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大宋第一衙内> 第10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1 / 2)

高铭最近日子过得不错, 有事就跑跑皇城司,没事就帮着皇帝弄万博会馆,有几个场馆已经像模像样的搭建起来了。


这天, 高铭又被官家召见,他寻思应该是问会馆建造的情况,于是在路上将汇报的腹稿都打好了。


可是殿外等了许久,也没有太监叫他进去。


官家干什么?不是沉醉于绘画, 忘了时间吧?


不过, 梁师成应该会提醒他吧?


正想着,梁师成从殿内走了出来, 对他抱歉的一笑, “高大人, 官家今日见不了你了,请回吧。”


殿门打开的瞬间,高铭听到里面传来呜呜呜的哭声, 如泣如诉, 婉转哀凉。


只是这哭声是男人的,嗓音还挺浑厚。


他觉得在哪里听过,他不禁好奇的看梁师成,“这里面是?”


梁师成小声道:“是朱大人, 他听到消息说, 他给他父亲送的人是方腊的细作, 连夜往东京赶, 可谁知道,马上要到东京, 却听说他父亲被那细作杀了,正跟官家跟前哭呢。”


路上听到老爹被杀的消息, 探望直接变成奔丧了。


要命的是,这弑父凶手还是他亲手送到父亲身边的,做儿子的哪有不悔恨的。


“官家也很生气,这次要重兵围剿方腊呢。还有明教,要定为异端,加以剿灭。”


眼下,明教其实是可以自由传播的,虽然不受许多人的待见,但基本处于没人管的状态,全国四处开花。


方腊只是江南地区的教主,其他地区还有当地自己的教主。


至于方腊利用明教起事,众人也没把错误怪到明教头上。


历史上,也有隶属道教的五斗米教叛乱,而赵佶本人就是个道君皇帝。


但现在开始,不一样了,朱勔很伤心,赵佶很愤怒,明教要倒霉。


不过,高铭却觉得挺不错的,因为明教本来就是异端,信奉这个的,最后基本都会走向叛乱。


因为它简单的把世界分为光明和黑暗两个世界,如果当下的日子不如意,那么就是黑暗世界,而光明世界终将来临,怎么来临?


明王出世,带领大家创造光明。


怎么创造?


当然是打碎黑暗世界,靠刀剑拼杀出一个新世界。


这个过程,就是造反。


赵佶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要一个教主代替他,还是免了吧。


既然官家忙着听朱勔哭诉,没空见别人,高铭乐不得地打道回府。


走到宫门前,正巧碰到他爹高俅。


高铭道:“官家听朱勔哭诉呢,恐怕没空见您,我刚才被撵回来。”


高俅的消息终于快了儿子一步,笑道:“我知道,而且就是因为朱勔的哭诉,官家才要见我。官家要增兵江南,将方腊一举剿灭。对了,这一次的征讨将领,我准备把花荣加上,叫他立一份功,对未来也好。”


看来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花荣想建功立业,而自己父亲也想助力一把。


武将论功行赏,不带兵打仗就没功劳,为了花荣的长久发展,当然得派出去历练。


高俅点头,“统帅嘛,他资历浅点,怕是不够,但是副统帅一定有他的位置。”


高铭皱眉嘟囔,“我也想去。”


“你一个文臣,你去什么?”


和花荣的反应差不多,应该说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一个文臣不在老实待着,去什么战场。


歧视啊,这是歧视,文臣怎么就不能上战场?后世许多名将甚至都是进士出身。


不过,高铭想到自己好像并不是进士。


高铭皱眉,表情活像没有得到想要玩具的小孩子,“如果我就是想去呢?”


高俅又好气又好笑,“别胡闹了,我得走了。”根本没把儿子的话当真,快步走了。


高铭从宫里刚回到太尉府,就听老都管说,殷天赐来了,正在客厅等他。


高铭心想,看来殷天赐是休息过来了,他蹲了快一个月的大牢,身心饱受摧残,不知道恢复的怎么样了。


殷天赐一看到高铭,就起身拱手,开门见山的道:“衙内,我今天来是辞行的。”


“辞行?你不在东京待了?”


殷天赐的表情就跟吃了黄连一样苦,“我在大牢里,其实就下了决心了,等出狱,就回高唐州去。而且我姐姐也想我回去,总觉得我在外面,她不放心。”


殷天赐的姐姐自打知道弟弟被关到开封府大牢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但东京的事,她又伸不上手。


终于等到弟弟出狱,就赶紧写信叫他回来。


东京太可怕了,太黑暗了。


完全不是高唐州那种单纯的强盗路霸,充满了黑不见底的阴谋和构陷。


再者,殷天赐虽然现在洗清了冤屈,可他毕竟是江颜和朱冲事件的当事人,整个国子监都知道,他也没法子面对同学,与其生活在每天都没谈论的漩涡中,他还是想回高唐州去。


以前觉得高唐州太小,没意思,现在他算是明白了,还是太太平平的好。


高铭略微想了想,就笑道:“也好,回去老实点。”


