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里说的是收进,并且是不情愿的,明代皇帝一直在为太监过多发愁。
庞大的太监数量,对朝廷财政是个巨大的负担。
而且,皇宫里实在是用不了这么多人,很多太监其实就是在吃闲饭。
因此,明代历代皇帝都把自宫列为犯罪,规定对自宫者除了打板子就是充军发配。
但是,这条法律从来就没法执行。
天灾人祸以及残酷的阶层压榨,都在逼迫很多底层百姓自宫,希望能进宫寻个生路甚至飞黄腾达。
1620年,大约两万自宫者进京寻求进宫,被拒绝后差点酿成乱子。
无奈之下,天启才收进几千人,至少,进了宫不会饿死。
宫里最多需要千人,怎么安排这两万人就成了问题。
就这么推出去肯定不行。
这还仅仅是宫内的,京师里还聚集着数千私自阉割者,俗称无名白。
还有数千宫女,不过毕竟女人好安排,而且留着以后赏赐给有功将士也蛮不错的。
不算这些烦心事的话,这些日子轮流宿在三个后妃处,倒也其乐无穷。
袁妃,模样没得说,只是同样是娇娇怯怯的样子。
他曾经恶意的猜测,大明这个审美观,是不是因为柔弱的江南士人驾驭不了健康活泼的北地姑娘。
为什么说江南士人?
因为这风尚是江南士人引领的。
不得不服,不管是服饰还是游乐,各种时尚总是江南在引领。
也不能光玩不干活。
首先,重开内书房。
内书房是教太监识字的地方,在天启时基本关闭。
扩大曹化淳搞的账房学校,所有十至十八岁的识字太监都可以报名,由50个学员扩大至500个学员。
账房永远不会无用,即使宫里用不了,放在外面商号工厂也不错。
再就是重新设识字班,不限年龄,愿意学的都可以报名,首批也是500人。
然后开始对宫内开支动刀,削减一点是一点。
第一刀,十月中旬,经过半个月的印刷预备,宫中十二库全部采用四联票据。
程序上,无论哪个衙门需要领东西都要出具领单,库里见文书后开票据。
票据库里留一联,库账房一联,领取衙门一联,余下一联交皇后处。
票据与后世格式差不多,日期事项物品钱数,只是大了几倍,因为毛四大佬则仿佛不存在一般,对此不置一言。
朝堂上吵吵不已,好玩的是,支持的郭允厚明知道自己是背锅侠,反对者也知道郭允厚是背锅侠,可双方依然是吵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