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历史>大唐国士无双> 第四十五章 后来之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 后来之事(2 / 2)

“只愿程通事步步高升,有你这样的好人来做官,大唐的百姓肯定会过得更好!”


村正则是非常的客气,毕竟他连最普通的官也算不上,充其量是一个小吏。


面对程处渊的时候,这是比他上级还要大不少的官员。


程处渊也没有跟村正多说,客气了两句之后,村正便起身离开。


送走了村正,程处渊终于清静下来,他也从之前那股亢奋中,慢慢恢复冷静。


直到这个时候,程处渊才开始仔细的回想起整件事。


既然李世民给他封了官,那就说明李世民已经打算要用他提的那个建议了。


其实说句实话,程处渊所提的那个建议,真的就像是他自己所说的一样,的确是最完美的一个计划了。


这样既避免了因为程处渊的年龄问题造成的尴尬,又可以顺带传播李世民的名声。


教化万民这种事,虽然是无比巨大的功劳,但是这也成了一块靶子。


但是现在,程处渊的面前有了李世民这座大山,那程处渊就不怕了。


不管怎么样,反正说白了程处渊就是把大部分的功劳推给了李世民,让李世民站在最前面去获得更多的好处。


这样,程处渊算是小小的扬了名,而且还不用承担风险。


更重要的是,在李世民这一边,算是李世民欠了程处渊一个人情。


这个人情并不算小,但是同样也不算大,不过有了这个人情,李世民总要对程处渊的一些行为表示包容。


这种事情,虽然短期内看不到什么收益,但是以后却能看得出来。


李世民不是什么短命的皇帝,程处渊还要在李世民的统治下生存好多年。


程处渊还有很多事情,要跟李世民打交道,所以人情这个东西,可是个好东西。


当然,程处渊也不能因为这个,而肆意妄为。


虽然李世民对于一些臣子,包容度还是很高的,但是这不代表他脾气很好。


想想惨死在玄武门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再想想最后李承乾和李泰的结局,更是想一想,关于魏征的墓碑被推倒的事情。


当然,最后这件事,肯定也有魏征自己作死的原因。


在魏征死前,李世民问他,你觉得谁可承担大任?


那个时候,魏征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中书侍郎杜正伦,另一个就是吏部尚书侯君集。


后来杜正伦因为泄露了李世民跟亲近者说的话而获罪,后面又是因为受到了李承乾谋反案的牵连,被流放。


侯君集呢?


侯君集更不靠谱,他是李承乾谋反案的策划者之一,铁杆太子党。


想想看,魏征推荐的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都不靠谱,李世民怎么能不怀疑?


这倒也没什么,最多只是魏征一个识人不明。


更重要的是,魏征这个人为了博取清正的名声,竟然把自己向李世民提建议的手稿给褚遂良看。


褚遂良是什么人,他是负责记录历史的。


为了在历史上留名,魏征做的这件事,可不怎么地道。


所以,李世民一气之下,直接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的婚约,然后把他墓碑给推倒了。


这些种种迹象表明,李世民虽然能容忍臣子的一些缺点,但并不是毫无底线的。


所以,程处渊还是得小心一点。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