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越的良苦用心, 苏棠时至今日才真正体会到。
只有独当一面的时候, 身上肩负着的责任和使命, 会比一个人快速的成长。
苏棠之前可能是一个聪明的谋士, 她能够想到寻常人想不到的部分,能根据眼前的局面相处应对之策。
这是她的优势所在。
但是同样的,他身上也存在着劣势。
苏棠一直以来的单兵作战,独自为政的模式让她的目光永远局限于眼前。
可是无论是在战场上也好,还在世政治场上,仅仅局限于眼前,那是远远不够的。
时越正是看出了这个问题, 所以才把苏棠一个人给丢到这个远的关镇。
只是没想到,关镇居然是这样一个烂摊子。
苏棠也正是在这样极端的压力之下快速成长,她已经学会了走一步看十步,没有人知道这样进步背后代表着什么。
苏棠如果不进步,那么就意味着,这一城的百姓只能被活活饿死。
她无论怎样,都不会想让这样的局面发生。
如今还只是第一步,生下来还有许多步要走。
吴广和张瑜两人在苏棠身后, 看着她沉思的神情没有打扰他。
“粮食被冒领, 这个事情可大可小,”苏棠道:“这种事情如果没有及时制止, 那么接下来,我们如今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不是他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就是这样。
两人暂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是苏棠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么他们也不由正襟危坐严阵以待起来。
“如今,他们还是在试探。”苏棠道:“前期混乱,可能造成管理不到位导致冒领粮食的人一次两次的成功,一旦成功的次数多了,他们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
这一点,张瑜深有体会。
现在就他目前察觉到的,也就极少数几起而已,正值多事之秋,他也没有太过于深究。
苏堂道:“这事,从今天起必须严抓。”
吴广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
张瑜却沉吟,然后道:“这个事,怎么抓?”
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比如这件事,这个问题哪怕苏棠不提起,张瑜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但是正是因为苦于没有想到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张瑜这才按下没有提及这件事。
如今苏棠挑出来了讲,那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只能问。
苏棠忽然将目光看向旁边的吴广,开口问道:“关镇里今年过冬的火料够吗?”
吴广被这个话题切换的速度弄得差点没跟上,犹豫了三秒,这才道:“也是不够的,只是没有人相比较粮食问题,火料的短缺显得没那么严重。”
苏棠点头。
没有粮食和没有柴火,这两者一比较,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这个问题自然不是无的放矢,这个问题,苏棠早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暂停粮食发放。”
此话一出,整个大厅陷入了一阵死一般的寂静。
苏棠没有想到这句话的反响居然会那么大,看着两人呆滞的目光,苏棠赶紧继续解释道:“暂停发放粮食,改为粥厂。”
“改为粥厂?”
两人异口同声的问道,显然他们压根就跟不上苏棠跳跃的思维。
苏棠在心中早有盘算,看着明显掉队的两人,将他的计划缓缓道来。
“粮食发放之后,百姓回家是否还是要将将其煮熟。”苏棠问道,“每天这样一出,既浪费了柴火,有起不到任何取暖作用。”
是啊,这个问题两人之前都没有想到。
之前一直陷入了没有粮食的死胡同之中,所有人的想法都是将粮食拿了回家,这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是苏糖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说作为一个指挥者,她必须跳出这些条条框框,寻找一个更行之有效或者说是更加能够开源节流的方法。
苏棠想到的,就是从根本方式上解决。
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的是,但是她却不以为然。
“我想到的办法就是——以柴换粮,”苏棠道:“每户人家出一定量的柴火,但是这样一来的,谁叫谁没交那不就一目了然了?”
“这几天我观察看了关镇内,整个镇上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真让镇北的人走到镇南却领粮食的话,这样一来又耽误了时间还消耗了体力。”
“将发粮改为布粥,就近烧火搭灶,这样还能将难民集中管理,同时所有人都在一起取暖,节省了火料,还能避免有人钻空子冒领粮食,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苏棠一步一步,将她想好的计划告知两人。
这一环扣一环,一步扣一步的计划,不知道给身后两人带来了多大的震撼。
他们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是苏棠已经帮他们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甚至之后可能火料不够的隐患也被她四两拨千斤地给解决了?
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他这个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怎么可以走一步就看到了好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