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小说>都市>回眸1991> 第474章 天桥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4章 天桥乐(2 / 2)

王耀城这一行也有20多人,几乎把二楼的包厢都坐满了,这边刚坐下来,就听着一声铜锣响。


“当啷……”


演出开始了。


大红的幕布拉开,舞台中间空空落落的摆着一张桌子。


从舞台的一侧走出来一高一矮两个相声演员,穿着传统的深蓝色长袍,正是德云社的台柱子郭德钢和搭档于谦,笑容可掬地走上台来。


对郭德钢来说;


今天下午的最后一场可是大场面,二楼的贵宾包厢几乎坐满了,说明有大人物驾到。


这对于刚刚走出窘境的德云社来说,兴许是一场大机遇。


在好莱坞电影和港台影视剧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下,现在传统艺术普遍凋零,相声同样很不景气,愿意听的人也少。


演出最惨的时候只有一位听众,人多的时候也就是半场,撑死了百十人。


一场挣那么个几百一千的辛苦钱,与天桥乐茶馆一分帐,剩下的收入还不够德云社一众汉子嚼谷的,顶多加两个肉菜。


要说眼力劲儿郭德钢可是顶尖的,他刚在后台就仔细瞧了,


国内的演艺界基本上熟悉八九不离十,差不多能够认出个囫囵个儿全,愣是没瞅出这伙人是哪方神圣,肯定不是演艺圈的大腕。


郭德钢是正宗的天津人,八岁开始学艺,很早就出道跑江湖,讲究个脑明眼亮,踩盘子是基本功。


这踩盘子可不是贼儿的踩盘子,而是江湖混饭吃艺人的踩盘子,讲究个明是非,辨轻重,知大小,趋利避害。


归根结底


相声艺人还是街头的通俗艺术,有可能讲艺术都抬举了,这真不是贬低相声这个传统。


在旧社会那阵子,相声就是茶馆艺行或者街头插科打诨的逗个乐子,混两个小钱图温饱。


郭德钢是跟老一辈的天津艺人学的相声,在燕京城混了这么多年,没有编制没单位,就没有被正统的曲艺社和演艺团体待见过。


其中的辛酸苦辣内心自知,差不多跟野孩子一样。


看着楼上包厢这一群人气势不凡,郭德钢的心里自己也在打鼓,这些人都是谁呀?


开场白过后,捧哏的于谦悄悄说了一句话:


“我也瞅了一眼,估摸着不是演艺界的人,多半是搞商业的,而且不是燕京圈子里的那几位大老板。”


“那范围可就大了,有可能是港台老板或者是欧美华侨。”


“看这阵势,绝不是凡人。”于谦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咂了嘴悄悄的说了一句:“瞅见没有,跟前全都是膀大腰圆的大汉子,虽然穿着便服,明显就是保镖啊。”


这……


郭德钢倒吸一口冷气,再向上面看了一眼,嘴里面说着客气套话,笼着袖子向上面恭敬的行了一礼:


“今儿个,有大老板莅临现场来看咱们传统的天桥相声活计。


既然您老瞧得起,没说的,咱哥儿俩撸起袖子把压箱底儿的活儿翻出来,好好给您演一场。


您要是能乐一个,就算咱哥儿俩这功夫没白使,你要是道一声好,咱哥儿俩能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


借着天桥乐这个地界儿,咱德云社谢谢您嘞!”


这一礼


郭德钢和于谦两人,双手叉起,向着二楼包厢方向规规矩矩的行了个肥喏。


坐在二楼包厢的众人都不是正主儿,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谁敢替正主儿王耀城回礼,都是一动不动地坐着。


喧宾夺主,是不是膨胀了?


二楼包厢上


王耀城客气的抬手回礼,二楼上只有他一个人这么做,舞台上的郭德钢搭档于谦,瞬间就把目标锁定在了王耀城身上。


在梨园行来说,这招叫“投石问路”。


身份地位不够的当不起回礼,就这么简单套一下,大老板华丽丽的就暴露出来了。


台上的两个人心中暗惊,嘴上有条不紊的开始说相声,这都是眼闭着就来的基本功夫,心里还有闲暇盘恒。


30多岁的大帅哥,有钱又有势儿,还带着那么多身强力壮的保镖。


呃……还有五大三粗的外国人,白的黑的都有。


这谱儿,真是大到没边儿了……


瞬间


一个赫赫大名呼之欲出,全华夏就没有比他更牛逼的人物了。


哪怕在世界上,那也都是顶尖的巅峰大人物。


听说这位爷和米国大统领关系非常好,差不多就是老铁哥们儿,能够坐在路边摊撸串儿谈自家婆娘的那一种。


郭德钢说着相声心里狂跳,目光不留痕迹的与搭档于谦一碰……


两人顿时心知肚明,看来没跑了,就是那一位牛逼人物。


……


“哈哈哈……好……真可乐儿。”


王耀城听着台上这两位一逗一捧说的是诙谐幽默,忍不住开心的大笑起来,对他们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


这相声活儿,嘴巴忒利索,说的真棒。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