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章节_15(1 / 2)

年科试图将总书记孤立起来,不让他与外界直接接触,说什么只有他才能从纯人道的角度理解勃列日涅夫,就是说他在不顾一切地巩固自己的阵地。


尽管全会后安德罗波夫坐进了苏斯洛夫的办公室,由他主持书记处一事却始终没有记录在案。事先是否作过记录,不得而知,反正,契尔年科利用目前的情况,仍然主持书记处的会,有时是基里连科主持。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82年7月,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才使人人都各得其所。通常开会之前,书记们都到一个我们戏称为”脱衣间” 的房间集中。这次也不例外。我进去的时候,安德罗波夫已在那里。他等了几分钟,突然站起身来说:


”都到齐了吧?应该开始了。”


他第一个走进会议室,并当即坐到主席的位子上。至于契尔年科,他一见这个情况,立刻垂头丧气,跌坐到椅子上,他就坐我对面,仿佛浑身都瘫软了。于是我们目睹了一场”内部政变”,有点类似《钦差大臣》里的场景。


这次书记处会议安德罗波夫主持得坚决自信,有声有色,体现了自己的风格。与所特有的那种令人腻烦的方式泅然不同:契尔年科将所有会议都变成了类似果羹的东西。


”祝贺您,看来是发生了重要事件。难怪我看您开会前表情严肃,不苟言笑。”


”谢谢你,米哈伊尔,” 安德罗波夫回答说,”紧张是有原因的。列昂尼德?伊里奇打电话来说:我干吗要把你从克格勃调到中央机关来啊?就是为了让你在这儿呆着?我是想让你主持书记处工作、主管人事。你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他这么一说我就下了决心。”


我了解总书记当时的状况,特别是他的意志品质,知道他不愿意与契尔年科闹翻,相信他自己不会打这个电话。看来,是有人站在旁边,而且在施加压力,这种事已发生了不止一次。这个人只能是乌斯季诺夫。如果考虑到他对勃列日涅夫的影响,他那直来直去、不讲任何外交手段的本事,以及他与安德罗波夫多年的交情,就可以有相当的把握这样说。这里需要说明,无论安德罗波夫还是乌斯季诺夫在同我谈话中都从未提及此事。


新的”稳定” 就这样形成了。如今讨论往往不再是表面文章,而是具有务实的性质。开始对中央各部某些方面工作的质量提出意见。作出的决定有了较为具体的内容。主要是正在确立严格要求、不讲情面的作风。在个人责任方面,安德罗波夫有时搞得很可怕,尽管他发火的对象有错误,人们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却往往怜惜这些人。


我觉得他身上发生了变化,那是我先前未曾觉察到的。也许这里起作用的是这样的情况:随着勃列日涅夫的病情加重以及他周围的人倾轧加剧,大有出现完全无人管理状态之势。看来安德罗波夫决定采取一些措施以提高中央政权的威信,向世人表明尽管总书记疾病缠身,管理的杠杆仍然掌握在有权威者的手中,不会发生任何意外情况。首先是向政治局委员本身表明这一点。


我认为安德罗波夫1982年夏天突然交给的任务也与此有关,当时中央委员会只留下他和我”看家”,国防部那边是乌斯季诺夫,他让我搞清楚,为什么正当瓜果成熟的黄金季节莫斯科却没有蔬菜水果吃。成立了首都供应的”救火队”,莫斯科贸易单位却断然拒绝购买,借口是没有销售网点。这时我便对首都当局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天晚上格里申就作出了反应:


”对一个市党委不信任,总不能到了政治局亲自处理黄瓜问题的地步吧,而且还撇开我。我坚决声明,我不喜欢这一套!”


我打断他的话说:


”我说,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我觉得您说话的调门不对头。您把纯实际的问题提到政治信任的高度。这里说的是大夏天的莫斯科既无蔬菜又无水果,而且并不是没有货。所以我们还是来说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吧。我的任务就是对这个问题进行监督。”


顺便说说格里申。这个人平平常常,却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都估计过高。此外,他同许多这类人一样,在与”下级” 交往时,作出一副很了不起的、”领袖至上” 的派头,跟他处理点什么问题简直是受罪。任何批评性的看法和意见都接受不了,只有总书记是例外。即使到那时候也要嘟嘟囔囔,说是有人对总书记进行了误导,有人在使坏。


在”黄瓜事件”中他没有违拗,很快就认清了形势。市内不久即出现数千个出售蔬菜的货亭和货摊,问题解决了。莫斯科的走廊里有人在窃窃私语:安德罗波夫在正儿八经地开展整顿秩序的斗争呢。


然而此事还另有背景。在领导成员之间复杂的幕后斗争中,某些人认为格里申很可能是觊觎”王位” 者。这样的消息也刊登在西方的报纸上,安德罗波夫当然也知道。因此他要求介人首都的蔬菜问题,也是想借此表明莫斯科市领导人已经无能到了连本市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地步。


大约就在此时,安德罗波夫在一次谈话中仿佛是顺便提到地说:


”勃列日涅夫要求好好抓一抓干部。我认为有几个人我们应当留意一下,他们已经极其让人反感。”


他仔细地瞥了我一眼。


”你对梅杜诺夫有何看法?”


请收藏:https://m.shucaiqxs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