躁地摇了摇扇子,回道:“文道乃修行之方式,写出好文便可以与天地文脉相通,引灵气入体,固化真元,提升境界!登峰造极境,在世为圣,死后飞升!”


这个世界的修仙者相信人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从人变成神仙的。


明琇道:“照这么说,那文道的终极目的不就是飞升吗?”


书生道:“这是自然!”


明琇又问:“那没有灵脉、不入道门的人,岂非没必要读书习文了?”


书生不屑:“庸人!没考虑过!”


就在这时,李青莲放下了酒壶,看向那书生,双眸宛若两颗浸了烈酒的明珠。他云淡风轻道:“我看不对,说反了。修文的目的不是提升境界,而是提升境界更能够让修士领悟到文道。不管修不修仙,都该读书。”


“说得轻巧,道友修文,难道不想提升境界吗?读书的目的,是想成为强中强、人上人,取之有道,未尝不可。”书生扇着扇子,摇头晃脑地说。


“读书修行第一在于修炼心性,清明正身,不为谣言所惑,不为胜负所扰。”他打了个酒嗝,“我是文修,也想提升境界,早日大乘;但哪怕有一日我金丹不再,一辈子都无缘修行,我也还会读书写诗。”


听到“金丹”二字,书生神情瞬间几变,又是震惊又是嫉妒,最后长眉倒竖,满脸的愤世嫉俗。“原来道友年纪轻轻,已有了金丹修为,说出这番话来,怕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想吾寒门苦读数十载,由是没有出身名门望族,没得名师教导,没得经书典籍,也没得灵药辅助,光是修炼到筑基境,吾就已拼尽全力。尔等、呵、尔等这些一出生就占尽便宜的世家子弟,反过头来又要说吾辈功利心强……噫吁嚱,世道不公,吾徒有俊才哉!”


作者有话要说: 明琇:在文修盛行世界里,理科生的逆袭该提上日程了


李青莲:我只喜欢和吃辣的人做朋友♂


龙套书生:辣茴香豆吃不?


--


由于本文有文修设定,会有很多引用/化用经典文章/诗词的地方,都很明显,为了不影响阅读连贯性,就不在文后拖注解了


开文以来感受到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文丑无能,作者流下了老母亲般哽咽的眼泪...还是感谢看到这里的小可爱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