殷天赐哪敢不老实,他这次回来也算是见过世面了。


在东京这些人的计谋面前,他在高唐州的那点手段完全不够看的。


“知道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殷天赐道:“我回去就想太太平平的过几天消停日子。我本想亲自跟太尉辞行,但太尉日理万机,恐怕没时间见过我,还请衙内替我道歉。”


坐牢之后,殷天赐的言谈举止比以前更得体了。


说完这些,殷天赐再次请辞,高铭就叫老都管送了他出府。


殷天赐坐车出了城门的时候,回头深深的看了眼这座繁华的都城,只有一个想法。


再也不来了!东京太可怕了,还是高唐州好。


——


朱勔的眼泪还是有用的,赵佶次日上朝,对方腊盘踞江南久久不能剿灭一事,大发雷霆。


当然,赵佶这么生气,并不是因为朱勔死了老爹,他替臣子伤心,而是被朱勔的哭诉中的几句话给深深的刺痛了。


朱勔是这么说的,“方腊为人阴狠毒辣,他今日能安排他的人马潜伏家父身边,要了家父的性命,改日就能派细作潜伏在所有官员身边,就连官家身边,谁又知道有没有明教教徒?”


这就很恐怖了,赵佶一想到自己没事爱出宫在烟月街逛游的爱好,说不定已经被方腊盯上,正安排信徒接近他。


朱冲遇害给京城所有权贵敲响了警钟。


赵佶别人的死活可以不管,但自己的性命还是十分爱惜的。


赵佶上朝后决定了两件事:第一件:速速对江南方腊用重兵,必须剿灭。


第二件:叫皇城司清查东京内的明教教徒,尤其是官宦极其家属是其信徒的,将名字报与他知晓。


于是,调兵遣将的高俅,训练士兵的花荣和清查明教教徒的高铭,三个人都忙活了起来。


虽然住在一起,但却经常好几天都碰不到面。


尤其花荣,因为他的骁锐军已经确定要出征,正在加紧训练,最近都住在军营内,几乎不回太尉府。


高铭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忙得脚打后脑勺。


比如,哪个官员叫小老婆的弟弟的外甥不吃肉,怀疑是明教教徒,结果人家只是佛教徒而已。


又比如某某官员家老婆的舅舅的表弟爱穿白衣,结果人家只是在服丧。


不过,还是整理了一批确定的名单交了上去。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信徒基本上都不是官员的近亲属,多数都是旁支和家里的仆人。


但就这样才可怕,尤其仆人,天天跟主人见面,哪天被人利用,主人就脑袋搬家了。


赵佶拿着高铭交上去的名单,眉头紧锁,“各位爱卿,你们说说,该怎么处理这些人?”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东京里有这么多明教教徒。


虽然这些教徒可能并不尊江南的方腊为教主,而是有新教主,但也是件麻烦事。


商量如何对付明教,赵佶只叫赵楷、蔡京、高铭和几个六部的重要官员在场,算是小范围秘密会议。


杀光是最简单的,历史上许多君主都是对这么对待异端的,但是本朝讲究仁治,肯定不能这么大开杀戒。


可问题在于,罚轻了,没用,罚重了,小心在东京在地都爆发叛乱。


赵佶向下看了一圈,都不说话是不是?不说话,朕可要点名了,“蔡爱卿,你来说一说吧。”


蔡京道:“臣以为,擒贼先擒王,将京畿周围的明教大小教主和大小护法,擒住斩杀,但是对普通信徒则采取安抚对策。”


赵佶微微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不可能惩罚一般的信徒,只能对核心骨干动手。


就在此时,却听高铭出口道:“官家,臣以为不能这么简单处理。”


赵佶一愣,随后来了兴趣,“那高爱卿说一说吧。”


其他朝臣也都看向高铭,心想你又能有什么高论?蔡太师说得已经很好,你的办法左右逃不出惩罚首脑,安抚信众这个大框架。


高铭便分析道:“明教又称摩尼教,穿入中土已经有几百年,死了不知多少任各地方大大小小的教主,但信徒却一直都没少过,一个教主死了,教派内马上就有人顶替上来。


明教已经不是创教初期,需要教主的个人能力维护教派的生存,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管是教义还是教内管理都十分成熟了,应对危机的能力,十分强。就比如现在单杀了方腊,用不了多久,信徒中就会出现能力超群的人,继续当教主。”


蔡京心里冷笑,难道你说的我不懂么?“可你也说了,明教从他的前身摩尼教,发展到现在足有几百年历史,岂是那么容易能连根铲除的?”


“所以,以微臣之见,三管齐下,第一,逮捕明教骨干,但并不要他们的命,而是要加以引导,让他们回归正途。”


“如何加以引导?”蔡京质问道,纸上谈兵谁不会?加以引导四个字,谁都会说,但真做坐起来,却没具体操作措施。


高铭心道,非得我说一句,你反驳一句么,“在京郊找一个道观或者寺庙,将这些逮住的骨干安排住进去,让德高望重的和尚道士对他们讲经。这个过程,他们不许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吃住都在寺内。


不能看明教的教义,不能和之前的教徒接触,甚至听讲经的这些成员之间都不许私下交流。每天接触的只有佛道的正规典籍。一百个明教徒进去,五十个佛教徒,五十个道教徒出来。”


简单概括,就两个字:洗脑。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